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

黄桥何氏宗祠  

17004人阅读  4人回复   查看全部 | 阅读模式 |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0-10-14 16:38:33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分享到: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黄桥的网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黄桥在线。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何氏宗祠


     “江北第一祠”——何氏宗祠,始建于明,宗祠规模宏大,保存完好。宗祠大厅,气势恢弘,古朴庄严,其荷叶墩承托桁条,纱帽翅装饰梁垫,抬梁式构架,花瓶式童柱等特色建筑,均为苏北地区罕见。

T16iDQB4LT1RCvBVdK.jpg

641.jpg

       1940年黄桥战役,这里成为支前委员会,1982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馆藏珍贵文物有明代插屏、故宫金砖、景德镇瓷画等。“江北第一祠”——何氏宗祠,始建于明,宗祠规模宏大,保存完好。宗祠大厅,气势恢弘,古朴庄严,其荷叶墩承托桁条,纱帽翅装饰梁垫,抬梁式构架,花瓶式童柱等特色建筑,均为苏北地区罕见。

       1940年黄桥战役,这里成为支前委员会,1982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馆藏珍贵文物有明代插屏、故宫金砖、景德镇瓷画等。

641 (1).jpg

泰兴何氏源于北山先生

       泰兴何氏始迁祖为何宗稷,其父亲为一代理学大师何基 (1188-1268年),浙江金华罗店后溪人。何基一生“只恋理学不恋官”,他谢绝任官,安居盘溪村,以读书讲学为平生志向,开北山书院教授门生,治学笃实,并创立了北山学派,后人称之为“北山先生”。有《大学发挥》、《中庸发挥》、《易系辞发挥》等著作,多亡佚,仅存《何北山遗集》4卷。何基卒后谥“文定”,从祀金华县孔庙。

       何基生八子,南宋年间,因屡遭兵灾,次子何宗稷避居泰兴黄桥,耕读为业,儒学传家。传至七世祖何济时,家族兴旺达到顶峰。

       何济是黄桥何氏家族的一个承前启后的人物。何济(1373-1451年),字伯舟。一生虽无功名官爵,却被乡人尊为师范,奉为大宾。他认为一个人独善其身还不够,因而制定了《何氏家范条件十则》。泰兴黄桥何氏能够成为一方鼎族,何济是承前启后的一个重要角色。明英宗睿皇帝朱祁镇(1427—1464年)时代,何济因巨资赈灾曾受到褒奖,被敕封为“义士”,并建坊旌表。

641 (2).jpg

黄桥何氏宗祠。网络图片。

人才辈出并非一句套话

       我们常听到某些家族“地灵人杰、人才辈出”的介绍,其实有一些是套话。但如果把“人才辈出”用到泰兴黄桥何氏家族身上,一点也不是套话。因为在何济之后,泰兴黄桥何氏家族出了4名进士、10名举人、32名贡生、300多名秀才;35人获得“皇封”,其中12人为大夫、骑尉,2人官至三品,入祀县名宦乡贤祠。因簪缨接踵,跻身鼎族,乡人誉之“头顶何字值千金”,人前人后还说何家出了“三斗三升菜籽”的官,意即出的官有“三斗三升菜籽”一样多。这当然是乡人夸张。但清朝宰相张玉书对黄桥何氏家族赞誉有加,他给泰兴黄桥何氏的题赠是“江左甲族”,可见泰兴黄桥何氏非一般。

641 (3).jpg

悬挂于祠堂内的何氏家范。网络图片。

泰兴黄桥何氏宗祠

       黄桥何氏宗祠始建于明代,改建于清初,有“江北第一祠”之誉。整体建筑由门厅、门堂、仪门、议事厅(何氏宗祠大厅)、振裔楼等几个部分组成。其中祠内建筑50余间,其主体建筑(大厅)和东厢楼由何棐的府第改建而成,均为明代所建,虽历经500多年风雨,至今仍岿然屹立。

       何氏宗祠除其本身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外,还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家族文化和家族精神。祠堂内收集有4块康熙朝匾额,何氏七世祖于明正统年间制定的《何氏家范条件十则》,清光绪版《何氏家乘》,清线装书籍若干,清宰相刘墉书法竹刻,景德镇瓷画珍品,碑文石刻,红木家具等等。

何氏家范值千金

       在黄桥当地,乡人曾有“头顶何字值千金”的赞誉之词。强哥以为,并非一个“何”字值千金,而是黄桥的《何氏家范》值千金!

       2016年5月17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以《江苏泰兴何氏:人才辈出八百载 仁德家范抵千金》一文,介绍了泰兴何氏的代表人物和家范。之后,黄桥何氏家族的《何氏家范》又被清华大学收录相关教案。专家认为,黄桥《何氏家范》推崇教育、节俭和做好本职工作,为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和社会文明进步,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至今仍值得提倡。

       2016年11月,以推进家风建设为主题的“第十七届世界何氏宗亲亲大会”在武汉召开,江苏扬州何园与江苏泰兴黄桥何氏应邀到大会专题讲解何氏家训、家范,使与会者受益匪浅。

641 (4).jpg

黄桥何氏宗祠内的牌匾。网络图片。

黄桥何氏的家族文化

       黄桥何氏家族几百年来已经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家族文化,而且还形成了自己的文化标识。她形成于家族,但不囿于家族;她规范家族成员,却影响社会大众。其家族文化有高度、接地气,不偏隘,为社会所接受,所以至今仍能发挥作用。

       总堂号:世家堂。世家,语出《孟子·滕文公》。该总堂号指泰兴何氏为世代沿袭的大家族。

       家规:即由泰兴何氏七世祖何济所制定的《何氏家范》,载入《泰兴何氏家乘》,迄今已500多年。内容是:孝父母、友兄弟、谨夫妇、叙长幼、敦善行、训读书、奖行谊、崇节俭、安生理、重茔祭。这十条家范将传统的忠、信、孝、悌、礼、仪、廉、耻具体化,要求每个族人依范行事,这对该家族后世出现大批人才起了决定性作用。

       族联:诗书世泽,礼乐家声。

       族树:黄桥何氏家族的族树为“荷桐”,又名青桐、梧桐。何氏族树选青桐之寓意就是取其“梧桐边结籽”,希望住在黄桥周边的子孙们兴旺发达,果实累累。

       族祭:黄桥何氏族祭为春秋两祭,即清明、冬至。

       家乘:《泰兴何氏家乘》始创于明正统八年(1443年),后经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四十三年(1701年),雍正二年(1724年)、乾隆三十年(1765年)、嘉庆十七年(1812年),道光五年(1825年)、二十六年(1846年)9次修订,日臻完善。现存比较完整的为光绪十九年(1893年)版家乘,计60卷45册120多万字。

       祖墓:泰兴何氏的祖茔遍布镇内城郊,且多大塜。2014年戴堡古墓群考古数月出土的不朽干尸何嵩,虽官位不高,但葬制不低,浇浆墓使数百年棺尸不腐如新,轰动全国。

综合自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16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20-10-14 18:32: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0-10-22 22:17: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何家真的好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167 天

连续签到: 98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21-4-25 21:11:4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肇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1-4-29 15:08:4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新帖 客服
微信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关注身边发生的最新资讯

客户端

客户端

客户端二维码
扫码立即安装至手机

回到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