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表于 2008-10-5 15:11:48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本帖最后由 大雪无语 于 2008-12-8 15:46 编辑
重阳不老
是啊,岁岁重阳,今又重阳.
过去关心重阳节,是因为父母在,每年重阳节总要抽空回去看看,买点老人喜欢的东西,陪老人吃顿饭,拉拉家常.自从父母相继离去,对重阳节一度淡了许多.这一两年,说不出什么原因,每到"天凉好个秋",便自然想到重阳节近了.不知是对已故亲人的怀念,还是自己离无拒的老近了.
近日闲,翻翻尘封已久的东西,一副记不清作者的对联,注目许久."发无可白方为老,酒不能赊始觉贫."秋风中一位老者,飘然纸上.白发长衫,如剑的眉,目光炯炯.长衫下,依稀可见如柴的骨.步履缓缓而从容,没有病老的一声叹息,没有贫穷的愤愤不平.不与权贵为伍,不与世俗为友.夕阳下,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我依然故我.
面对老者,似曾相识.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诗人杜子美?是"只为苍生说人话"震撼国人心灵演讲的柏杨先生?还是汶川地震捐出自己捡破烂为生130多元的那位老人?是啊,垂暮之年的老人,远去了少时的豪言壮语,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远去了青春的宏伟理想,却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笑面人生,笑面自我.想到这里,忽然觉得晃晃悠悠,找不着自己了---也许跟随老者游历山川河流;也许与老者痛饮,一醉方休;也许在听老者谈古论今,笑指天下.
记得做学生时,有一位老师学识渊博,语言能力很强,他的课总是座无虚席.黑里灰白的头发,不戴眼镜.
同学们崇拜他,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我崇拜他,不仅仅他的学识和口才,还有他黑里灰白的头发,虽然不很浓密.谁能说那白发不是知识染成,那灰发不是岁月风霜?经常心里想,什么时候自己也有这一头发就好了.而今,寥寥几根灰的或者白的发悄悄地来到发间,妻和女儿异口同声说:拔了吧.---我无语.
人总要老,人总不愿老.
我想说:重阳不老.重阳,你不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