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

一枚金怀表——记闽北红军司令员吴先喜烈士(作者:李涛)

79728人阅读  3人回复   查看全部 | 阅读模式 |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24-4-2 09:01:58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分享到: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黄桥的网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黄桥在线。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金怀表01.jpg
  2013年12月,上海某宾馆,新四军黄桥战役纪念馆的工作人员与原上海警备区政委、黄桥战役时新四军苏北指挥部第1纵队第1团政治委员刘文学老首长的后代相谈甚欢。
  窗外,寒风凛冽;室内,其乐融融:后代们愿把老首长生前珍藏的闽北红军司令员吴先喜烈士的遗物——一枚18K金怀表捐赠给我馆。我们了解到为了这枚金怀表,先后有多家博物馆、纪念馆多次登门拜访,老首长都不舍得,如今终于表落我馆,更显弥足珍贵,让人兴奋!这枚金怀表不仅见证了老首长和战友间的浓厚情谊,也见证了老革命及其后代对黄桥老区的深厚感情。这枚金怀表是刘文学从1937年一直珍藏至今的,50多年来,不论是在南征北战的峰火岁月里,还是在和平建设的年代里,他都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时不时地拿出来看着、抚摸着。上世纪80年代初期,一个秋日的黄昏,天空格外宁静,大地绽放生机,刘文学带着全家老小来到闽北光泽县中山台烈士陵园祭奠烈士英灵。园陵正中央安放的是为光泽解放、为新中国诞生而英勇献身的共产主义战士——闽北红军司令员吴先喜烈士的墓,墓旁高高耸立的革命烈士纪念碑,是那么肃穆、庄严,青松翠柏团团守护着这里长眠的巍巍英魂。刘文学拄着拐杖,捧出怀表,深深地鞠躬,“老战友,我看您来了!”任由两行泪水在脸上肆意流淌,久久不愿离去。
  仔细端详这枚金怀表:表面细条纹均匀精致,似一轮散发光芒的小太阳,经过岁月的洗礼,表链已经不知去向,圆圆的表盖与表盘虽已分离仍闪闪发光,背面18K金字样清晰可见,拿在手上沉甸甸的,我们内心也沉甸甸的:
  吴先喜1906年出生在江西省横峰县的农家家庭,1926秋天吴先喜受方志敏、黄道的影响参加了青板桥农民协会。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发动戈横暴动。曾任横峰县苏维埃政府主席、中共横峰县委书记、闽北赤色警卫师政委、中共资贵光中心县委书记。1930年下半年,任闽北红军独立团政委。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根据地坚持斗争,在闽北领导革命活动七年。1935年,任闽北军分区司令员、闽北独立师师长、中共闽赣省委委员。1937年2月壮烈牺牲。
  临危受命,恢复苏区
  1933年9月,蒋介石向中央苏区发动第五次反革命“围剿”。年底,光泽、邵武等大片苏区相继失守。同年刘文学护送闽赣省军区区委书记黄道同志到闽北,开启了他在闽北参加了三年游击战争,因此结识了闽北红军司令员吴先喜。1934年4月,闽北分区委在建阳黄坑建立中共光泽中心县委机关,由吴先喜任县委书记兼西南独立团政委。同年吴先喜及光泽苏区干部蔡诗珊、黄茂祥等带领西南独立团400多人和换丝炮(土地雷)队,来到达霞洋村,吓得扫帚尾的反动民团头子黄树藩闻风而逃;接着又指挥部队在霞洋山坳布下口袋,在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内,将从清溪方向反扑而来的反动三区团1000多人全部歼来灭,生擒17名大刀会大小头目和1名大刀会教练官;后又带领部队乘剩追击,打到司前长庭,直捣大刀会匪巢,抓获了大刀会骨干80多人,处死罪大恶极的匪首2人;在光泽建立起扫帚尾、茶陵、高家3个区委。从此,光泽北部地区的革命烈火又熊熊燃烧起来。
