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

丁文江的朋友圈:民国大咖云集

17358人阅读  0人回复   查看全部 | 阅读模式 |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25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以坛为家I

发表于 2017-4-7 19:22:50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分享到: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黄桥的网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黄桥在线。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res01_attpic_brief.jpg
梁启超

res03_attpic_brief.jpg
胡适

res05_attpic_brief.jpg
李四光

  4月13日是我国地质学“开山大师”丁文江诞辰130周年纪念日。丁文江的出生地泰兴将举办多项活动,纪念这位地质先贤。现代快报记者带你走进历史,一起回顾这位“新时代徐霞客”的卓越成就和工作中的点点滴滴。
  丁文江以他非凡的人格魅力,凝聚或影响了一批菁英人物。比他年长的,有蔡元培、梁启超、任鸿隽等人;比他年轻的,有胡适、翁文灏、李四光、赵元任、傅斯年、徐志摩等人。在这个灿若星河的朋友圈里,“掏出心肝待朋友”的丁文江被尊为“我们的丁大哥”。丁文江为人之善良热情,正如挚友傅斯年所说,“他对于好朋友之态度,恰如他对于他的家人、妻与兄弟,即是凡朋友的事,他都操心着并且操心到极紧张极细微的地步,有时比他那一位朋友自己操心还要多。”
  梁启超,亦师亦友
  丁文江的朋友圈,“大咖”云集。这些朋友之中,论资历和分量,梁启超排在前列。
  丁文江早年留学日本期间,即结识梁启超,但两人真正的友谊,却始于1918年12月底。当时,梁启超偕蒋百里、张君劢等以私人身份去欧洲考察巴黎和会,丁文江经人推荐,成为他的科学顾问兼英语老师。考察途中,年龄相差十四岁的二人,结成忘年之交。此后,梁启超屡次提携丁文江,两人亦师亦友,保持了终生的友情。
  梁启超从欧洲考察回国后,一度想借机在政治上东山再起。秉性刚直的丁文江,认为在北洋治下,梁启超不可能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于是直言相劝梁启超转型致力于学术研究。梁启超欣然接受他的建议,潜心研究学问,并做出了一番成就。
  梁启超去世后,丁文江敬献挽联:“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在地为河岳,在天为日星。”深情溢于言表。丁文江还受托搜集编纂成《梁任公先生年谱长编初稿》,这部一百余万字的巨著,是两人友情的最好见证。
  胡适,惺惺相惜
  丁文江的朋友圈里,胡适是不得不提的一位。丁文江年长胡适4岁,自相识之初,他就对胡适在生活上和事业上给予许多帮忙。两人还携手合作,组织“努力社”,创办了《努力周报》和《独立评论》。
  作为海派知识分子,胡适与丁文江有着相近的价值观和政治观,彼此惺惺相惜。1923年,中国思想界爆发著名的科学与玄学的论战,科学派的代表人物是丁文江。胡适力援丁文江,最终,科学派大获全胜,丁文江也斩获殊荣,成为名重一时的青年导师。
  1936年1月5日,丁文江在长沙去世当天,胡适因公务滞留北京,他在日记中满怀愧疚地写道:“在君是最爱我的一个朋友,他待我真热心!我前年的芒(盲)肠炎,他救护最力,他在病中还谈到我的身体不强,财政太穷!他此次之病,我毫不能为他出力,真有愧死友。”
  丁文江去世二十周年之际,飘零海外的胡适撰写《丁文江的传记》一书纪念亡友。这部饱含深情的传记作品,也让更多的人了解了丁文江。
  李四光,志同道合
  作为中国现代地质事业的先后两任“掌门人”,丁文江和李四光既是同事,又是志同道合的朋友。
  丁李二人相识于丁文江随梁启超赴欧考察期间。当时正值中国地质事业初建之际,专业人才极其缺乏,丁文江得知李四光在英国专攻地质的情况后,特地找到他,希望他回国后到北京大学地质系任教。
  1920年春,李四光接受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聘书,回国任教于北京大学。李四光在北大时,一度经济拮据,薪金不敷家用。丁文江得知后,为其在京师图书馆谋得副馆长一职,以此弥补家用。对于丁文江的知遇之恩,李四光亦是投桃报李,在丁文江处于人生低谷时,给予了力所能及的支持。
  1934年5月,在李四光等朋友的多次劝说之下,丁文江终于就任中央研究院总干事一职。同年底李四光赴欧讲学。丁文江去世时,身在英国的李四光,刚刚完成英文版《中国地质学》一书。得到噩耗的他,在该书《自序》中沉痛地表达了对丁文江的尊敬和痛惜之情。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白雁 尹有文
  (泰兴文联林林、仲海荣对本文亦有贡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新帖 客服
微信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关注身边发生的最新资讯

客户端

客户端

客户端二维码
扫码立即安装至手机

回到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