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

别样的五四——拜谒丁文江先生墓地记

2741人阅读  2人回复   查看全部 | 阅读模式 |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6-28 13:14:56 来自: 中国北京
分享到: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黄桥的网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黄桥在线。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仰慕在君 于 2009-6-28 13:18 编辑

说明:本文修改后刊载于2009年第12期的《科学新闻》,该文经编辑修改后出现了一处硬伤(谈到1919年5月4日那句),请以本文为准。照片为本人拍摄。


别样的“五四”
——拜谒丁文江先生墓地记

史晓雷/

    今年五一假期,我有会务在长沙,五月三日结束,正好可以满足多年的夙愿——到岳麓山拜谒丁文江先生的墓地。谈到丁文江,别说现在与我一样的青年,就是中老年人,知道他的也不会多。一是先生去世得早,从1936年去世到现在已经70多年了。二是建国后,先生一直是作为反面人物遭批判的,原因是在上世纪20年代他和胡适等人在政治上宣扬所谓的“好人政府”,因而成了“反对政府的帮凶”。但是,像丁文江这样在民国期间有重大影响的人,近些年才开始被关注。去年,中国社科院的宋广波先生历四年之辛劳编撰出了《丁文江年谱》,可谓全面研究丁文江先生的奠基之作。先生是我国地质学的三位开山大师之一(另两位是章鸿钊、翁文灏),1913年创办了地质研究所并担任首任所长。著名地质学家黄汲清先生在评价丁文江对我国地质学的开创之功时,一连列举了九个第一。比如丁是我国第一位发表工程地质学论文的学者,第一位发表我国矿产资源论文的学者,第一位远征边疆的学者等等。在我国的自然科学中,地质学在上世纪20年代就获得了世界声誉,丁文江先生功莫大焉。先生不但精研学术,而且能办大事,他担任过煤矿公司的总经理、淞沪督办公署总办,还有中央研究院的总干事。胡适曾这样评价他,说他是“天生能办事、能领导人、能训练人才、能建立学术的大人物”。 但天妒英才,1936年先生才49岁便殒命长沙。
    五一期间,我住在长沙的湘雅路,距离先生当年去世的湘雅医院很近。五月二日的晚上,天下着小雨,我独自在湘雅路徘徊,蓦然看到了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的大门,但我并不确定这是不是当年湘雅医院的旧址,后来打听附近报摊的一位妇女,她告诉我湘雅医院就在马路对面的不远处。我走过去,看到了夜色中的湘雅医院,这块地方或许就是当年丁先生去世的地方吧(经核实,目前湘雅医院所在地是在当年旧址上扩建而成)。先生为何殒命长沙,这还需要交代。1935年底,铁道部打算请丁文江派人(他当时担任中研院总干事)到湖南调查粤汉铁路沿线的煤矿情况,最终是为将来抗战铁路所需燃料做准备,因为当时日本全面侵华的野心已经暴露无遗。先生感到此事关系重大,因此亲自从南京奔赴湖南。而且此行另有一秘密任务,就是受当时教育部长王世杰之托,为清华大学将来转战勘查新的校址。谁曾料到,127日考察完谭家山煤矿后,8日抵达衡阳,就在当晚因衡阳气温骤降,先生疲惫不堪,将装有壁炉的房间门窗紧闭,结果因中煤气而不省人事。15日下午,先生被转到了长沙的湘雅医院。中间稍有好转,但最终也没能挺过来,于193615日停止了呼吸。
    五月四日,天气晴朗,早晨我从湘雅路乘车赶往岳麓山,先生去世后就埋葬在那里。五月的岳麓山风景如画,涧水潺潺,古木参天。这里葬有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黄兴,还有著名的护国战争的领导人蔡锷等。五四来此地凭吊,意味深长。按岳麓山游览地图的标示,先生的墓地就在鸟语林的对面,果真在鸟语林对面的路旁,看到了丁文江墓的指示牌,看来是需要下山坡了。在曲折的山间小道上走了好远,才看到丛林中一座墓地的穹顶。下去后,发现就是丁文江先生的墓地。 关于此墓地的选择,还有故事。先生生前在19352月就曾立下遗嘱:
    于余身故时即以所故地之地方区域以内为余葬地,所占坟地不得过半亩,所殓之棺,其值不得逾银一百元,今并指令余之亲属,不得为余开吊,发讣闻,诵经,或徇其他糜费无益之习尚;遇所故地有火葬设备时,余切托遗嘱执行人务必嘱余亲属将余遗体火化。