  光北苏区恢复后,吴先喜又率领独立团从扫帚尾经池湖、崇仁、油溪迂回到光泽城关。城内筑有坚固的工事,而我军力量弱小,无法强攻,便折向沙坪、大洋坪,过柴家、大青,转战火烧关。在火烧关,吴先喜把队伍埋伏在关隘,布下巨石阵:命令部队搬来许多大石头,用竹子、木头拦住,再用绳子绑好,俟机杀敌,敌人一到山下,即刻下令砍断绳子,顷刻间巨石翻滚而下,砸得敌人嗷嗷直叫,死伤100多人。一阵冲锋号响,数百名敌人纷纷弃枪投降。就这样,我军不废一颗子弹,打了个大胜仗。
  奋勇阻击,安全脱险
  1935年1月25日,敌人派两个师的兵力,南北夹击闽北苏区首府大安,将闽北根据地从中一劈两半,接着二而四,四而八地继续分割,闽北党的活动越来困难,闽北分区委机关和红军1000多人被迫转移。由于目标大,加之敌人紧追不舍,根本不利于打游击,且粮食、蔬菜等给养极为困难。为了适应游击战争不断变化的环境,尽快解决部队给养问题,更有效地打击敌人,2月12日,闽北分区委在长涧源作出重大决策,整编这支混合部队,重建闽北独立师。整编后,独立师以团为单位打出外线,深入敌后开辟新的游击根据地,刘文学带领教导队80余人随黄道为首的分区委领导机关行动。
  2月14日,独立师4个团分头打出外线,吴先喜带领4团200多人进入光泽北部地区活动。2月底的一天,分区委机关和教导队转移到崇安岚谷、东坑时,意外发生了:军分区司令员李德胜以下山察看地形为由,带了参谋和警卫员下山,开枪打伤警卫员,只身跑到篁村叛变投敌了。黄道当机立断命令部队连夜向桐木关转移,刚到达桐木关,叛徒李德胜就带着一个团的敌人尾追而来,机关同志又迅速向三港转移,巧遇吴先喜带领部队从光泽迂回到此。黄道向吴先喜简要通报了李德胜叛变情况。待敌人一个团追至三港时,吴先喜迅速部署部队抢占有利地形,指挥部队用机枪猛烈扫射,激战3天3夜,把追敌打得狼狈而逃。
  这一仗及时粉碎了叛徒李德胜的罪恶阴谋,保证了黄道和分区委领导机关的安全,对闽北党组织和红军胜利坚持三年游击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
  甘溪大捷,威震闽赣
  李德胜叛变后,敌人猖獗,集中兵力对根据地进行疯狂的“清剿”。在极端困难的时刻,吴先喜挑起了指挥部队坚持三年游击战争的重担。当时,谣言四起,说中央红军在转移途中已被消灭,朱德在贵州被打死,黄道也被抓了,搅得人心惶惶。为揭穿敌人阴谋,鼓舞群众的斗志,吴先喜千方百计寻找有利时机打击敌人。
  1935年5月,他通过侦察摸清了上饶县甘溪镇守敌比较薄弱的情况,考虑到甘溪是闽北与赣东北边境的一个重镇,攻下甘溪的政治影响很大,于是决定攻打甘溪。
  为了打有把握的仗,吴先喜调集二、四两个团共千余人,对付敌人3个连,并采取诱敌出洞、以智取胜的战术袭击甘溪。部队由五府岗下的金竹排出发,行进到离甘溪镇5里远的金钟山。先把二、四两个团埋伏在金钟山的豪岭和马头岭两个制高点上。派出一个尖刀排,去攻打一户土豪,然后又故意让土豪逃到甘溪向敌人报告。第二天天刚露出鱼肚白,敌人即出动300多人来追击红军,他们真以为红军只有一个排40来个人。当敌人窜到山沟里,进入了埋伏圈时,两边山顶的火力同时夹击,敌人被打得无处逃生。
  这一仗,共打死打伤200多敌人,缴获步枪200多支、轻机枪4挺。甘溪大捷,威震闽赣,产生极大政治影响,极大地鼓舞着人心。
  发展苏区,壮烈牺牲
  1936年初,在吴先喜第二次来到资(溪)光(泽)贵(溪)地区,听了刘文学的报告后非常高兴,传达了分区委和黄道同志的决定:考虑到你们这里的发展情况,为进一步加强党的统一领导,决定成立中心区委,任命刘文学为中心区委书记。”此乃吴先喜与刘文学第二次会合。
