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

夏夜蛙歌

5349人阅读  0人回复   查看全部 | 阅读模式 |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4-7-11 09:51:56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分享到: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黄桥的网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黄桥在线。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夏夜蛙歌

  □刘绍义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的这句诗,一下子让我回到了童年,回到了魂牵梦绕的故乡。
  我小时候住的老屋,就在一口池塘边,每逢夏日的雨后或夜晚,那就是蛙的天下了。“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句诗一点也不夸张,每个夜晚,我都是枕着蛙声入眠的。
  大人们在大柳树底下,摇着芭蕉扇,讲着古老的传说。很多关于蛙的故事,都是在这里灌入我耳中的。记得有一年的夏夜,我们几个小朋友一起去河边捉青蛙,被三爷看到了,每人屁股上挨了一巴掌。三爷说,青蛙是益虫,吃蚊子吃害虫,不能害它们,说着,把我们拿着手灯抓的半水桶青蛙全部倒回了河中。
  我至今也闹不明白,白天比猴子还精的青蛙,到了夜晚怎么那么老实那么笨呢?黑黝黝的草丛中,你拿手灯一照,它们就老老实实,一动不动地俯首就擒了。但夜里我们是不敢再抓青蛙了,因为一到夏夜,三爷就在一条条小河边溜达,看到抓青蛙的我们,他都会拧着我们的耳朵让我们把青蛙放入河中。但在三爷忙着的白天,我们还是偷偷地用苘麻叶钓青蛙,那贪吃的青蛙也是一钓一个准。
  长大了,明白了青蛙是害虫的天敌,是庄稼人的好朋友,就很少再抓捕青蛙了。特别是来到城里后,离青蛙越来越远,几乎听不到蛙鸣了。前天偶读艾青的《忆白石老人》,才知道齐白石给他画过一幅被青草绊住腿的青蛙,我虽没有见到画,但从艾青的字里行间,感到白石老人画得非常有趣。“一只青蛙往水里跳的时候,一条后腿被草绊住了,青蛙前面有三个蝌蚪在游动,更显示青蛙挣不脱去的焦急”。
  齐白石自小生活在农家,耳濡目染,对青蛙的体形、动作十分熟悉,听说他还拿棉花钓过青蛙呢,看样子白石老人小时候和我们一样调皮。所以,他笔下的青蛙,前腿和后腿,都能凸显肌肉的质感,跳跃、游泳、捕捉、鸣叫,更是鲜活如生。艾青手里的那幅画,肯定也生机勃勃,妙趣横生。
  私塾出身的三爷讲的那些故事,我原来以为都是他瞎编乱造的。如今看的书多了,才知道他说的都是有根据的。例如他说的“蛤蟆说法”的游戏,一只大蛤蟆领着八只小蛤蟆,大蛤蟆让小蛤蟆排成两队,大蛤蟆叫一声,小蛤蟆也跟着叫一声;大蛤蟆连叫几声,小蛤蟆也跟着连叫几声。最后一只只小蛤蟆来到大蛤蟆跟前,一边点头一边叫,像是行告别礼,然后依次退下。这在南宋周密的《武林旧事》和元人陶宗仪的《辍耕录》中都是有过记载的,而且与清人袁子才《子不语》的“蛤蟆教书”,意思都差不多。看样子三爷是看过或者听过上面这些书的。
  还有他说的“蛙声十里出山泉”,是古代的一个美术考题。很多考生的作品都不符合题意,只有一个考生一只青蛙也没画,只在溪水里画了几只小蝌蚪,得了满分。我发现齐白石老先生在1951年为作家老舍画的一幅水墨画——《蛙声十里出山泉》,画面上没有青蛙,只有几只活泼的小蝌蚪在湍急的水流中欢快地游动。这幅画的诗句也是老舍先生预先指定的,可能他想给白石老人出个不大不小的难题,没想到在白石老人笔下迎刃而解了。
  其实,“蛙声十里出山泉”语出清代查慎行《次实君溪边步月韵》中:“雨过园林暑气偏,繁星多上晚来天。渐沉远翠峰峰淡,初长繁阴树树圆。萤火一星沿岸草,蛙声十里出山泉。新诗未必能谐俗,解事人稀莫浪传”。后来齐白石也题了一首蛙鸣诗:“缘何些许入班门,又作丹青砚上尊。十里清泉蛙声起,燕支濡墨落梅痕。”我觉得,立意也并不亚于查慎行。
刘绍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新帖 客服
微信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关注身边发生的最新资讯

客户端

客户端

客户端二维码
扫码立即安装至手机

回到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