先生去世后,丁夫人史久元女士和胡适等友人想把先生葬回南京,等到1936年3月遗嘱执行人丁文渊从德国回来后,主张就地安葬。后来,湖南省教育厅厅长朱经农建议葬在清华大学的新校址内,即岳麓山的左家垅。朱认为,葬于那里可以勉励后学。如今,左家垅成了中南大学的校址所在。我去拜谒的时候,就在先生墓旁的石阶上,坐着一位看书的学生,一打听知道他是广东人,现在是中南大学的大三学生,专业是采矿。他说从学校到这里不用二十分钟,他经常到这里读书。看来,朱先生的眼光的确不凡。先生的墓地,占地不大,就是山腰上整理出的一小块平地;四周没有黄兴墓地那么多的碑文,只有一块长沙市人民政府2005年立的石碑,碑文部分文字已经剥落。先生的墓在文革期间遭到破坏,后在1986年曾斥资重修,但疏于管理后又遭破坏,这次我看的丁墓,是2007年全国政协会议通过提案,由湖南省政府责令有关部门再次重修的。墓冢的前面有一块方碑,上面铭刻着“丁文江先生之墓”七个大字。墓冢前方的麻石牌坊还可以看到新旧连接的痕迹。我扶着墓冢周围的石栏,想到了90年前的五四。当时,他作为梁启超组织的欧洲考察团正在法国考察。可是1923年由他发起的“科玄论战”,极大地传播了五四时期高举的“赛先生”,担当起了一个继续启蒙者的角色。在谈到科学的人生观胜于玄学的空谈时,他说道:
    “这种‘活泼泼地’心境,只有拿望远镜仰察过天空的虚漠,用显微镜俯视过生物的幽微的人方能参领得透彻,——又岂是枯坐谈禅,妄言玄理的人所能梦见?”
先生的话,即便是说在当下,也是适宜的,更何况是在那样一个普通人和科学还没行见面礼的时代。
    这次前往岳麓山,主要想拜谒丁文江先生的墓地。在我查看岳麓山的旅游图时,发现就在先生墓的东边不远处,标示的是胡子靖先生的墓地。胡子靖,就是胡元倓,字子靖,他1903年创办的明德学堂是湖南最早的新式学校。1902年丁文江赴日本留学便是胡子靖带他去的。可是胡在湖南,丁在江苏,为何两人得以同行呢?原来,丁文江是江苏泰兴人,1901年报考上海的南洋公学,主考官是当时泰兴知县龙璋,龙璋见丁文江写就的《汉武帝通西南夷论》,非常赏识,视为人才,因此劝丁勿去上海,而到日本。龙璋是胡子靖的表兄,因此次年由胡转道江苏带丁一起东渡日本。
    丁对龙璋和胡子靖的恩情念念不忘,1935年到湖南考察时就表示一定要看两个人,一个是胡子靖,另一个便是龙璋先生的夫人(当时龙璋已经去世)。结果是,是年123日到明德中学拜访胡,恰好胡不在;龙璋夫人的住处也因一时查不到地址而未果。但是,5日先生和张子高、朱经农一起到衡山拜谒了龙璋的纪念碑并作诗一首以怀念。如今,先生和胡子靖共眠于岳麓山,而且相隔不远,若先生有灵,也可告慰了。因行程关系,我未能拜谒胡子靖的墓地,而从丁墓处返回鸟语林沿大路匆匆下山了。
    沧海横流显本色,吹尽黄沙始见金。如丁文江这样,被傅斯年视为“是新时代最良善最有用的中国人之代表;他是欧化中国过程中产生的最高的菁华”,是绝不能够被遗忘的。最后,以先生生前欣赏的两句英文韵文结束,这正是丁文江先生一生的写照:Be ready to die tomorrow; but work as if you live forever.(胡适先生翻译作:明天就死又何妨:只拼命工作,就向你永永不会死一样。)





                                       
岳麓山丁文江墓指示牌.JPG
仰视丁墓.JPG
丁墓旁长沙市政府立石碑.JPG
丁文江墓冢.JPG
本帖评分记录金币 收起 理由
dovebear + 288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6-28 13:30: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终于看见先生的文章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6-28 13:40: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国宝级大师!!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新帖 客服
微信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关注身边发生的最新资讯

客户端

客户端

客户端二维码
扫码立即安装至手机

回到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