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

冬至,来看看各世代各家乡的习俗  

2057人阅读  2人回复   查看全部 | 阅读模式 |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0-12-21 09:56:42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分享到: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黄桥的网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黄桥在线。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泰州早知道 于 2020-12-21 09:58 编辑

饺子
饺子是最适合冬季吃的食物,特别是在中国北方地区,冬至吃饺子,已经是流传了千年的历史,饺子是中国北方最有代表性的美食,它可以煮着吃,也可以蒸着吃,人们在冬至这天吃饺子寓意吉祥
馄饨
相传在汉朝时,北方匈奴常骚扰边疆,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凶残的首领。百姓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并求能过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吃馄饨。
荞麦老鼠
荞麦老鼠因形状神似小老鼠而得名。和好荞麦面团后,将其搓成大拇指粗的面条,切成寸许小段,用手指在米筛上按卷成中空即可。做成后,放入沸水内与萝卜或青菜同煮,香味扑鼻,美味可口。
炖母鸡汤
江西人喜欢喝汤,风靡的瓦罐汤便是最好的例证。据说按民间的习俗,有“一九一只鸡”的风俗,就是从冬至算起,每进“一九”喝一次鸡汤,冬至日要给小孩炖土鸡汤,滋补身体。炖汤的鸡最好是家养的老母鸡,放红枣和枸杞,文火慢炖好几个小时,有时候还会放些板栗。
冬至丸
潮汕地区在冬至有吃 “冬至丸”的习惯。冬至节前一晚,主妇们会将糯米粉末揉成团,放进大笸箩里,一家人围坐在四周各自捏取粉团搓成弹珠大的冬至丸,象征着一家人圆圆满满。另外吃上一顿大鱼大肉、腊肉腊肠等,以祈求来年能鸿运当头、大吉大利。其中烧腊是广东人冬至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传统美食。
汤圆
汤圆,起源于宋朝,是我国传统美食代表之一。古诗有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冬至吃汤圆,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尤其在江南更为盛行,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汤圆可以用来祭祖,也可用于互赠亲朋。
姜母鸭
姜母鸭,起源于福建泉州,而后传至我国其它地区乃至海外,是福建一道地方传统的名小吃。它既能气血双补,同时搭配的鸭肉有滋阴降火功效。厦门人对鸭可以说是情有独钟,一年四季都在吃鸭,冬至更喜欢吃姜母鸭。姜母鸭自家做的比较少,因此,冬至一到,就有很多人开始排队买姜母鸭。一条街只要有一摊卖姜母鸭的店,就整街飘香了。
年糕
年糕,又称“年年糕”,与“年年高”谐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食物。比如杭州地区的人们,每逢冬至会做三餐不同风味的年糕,早上吃的是芝麻粉拌白糖的年糕,中午是油墩儿菜、冬笋、肉丝炒年糕,晚餐是雪里蕻、肉丝、笋丝汤年糕。冬至吃年糕,年年长高,图个吉利。
麻糍。浙江,闽南,江西部分地区在冬至日吃的是麻糍,香甜可口。
在山东、四川、重庆还有新疆的部分地方冬至吃羊肉。因为中药记载羊肉热量比牛肉要高,味甘而不腻,性温而不燥,具有补肾壮阳、暖中祛寒、温补气血、开胃健脾的功效。冬天吃羊肉,既能抵御风寒,又可滋补身体。
在江南水乡的部分地区,在冬至这天他们会吃糯米饭。因为在这一天,大家不仅穿得最多,而且也会吃一些暖胃的东西以御寒,比如糯米饭。糯米暖胃养胃,补气血,最适合寒冷的冬天吃,吃完全身上下都感到暖呼呼。糯米其味甘、性温,能够补养人体正气,吃了后会周身发热,起到御寒、滋补的作用,最适合在冬天食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贴主的观点和立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0-12-23 09:05:2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3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20-12-24 08:55:5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新帖 客服
微信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关注身边发生的最新资讯

客户端

客户端

客户端二维码
扫码立即安装至手机

回到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