注册 登录
黄桥在线 返回首页

海子的个人空间 https://www.hqol.cn/?7057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浅谈“孝”文化的现实意义

热度 1已有 1751 次阅读2009-7-10 19:34 |个人分类:传统文化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黄桥最久远的故事,发生在公元889年,记录的是孝子顾昕五十年如一日,“鸡鸣冠带谒慈闱,所欲遵承志不违”地侍奉他生病的母亲的故事。有一年冬天,他母亲想吃包子,偏偏黄桥街上的包子卖光了,顾昕顶风冒雪,不畏严寒,到25里外的季市买了包子回来。母亲长期生病,家境日衰,顾昕读书不成,便去泰兴一家饭馆干活。母亲一生喜欢吃面条,他每次回来,总不忘带一碗给母亲吃,到家后面条竟还是热乎乎的。黄桥距泰兴40多里地,怎么会热呢?老人们说他的孝行感动了神灵,他一出饭馆的门,就如腾云驾雾似的,一眨眼功夫便到了黄桥,所以面还是热的。母亲年老后双目失明,顾昕每天号泣,并“刺血写佛经数卷”,祈祷老天保佑。后天母亲的眼睛竟奇迹般地复明了,能在烛下缝补衣裳,一直活到九十多岁,无疾而终。为纪念顾昕的孝行,后人在其葬地黄桥镇西寺桥外建起了“顾孝子亭”。亭内有碑文《御制孝子顾昕诗并序》,为明成祖朱棣所写。如今碑文仍在,后泰兴知县段沿秀又在亭中立了石碑,上刻“宋顾孝子墓”五字,并书对联一幅:“孝列史书,五十载晨昏不改;墓凭碑石,二百年风雨无伤”。

古人云: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孝的本义是对父母,对老一辈的尊重和关爱。关心老人,为他们奉献爱心孝心,是晚辈的一种义不容辞的义务。

孝文化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是广泛和深远的。传统中国文化在某种意义上,可称为孝的文化;传统中国社会更是奠基于孝道上的社会,孝道乃是中华文明区别于古希腊罗马文明和印度文明的重大文化现象之一。正如曾国藩所说:读尽天下书,无非是一个孝字。著名学者黎鸣说:中国人最主要的生活习俗是孝敬父母。就连西方的学者也对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进行过充分的描述,黑格尔在研究中国文化时曾作过这样的分析:中国纯粹建筑在这样一种道法结合上,国家的特征便是客观的家庭孝教,中国人把自己看作是属于他们家庭的,而同时又是国家的儿女”(《历史哲学·东方世界·中国》)。马克斯·韦伯说过中国人所有人际关系都以为原则。几千年来,孝文化为维系家庭和谐、政治社会稳定、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目前,党中央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我认为在实施这一伟大目标的进程中,孝文化仍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一、孝文化的辩证分析

1、传统孝文化的积极意义。(1)敬亲养亲的思想,维持了家庭的和谐。最基本和核心的涵义就是事亲,而且不仅要在物质上奉养亲人,更重要的是在精神上尊敬亲人。能做到这样,年老的父母就不会因为衰老而没有生活的保障,他们的心灵就不会孤独和空虚。(2)修身养性的思想,提升了人的道德水平。中华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的基本特质是什么?是重人,重人性修养,修身以孝德为根本,以温良恭俭让为原则,以克制自我为方法,以忘我无私为衡度。(3)博爱的思想,构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关心、互助、友爱,从而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为人兄者也;教以忠,所以敬天下为人君者也。(《孝经》)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更是让人明白易懂,能学会做。(4)谏诤的民主平等思想,对为父者的不良行为有监督牵制作用。昔者天子有诤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诤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诤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诤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诤子,则身不陷于不义。

2、传统孝文化也有消极的思想。(1)宣扬不近人情的愚孝,如郭巨埋儿、黔娄尝粪等。(2)把孝神化和泛化。表现为:一是宣扬因果报应、天赐神助。如大舜孝感动天,孟宗哭竹生笋等。二是移孝作忠,忠孝相通的统治阶级意志,使孝成为统治者维护统治地位的工具。(3)强调无违亲意,绝对服从,即孔子主张的无违。孟子说: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这种无违思想导致了父子之间人格上的不平等。(4)提倡父母在,不远游,这是保守的思想观念。

