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

母爱跑偏:沈阳女子为培养女儿独立性“诈死”13年

2418人阅读  0人回复   查看全部 | 阅读模式 |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3-9-13 07:05:58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分享到: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黄桥的网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黄桥在线。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情太深

  母爱跑偏

  伤难平

8316856568081506593.jpg


  对于申女士“诈死”的这种教育方法,辽宁省社科院研究员张思宁认为,母亲想培养出一个独立上进的女儿,但是她不忍心采取强硬方法去要求女儿,而是通过告诉女儿“你亲妈已经死了”这种方法对女儿造成心理创伤,从而让孩子自我感觉无依无靠的前提下,产生上进的念头。母亲的这种方式已经给孩子造成了心理伤害。  狠妈“奇特”教育法引争议  教育专家称对孩子伤害太大  儿心已远  本报昨日报道的《为培养女儿 亲妈“诈死”13年》一文中,母亲为了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告诉孩子:“你亲妈已经死了,我不是你妈。”这位母亲以这样“空前绝后”的教育方法培养了孩子13年。文章见报后引发关注。这种超乎常规的“奇特”教育方式,对女儿是否公平?这种方法是否值得提倡?  9月11日,记者再次走近这位母亲,试图揭开这种“奇特”教育背后的真实原因。  爱·很深  母亲其实深爱着女儿  谈起女儿的童年,申女士滔滔不绝。女儿程程在上幼儿园时就聪明伶俐,一天,老师给幼儿园的小朋友出了一道题目:谁能用两个手指将篮球托起来?小程程思考了一下,将大拇指和食指摆成八字形,其余手指合起来,将球一托,球就起来了。  还有一次,一个可爱的小朋友对程程说:“你很漂亮,我喜欢你。”这个小家伙有点结巴。家长们都很尴尬,程程却说:“快走吧,我不爱你。”把周围的家长都逗笑了。  程程上小学时,申女士带她去姥姥家,回来的路上,天降暴雨,打不着车。申女士推了辆自行车,她想:让孩子自己回家不安全,让雨淋着,不仅会生病,还会耽误学业。因为只有一把伞,她让孩子骑车,给孩子举着伞跑了5站地。“那天给我累得啊,其实,我心里是深爱着女儿的!”  爱·变味  女儿变得沉默和独立  对于女儿来说,申女士这位母亲还是严厉的。在别的家长眼里,程程是个乖孩子,但母亲还是担忧:不够独立怎么办?怎么适应越来越严酷的社会竞争?为此,她才想出了怪得不能再怪的“怪招”:在女儿小学4年级时,谎称自己是后妈,亲妈已经死了。  无数次的强调后,程程相信了,人也变得沉默和独立了。  程程上高中,申女士从来不给零花钱。程程中午吃饭,她也不给女儿带钱,怕她养成乱花钱的习惯。申女士有个独特的点子,学校附近有一家餐厅,伙食很好、很干净,她就塞给餐厅老板一个月的伙食费,让女儿在餐厅吃饭。  申女士说:“孩子今年29岁了,自从我想出奇招后,孩子变得非常懂事,从来不惹我生气,学习也没让我操心过,每次考试都是班级里前几名,老师经常表扬她。”   爱·疏离  结婚前一天才通知父母  程程懂事了!每次遇到烦恼,她都憋着,也不和妈妈说,都是自己解决。高中时,程程和班级里的一个男生很聊得来,她也向申女士提起过,申女士并没有做太多干涉。  程程上大学时,这个男生考到了另外一所大学。女儿大学毕业后工作了,有一天突然对她说:“妈,我要结婚了,房子和婚礼都准备好了,不用你操心。”  这么大的事儿,女儿没和父母商量,自己做主了。申女士和丈夫惊呆了,他们从来不知道女儿竟然有男朋友。事后得知,新郎就是高中时那个和程程很聊得来的男生。  爱·遭疑  都觉得她们不太像母女  据申女士说,每次家长会,申女士都会走在女儿的身后。同学根本看不出这两个人是母女关系。申女士说:“看着其他家长帮着孩子拎包儿,嘘寒问暖,我感觉十分可笑!”  对于这对母女奇特的关系,周围人是怎么看的呢?“不只一次,周围的邻居出于好奇问我,感觉我和孩子不像其他家那么近乎?其实她们不懂我的苦心。”  程程的班主任一直感觉这个孩子很独立,也经常向申女士夸奖。“老师问我是怎么教孩子独立的,我只是笑笑,但是从来不说。”  此为笑柄  请勿模仿  反对  @ Sun2013:学习成绩和烙在骨子里的自卑到底哪个重要?  @ 黑云压城城欲摧:用心良苦,办法却实在太雷,家长属实懒。教育好孩子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事,整这么一招是有效,可太简单粗暴了。另外,富贵之家的孩子何必苦求优秀,只要平安喜乐就行了。  @ 七彩笔画不出色彩斑斓童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此为笑柄请勿模仿!为了孩子成功真下了血本了!真的很难为家长!  如此欺骗  亲情受伤  @ 荣醉石:这种做法,对孩子伤害太大了。亲子之间,也要讲真诚,这种谎言一旦说出,亲子间互信也会破裂。这种做法,不敢苟同。  @ 申宸:教育应讲究方法,这种方法如果成功,那么基本是建立在“无血缘、不亲属”的反人性理论上,灌输了后妈一定对孩子不好的理念,这对孩子未来发展是十分不利的。这种谎言不是善意的谎言,是违背常理的,不提倡!  @ 张箫1990:这种教育方式就算是成功了也仅是一种巧合而已,培养自立自强不见得要用这么狠心的办法。  @ 加嘉减简:办法是不是过于激进了?高估一个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了。  @ 猫在阳台:因儿子身高远远超过我和老公,我开玩笑说:得去鉴定一下,看是不是亲生的。儿子指着我说:告诉你,就算我不是你亲生的,也不许遗弃我。他爸笑着说:你都不觉丢人,1.86米的大个子要1.56米的小个子别遗弃你。  @ 徐照宇:我也这样教育过女儿,但是很快被女儿识破了。  其他另类的  教育方法  狼爸:名为萧百佑,香港商人,自称“中国狼爸”,用“打”的教育方式,将四个孩子送进北大。萧百佑也跻身成功父母行列,出版教子经《所以,北大兄妹》介绍自己的教育经验,以“打”为法宝的“中国狼爸”掀起对中国国产教育模式的讨论。  虎妈:美国耶鲁大学的华裔教授,原名蔡美儿,出版了一本名叫《虎妈战歌》的书在美国引起轰动。她自称“采用咒骂、威胁、贿赂、利诱等种种高压手段,要求孩子沿着父母为其选择的道路努力”。女儿被哈佛大学录取。  郑渊洁:童话大王郑渊洁创作童话20余年,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采取“放羊法”。他说:“孩子的学习任务要在学校里完成,放学后的任务就是玩。”通过郑渊洁的教育方式,孩子在一种无忧无虑的环境中长大,增强了自信心,培养了完善人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新帖 客服
微信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关注身边发生的最新资讯

客户端

客户端

客户端二维码
扫码立即安装至手机

回到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