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

真实的丁文江先生-“先贤们的精神永垂不朽”刘东生评价丁文江

16771人阅读  2人回复   查看全部 | 阅读模式 |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25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以坛为家I

发表于 2014-3-2 00:24:41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分享到: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黄桥的网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黄桥在线。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真实的丁文江先生:“先贤们的精神永垂不朽”——刘东生为丁文江2006年墓碑修复题字

        认识丁文江先生这样一个中国近代史人物,至少要查阅一下他本人留下的真实资料。2013年在中山大学地质系主任张珂教授访问英国之际,本人特意拜托张主任收集丁文江1906-1911年留学英国剑桥大学和Glasgow大学学习地质学时候的档案资料。那里的系主任和在那里工作的中国学者都很友好热情,百忙中又去了档案馆,档案馆里有他的详实学籍记录。(见图,其他档案见科学出版社即将出版的:《中国地学科学发展史-地学家群体及其科学贡献》)。在这所有600年历史的英国名牌大学的介绍中作为校友中的世界名人有图片介绍。好像有此殊荣的世界华人仅丁君一位。

105034gln23enwlnlngtzz.jpg

大学时代的丁文江先生(1887-1936),摄于1910年于苏格兰野外地质考察途中。

   丁文江(VK Ting 字 在君),1887年4月13日出生于江苏省泰兴县黄侨镇。丁文江于1936年1月逝世于国立中央研究院总干事任上。英国《自然》杂志在《丁文江先生讣告》中评价他“是一位有远见卓识的开拓者,他对促进科学和科学应用的发展产生过巨大影响”(见《自然》,1936年1月18日,99页)。
   了解丁文江先生亦可以听听他所开创的中国地质学的后学们对他的评价。2008年先父刘东生先生去世不久,我在家中认识了来看望我母亲的丁文江先生的侄子丁海曙先生,那时他正在整理丁先生的资料及其科学与人文遗产,可惜不久丁海曙先生也因病去世。丁海曙先生的夫人将一些资料复印给了我一份。

东生为纪念丁文江辰120周年的题词
  丁文江先生(1887-1936)是中国代地事业和地科学的主要始人之一。他也是中国自然科学的拓者和启蒙者。他是中国代自然科学的大实家、受人戴的领导者和富于哲学思的科学思想家。他一始就予中国地学以全球性使命,中国地科学屹立于世界之林和不发展打下了思想基。丁文江先生从一始就把矿产资发放在中国地工作的首位和重点,建国以质矿产事业的发展准备了条件,并拓了不的前景。
丁文江先生在注意发展地质矿产事业的同,十分注意与地学相的其它学科的发展与用,丰富了地学的生长大,见性地学的未来开辟了道路。丁文江先生特重视科学发展中人的因素,他的提拔后宏大度中国地科学史留下的文化底是中国地科学宝富。

(1)刘东生给丁海曙先生的信件摘要:
    海曙同志,您好。
  ……地质学会有一地质学史研究(分)会,有人专攻此事,可能有人研究早期地质学史,将来可把丁先生在地质学方面的科学贡献研究一下。学术界当时对丁先生之功绩,十分推崇,如古生物方面,可能是葛利普命名一种化石,叫丁氏石燕 Sprifertingi,而在古脊椎动物界则有丁氏鼢鼠 Mgospalaxtingi,都是标准化石,用来纪念丁先生。像这类的材料仅是一点,其他尚不知还有多少?据我所知,中国第四纪研究的最早的标准地层在河南三门峡市,三门峡坝址之下的地层,即是由丁文江先生首先命名……
  最近已将“兵马司九号”以前丁先生所置地质调查所旧址辟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想当日惨淡经营的功绩可以为世人所永传矣。
  再一次谢谢您的赠书。想地质学界读此书,也可精神为之一振,先贤们的精神永垂不朽!此致
  敬礼
刘东生敬上


(2)丁海曙先生悼念刘东生先生的纪念文章摘要:
    ...刘老病重期间,我一直希望能到病榻前探视,但由于不能打扰他的治疗,始终未能如愿。正当盼望刘老早日康复,能当面聆听教导之时,却传来他不幸去世的消息。...
  刘老首先从“中国自然科学的开拓者和启蒙者”的角度高度评价了丁文江。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丁文江不仅是著名的科学家,而且从救国的愿望出发积极参与了知识界的政治和文化争论,还有过从政的经历。尽管人们可以从不同方面来评议他,但刘老却选择了自然科学家(专长于地质)这个角度,并展开来阐述。这种写法既反映了他对丁文江本色及其主要成就的认定,也反映了他认为从推动中国科技发展的角度来评价这位民国时期文化名人、总结其创业的历史经验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刘老结合自己的体会把中国地质事业初创时期的成功经验归纳为四点:第一,以屹立于世界之林为目标;第二,以服务祖国建设为责任;第三,以交叉学科为发展壮大的生长点;第四,培养青年,广纳贤才。经过反复思考,我认为刘老这四点精辟概括对于指导其他理工学科建设亦具有普遍意义。
    刘老在题词中还以亲历者的身份强调了民国期间地质事业初创的经验在新中国建立后得到了传承和发展。
  刘老在信中还讲到地质调查所旧址“兵马司九号”已被辟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参与旧址申办工作的中国地质图书馆的人员告诉我,刘东生、陈梦熊、王鸿祯等57位院士两次上书温家宝总理才使这一珍贵历史文化遗产得以保留。


本文引用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879112-772017.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72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4-3-2 12:15: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丁文江有说不完的故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4-3-2 22:04: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
{:soso_e189:}
丁文江先生不仅是大地质学家,还是社会活动家、政论家、历史学家。被胡适先生誉为欧化第一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新帖 客服
微信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关注身边发生的最新资讯

客户端

客户端

客户端二维码
扫码立即安装至手机

回到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