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

1919年的欧洲,这个泰兴人干成了几件事……

94139人阅读  2人回复   查看全部 | 阅读模式 |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21-3-15 08:57:45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分享到: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黄桥的网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黄桥在线。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1919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年份。1918年11月11日德国宣布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然而,1919年1月18日开始的巴黎和会上,西方列强把战败国德国在中国山东享有特权转让给日本,从而引起了全国的轩然大波,一场如火如荼的文化和政治运动席卷而来。
微信图片_20210315085111.jpg
       时年32岁的丁文江,当时是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地质机构——农商部地质调查所的所长,也不可避免地暂时放下了地质研究工作,被吸引到这场声势浩大的政治运动中。
       1919年,丁文江先生结识了曾留学英国的北大教授陶孟和,经陶介绍,他认识了胡适,他俩很快便成为了最亲密的朋友。据丁文江弟弟丁文渊在《梁任公先生年谱稿·前言》说:1918年12月,梁启超欧游计划落实,是丁文江好友徐新六向梁启超推荐了丁文江做他欧洲游历的科学家,梁丁二人从此相识。
微信图片_20210315085105.jpg
       梁启超一直力主中国应该通过参战来改变孱弱的国际地位,他怂恿北洋政府参战,如今如愿以偿,自然踌躇满志,想沾站队正确的光。他想既然成为战胜国的一员,“排排坐、分果果”的时间到了,是该去好好地争气一把。干是,在大总统徐世昌的支持之下,梁启超争取到一个中国出席巴黎和会代表团会外顾问的资格,并筹了10万元(大总统徐世昌资助公款6万元,从朋友处借来4万元),由他组织了一个非官方的考察团,前往巴黎观摩和会,顺道考察欧洲。
       考察团共7人,除梁启超外,其他6位也都是民国著名人士,精英中的精英:军事家蒋百里、政治学家张君劢、科学家丁文江、银行家徐新六(字振飞,梁启超财经顾问)、外交官刘崇杰(字子凯)、图书馆学家杨鼎甫(字维新)。此次赴欧,梁启超打算-则借机对欧洲进行考察,看看这场世界大战的历史剧是如何收场的;二则以观察员的身份给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出谋划策,鼓劲加油。
      1918年12月29日,梁启超一行5人乘坐日本邮船“横滨丸”离开上海,沿东南海岸,过台湾海峡,经香港、新加坡,穿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在科伦坡稍事休整,折向北行,过苏伊士运河进入地中海,西出直布罗陀海峡,入大西洋。经过45天的漫长航行,于1919年2月11日抵达伦敦。与因舱位不足另行先期抵达的丁文江、徐新六会合,休整一周之后,至法国巴黎,梁启超开始了“拿私人资格将我们的冤苦,向世界舆论伸诉伸诉”、尽“一二分国民责任”的政治鼓动。
微信图片_20210315085109.jpg
       丁文江能被邀请参加梁启超的这个考察团,是经他们相互熟识的朋友徐新六引荐,邀请理由是梁启超认为,这次远征需要有一名科学家同行,才能对于现代的欧洲有彻底的认识。就这样,丁文江发现,1919年5月在巴黎期间,他已投身到这场伟大抗议运动的外交战场上了。
       梁启超比丁文江年长15岁,他的政治生涯开始于1898年“百日维新”期间。丁文江怀着一种敬畏的心情接近梁启超,他不时为梁启超解释西方世界。在欧洲,他们朝夕相处,丁文江是梁启超的法文和英文翻译,一度还给他每天上英语课。梁启超对丁文江极为倾倒!然而,他们对战争看法存在分歧:梁启超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而对欧洲文明感到完全失望,而丁文江则认为这场大灾难十分可怕,但要不是欧洲人犯错误,原来可以避免战争的。通过与梁启超交往,丁文江发现他个性仁厚,太重感情,很难做一个好的政治家。于是丁文江对梁启超坦言:您分析能力很强,如果用科学方法研究历史,必能出不朽著作。丁文江劝梁启超放弃政治活动,从事学术研究。对此,梁启超深以为然。他一个如日中天的政治大人物,竟然能听从一个青年后辈劝言,幡然改图,并坚守不逾。以后,梁启超果然史学研究成果叠出,又掌教清华国学研究院,最终成为民国史学研究的大师。对此,丁文江功莫大焉!
       虽然身处政治漩涡,丁文江仍不忘中国地质事业发展。1919年5月,丁文江随梁启超到欧洲考察期间,托正在德国求学的朱家骅帮忙,为地质调查所购置一批地质方面的外文资料;旅欧途中,丁文江了解到,有一位已于1918年在英国伯明翰大学地质系取得自然科学硕士学位的李四光,他让自己的四弟丁文渊拜访李四光,居请李四光到北大执教,并及时向北大蔡元培校长推荐。李四光很快就接到了蔡元培的聘书。1920年5月,刚过而立之年的李四光进入北大校园,做了地质系的教授。在巴黎期间,丁文江还前往法国科学院旁听。
微信图片_20210315085049.jpg
       1919年7月间,丁文江离开梁启超团队,只身前往美国访问。鉴干当时国内古生物研究力量薄弱,在美游历期间,丁文江通过美国地质调查所的戴维·怀特,找到原哥伦比亚大学古生物学教授的葛利普,丁文江亲自拜访,盛邀他到北大地质系当教授并兼地质调查所顾问,月薪400元,由双方机关各付一半,亦获成功。李四光与葛利普到北大任教,很快使北大地质系面貌焕然一新。
       1919年10月,丁文江自美返国。此时,地质调查所首次正式出版的专业刊物《地质汇报》第1号,收入我国7位地质工作者矿产地质调查报告5篇,丁文江、张景澄合作的《蔚县、广灵、阳原三县煤矿地质报告》赫然置于《地质汇报》第一篇。1920年4月22日《申报》评论《地质汇报》: “惟此书之价值,盖于科学界、实业界皆有极大之贡献也
来源:智慧泰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17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21-3-15 09:18:5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南宁
中国地质之父丁文江的贡献人民永远铭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4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22-3-3 11:38: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新帖 客服
微信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关注身边发生的最新资讯

客户端

客户端

客户端二维码
扫码立即安装至手机

回到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