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

丁文江的致歉函和“厌竹诗” (作者:方继孝)

11144人阅读  3人回复   查看全部 | 阅读模式 |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2-6-17 16:01:50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分享到: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黄桥的网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黄桥在线。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丁文江(1887-1936)字在君,江苏泰兴人。早年留学英国,先后在剑桥大学和格拉斯哥大学学习动物学和地质学。1911年回国,历任上海南洋公学教授,、北洋政府工商部地质调查所所长等职。1918年底,随梁启超等赴欧洲考察战后形势,曾兼任中国出席巴黎和会代表的会外顾问。回国后,参与发起成立中国地质学会。1922年与胡适办《努力周报》。1923年与张君劢展开所谓"科学与玄学"的大论战。后任北京大学地质学系教授、中央研究院总干事,参加胡适、蒋延黻、傅斯年等创办的《独立评论》。曾与翁文灏等主编《中国分省新图》、《中华民国新地图》。因煤气中毒逝于长沙。
2469f24bf510c7ad9fd2e03c595580a.png
      丁文江是著名的地质科学家,但是他的人文素养很高。虽然一生主要从事地质科学.但是除了专业之外,在历次文化运动中他都参与其事。因此在中国文化名人手迹收藏家的眼里,他的手迹是格外受到重视的。他去世很早,存世手迹鲜见,我收藏文化名人手迹多年,也只有他于1923年6月致金梁信札一页。丁氏信札所用信笺为北票煤矿总公司专用笺,信笺左方印有:中华民国十二年(1923)六月二十七日(日期为丁填写)。1923年时,丁文江在名义上已脱离地质研究所,改任北票煤矿总经理职。
      金梁字息侯,又字燮侯,曾任农商部秘书,与时任农商部地质调查所所长的丁文江相熟。丁氏虽为地质学家,但亦精于文史和金石、书画,故与息侯先生时有往来。丁在信中所云:
    燮侯先生惠鉴:辱承宠召,本拟趋赴,而大礼于本日十时方始收到,已不及来京。特此致函道歉。并颂日祉。叔蕴诸前辈乞代致意。丁文江顿首
      我想可能金梁又收藏到了什么好的文玩约请文江先生共赏。
      丁文江对于中国的地质教育自始至终不遗余力。现代的地质学家,无论是地质研究所出身,还是北京大学出身,都曾经直接或间接受到丁文江的熏陶和训练。不幸的是1936年1月,丁文江在湖南调查煤矿资源时,因煤气中毒死于长沙。
      我曾听说过丁文江不喜欢竹子。古代文人每每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丁文江独反其道而行之。他的住处不能见到竹了,房间的陈设不能有竹制品,他有家传的一幅宋人所画的墨竹,亦送给了朋友,他连竹笋也不吃,说是竹芽。可谓特立独行,古来鲜见。丁氏从事科学,亦长于诗文。丁文江曾写过一首诗:“竹似伪君子,外坚中却空。成群能蔽日,独立不经风。根细成攒穴,腰柔惯鞠躬。文人多爱此,声气想相同。”朴实生动,文采焕然。丁公恶竹之心,昭然若揭矣。
来源:黄桥历史文化研究第13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753 天

连续签到: 3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22-6-17 16:25: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文江先生英年早逝是中国科技界的一大损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171 天

连续签到: 102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22-6-17 17:11: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北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2-6-19 11:15:5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最后一个成语 昭然若揭用错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新帖 客服
微信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关注身边发生的最新资讯

客户端

客户端

客户端二维码
扫码立即安装至手机

回到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