分析孝文化的积极和消极因素,是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发扬孝文化的优良传统,吸取精华,去其糟粕。但有一点要说明,就是不能一提就认为是封建的东西,就犯忌讳。在现代的孝文化概念中,传统的那些消极东西随着时代的发展也不可能有存在的条件。现在会出现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的情形吗?现在是父母在不远游吗?所以新时代的孝义更多的是积极的因素,要大胆地继承和发扬。

二、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孝文化

1、和谐社会与孝文化的联系。我国历史上产生过不少有关社会和谐的思想,如孔子说过:和为贵;墨子提出了兼相爱爱无差等的理想社会方案;孟子描绘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社会状态;《礼记·礼运》中描绘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样一种理想社会。我们分析一下这些思想同的涵义是一致的,有的就是的放大,就是孝文化所倡导的境界。由此可知,孝文化同和谐社会不仅在内容上有一致性,而且孝文化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胡锦涛总书记对和谐社会特征的描述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同历史上的社会和谐思想相比,在内容上更丰富、更进步,但其核心和落脚点都是实现全民和谐化。实现全民和谐化一方面需要制度、法律的约束,另一方面更需要加强思想伦理道德建设。

2、孝文化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胡锦涛总书记在谈到为了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要重点做好的几方面工作时,专门提到要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问题,并且说: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他还详细指出:要积极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在全社会倡导爱国守法、尊老爱幼、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风尚,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社会氛围和人际关系。孝德正是以善良、孝敬、明礼、诚信为主旨的传统美德,孝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理应发挥重要的作用。

孝文化不仅对中国社会有深刻影响,就是对于全人类也应该值得借鉴和吸取。英国著名史学家汤因比向世界大声疾呼:中国文化若不能取代西方而成为人类的主导,那么整个人类的前途就是可悲的。

既然孝文化对构建和谐社会有不可低估的作用,那么如何弘扬孝文化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1)、大力宣传孝文化。新时期的孝文化应该是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因此我们要大张旗鼓地加以宣传。可通过举办孝文化研讨会,编辑孝文化资料,开辟孝文化专栏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让孝文化发扬光大、深入人心,让每个公民都成为对父母尽孝、对人民有益、对社会有用的人。

2)、评选表彰孝子典型。利用孝子典型,对中小学生进行孝敬父母的教育,树立赡养老人是弘扬传统美德的观念。开展学校孝亲敬老之星评选活动。这些敬老典型,是开展敬老爱老助老教育的生动教材,要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带头作用。

3)、建设好孝文化设施。孝文化设施是孝文化的有形载体。我们黄桥公园内有顾孝子亭、顾孝子碑,可以把黄桥公园开辟成孝文化园,利用顾孝子等孝子典范开展教育,陶冶公民的孝心,弘扬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

4)、从青少年开始,抓好孝德教育。孝心应从小养成,正因如此,古代的启蒙书籍中就无处不谈孝的内容,从《三字经》中的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到《千字文》中的资父事君,曰严与敬,孝当竭力,忠则尽命,到《弟子规》中开篇写道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再到《幼学琼林》中的得亲顺亲,方可为人为子。以孝文化教育教材为载体,将孝文化教育列入中小学的特色教育,使未成年人从爱父母、爱长辈到爱集体、爱家乡,提升到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度,进一步的发扬光大孝文化,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5)、敬老爱老助老要从自身做起,小事做起。目前,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老龄化程度越来越严重。孝敬父母、关爱老人,要从自身做起,一杯酒、一碗饭、点点滴滴见真情;一件衣、一床被、丝丝缕缕连爱心。做儿女的要常回家看看,哪怕是给父母刷刷筷子、洗洗碗、搓搓背、揉揉肩,老人也会乐在心里笑开颜。对社会老人,也要热心关爱,有钱出钱,有力出力,锦上添花,雪中送炭,为他们做好事,办实事,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只要人人都敬老爱老助老,世界就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总之,要通过弘扬孝文化,倡导善良孝敬、明礼诚信、爱国守法、团结友爱等传统美德,提升公民道德。


路过
1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flicker 彩虹炫 | 李沛恺 2011-2-20 12:52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发表新帖 客服
微信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关注身边发生的最新资讯

客户端

客户端

客户端二维码
扫码立即安装至手机

回到顶部

QQ|关于我们|手机客户端|小黑屋|黄桥在线 ( 苏ICP备11023771号-1

GMT+8, 2024-3-28 18:39 , Processed in 0.090744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8-2020 Design: Comiis.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