  1936年6月,吴先喜和四纵队政治部主任鲍永泉带领四纵队200多人在占领资溪县城后,遭到敌人18个团兵力的反扑,部队伤亡很大,吴先喜也负了重伤。后通过地下交通站,与刘文学部队在贵溪(江西)闵坑会师,这是吴先喜与刘文学第三次会合,会师后,根据闽赣省委指示,吴、刘两支部队合并成立抚东军分区,吴先喜任司令员兼政委,刘文学任副司员,鲍永泉任政治部主任。同时决定撤销中共资光贵中心区委,成立中共资光贵中心县委,吴先喜任书记,刘文学任副书记。经过两年多的艰苦斗争,资光贵地区的红军力量大大加强了,根据地从光泽柴家扩大到金资光贵的广大区域,党员发展了200多名,建立起十几个党支部、6个区党委。
  1936年底,吴先喜与刘文学第四次会合。吴先喜对刘文学说:“伤病员留在你这里,我带部队到光泽柴家老根据地活动。”“我带部队去?”刘文学请求着。“不,我去!”吴先喜斩钉截铁地说。万万没有想到这竟成了他们的永别!
  1937年2月,吴先喜与鲍永泉带领一支60多人的队伍来到光泽柴家老根据地。当时吴先喜看到田里有人劳动,就命令部队停止前进,叫鲍永泉带部队隐蔽在山上,自己带了五六个战士去找原来认识的党员了解情况。其时驻守在大青、柴家的国民党七十六师的一个团正在这一带搜索红军,并在许多山头筑有碉堡工事。这时,碉堡里的敌人已经发现了他们,整整一个团的兵力,漫山遍野地包抄而来。隐蔽在山上的队伍,在鲍永泉的指挥下,边打边退,大部分人突出重围,吴先喜等人则被敌人重重包围,壮烈牺牲,时吴先喜年仅28岁。由于当时情况危急,无法拼抢出他的遗体,鲍永泉只取出他身上的物件,当地老百姓冒着生命危险掩埋了他的尸体。然而,残暴的敌人掘开坟墓,将其暴尸山上,并割下他的头颅悬挂在光泽城头上“示众”。
  后来,刘文学向省委报告情况,汇报了4纵队在柴家遭敌人袭击和吴先喜牺牲的经过,并将他的遗物——一枚怀表交给了组织。这枚怀表是吴先喜生前从国民党县长身上缴获的,喜爱至极,伴随着他度过了无数战斗的日日夜夜!浸透着他的汗水和鲜血,保存有他的体温!黄道深知吴先喜和刘文学之间深切的情感,就将这枚怀表交给刘文学留作纪念。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必马革裹尸还。”这是吴先喜自幼爱读的诗句,也是他革命而短暂的一生的写照。
  今天,我们深切缅怀这枚金怀表的主人,重温烈士骁勇善战的感人事迹,为的是将烈士的革命精神化作我们在构筑中国梦道路上奋勇前行的动力!
来源:黄桥历史文化研究第21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173 天

连续签到: 104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24-4-2 21:11:3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北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4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24-4-8 09:28: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754 天

连续签到: 4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24-4-8 10:58: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先烈遗物,值得珍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新帖 客服
微信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关注身边发生的最新资讯

客户端

客户端

客户端二维码
扫码立即安装至手机

回到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