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

[老区新闻] 赵登平:“深耕”豌豆地 铸造“聚宝盆”

2223人阅读  0人回复   查看全部 | 阅读模式 |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17-2-17 23:05:26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分享到: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黄桥的网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黄桥在线。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记者 卢怡)  初春的天气还透着严寒,一大早,年近花甲的分界镇赵庄村党总支书记赵登平就顶着寒风,来到了村民的豌豆地里,了解补苗的情况。现在,甜豌豆已经成为该村的主要产业,牵涉到各家各户的收益。
  过去,赵庄村也是“稻麦两熟”,只能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多年来,赵登平引导村民发展甜豌豆等特色种植,稳扎稳打,做好前沿后伸文章,同样走出了一条“强村富民”之路。为了增加全村人的收入,2006年,赵登平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把全村一大半的土地腾出来,种上甜豌豆。
  赵登平告诉记者:“刚种甜豌豆的时候,老百姓也有顾虑,怕甜豌豆卖不掉,为此,我向村民们承诺,卖不掉的甜豌豆由我一人承担。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成立了甜豌豆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专门跑订单。”
  赵庄村五组村民顾亚萍原先有抵触情绪,在赵登平的劝说下,她把家里的三亩地都种上了甜豌豆。从种子到技术,到最后的销售,都是村里帮着操办。没几年,顾亚萍家的生活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顾亚萍告诉记者:“一年能挣万把元钱,再怎么都比种小麦划算。现在生活变化大,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
  单靠甜豌豆带动村民增收,在赵登平看来还远远不够。针对赵庄村耕地面积少、剩余劳动力多的状况,近两年他又开始推广种植其它经济作物。赵登平说:“我们在土地上做足了文章,用3个1/3合理布局全村的耕地面积:1/3的面积发展粮食生产、1/3的面积发展胡桑和经济作物、1/3的面积发展甜豌豆,让老百姓得到更多的实惠。”
  胡桑种植密度大,桑叶用来养蚕,每年获得的经济效益也超过传统种植的稻麦。可赵登平依然没有满足,他开始苦思冥想,如何让胡桑的效益最大化。通过一年多时间的摸索和学习,赵登平终于想出了一个增加收入的金点子——在胡桑地里套种甜豌豆。赵庄村五组村民赵荣先说:“以前胡桑都只是用来养蚕,书记找我,说是在胡桑田里的空地上再弄一块种甜豌豆,除去养蚕的部分再增加1000、2000元收入还是没有问题的,甜豌豆还可以往胡桑枝上牵,长得更好,收入更多。”
  下午两点钟,赵登平拿起了剪刀,来到村民赵荣先的田里,帮着修剪树枝。村民告诉记者,赵登平几乎每个星期都会去帮村民干活。赵登平说:“帮忙修剪枝条是我们应该做的事,党员还做义工服务呢。”
  在赵登平的带领下,全村七成以上的农户都栽桑养蚕,甜豌豆更是成了家家户户的保留品种。赵登平又接着推广“三茬”接种的模式,发动大家在甜豌豆的种植间隙,再种植青花生、松花菜、西兰花等作物,亩均收益超过8000元。在各地引进种植大户、发展高效规模农业的今天,赵登平引导广大农户从事特色种植,精耕细作,避免了大起大落;同时,大力扶持合作社,发挥其销售和加工的纽带作用,走出了一条稳健的发展致富道路。
  村民们富起来了,赵登平又把心思用在了村容村貌的改善上,在他的努力下,水泥路贯穿了全村各个角落,各类基础设施也焕然一新。赵登平说:“作为一个村支书和一名老党员,改善村容村貌、解决群众走路难的问题、修路建桥是我的职责,所以,我在动员村里能人捐资捐款的基础上,自己捐出卖豌豆的5000元来修桥建路。”
  对于村里的贫困户,赵登平更是嘘寒问暖、无微不至。除了过年过节上门探望,平时只要他们遇到困难,赵登平都会想尽办法帮着解决。该村七组村民张兰芳说:“每年书记都处处照应我们,到年底也照应,书记真正是好人。”
  在赵登平的带领下,过去落后的赵庄村成了分界镇新农村建设的样板村,而他本人也先后获得“优秀基层党组织书记”、“优秀共产党员”、“创业能手”等诸多荣誉。他又带领全村人积极打造“江苏省三星级康居示范村”,力争把赵庄村建设成一个生态、文明、宜居的现代化新农村。赵登平说:“我们赵庄村虽然近几年有了很大的变化,但与其它经济强村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作为底层的干部,我深感肩上的压力很大。我将围绕‘富民强村’更上一个台阶,为民着想、为民付出,为经济强村做出更大的贡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新帖 客服
微信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关注身边发生的最新资讯

客户端

客户端

客户端二维码
扫码立即安装至手机

回到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