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

解读“优质护理服务”

1215人阅读  3人回复   查看全部 | 阅读模式 |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3-5 10:05:19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分享到: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黄桥的网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黄桥在线。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2011年初,国家卫生部召开的2011年全国医疗管理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今年全国所有三级医院都要推行优质护理服务。至此,“优质护理服务”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新的一轮护理“**”。
其实,对于业内人士而言,这场“优质护理服务”的**早在一年之前就在我国72家医院开始了各种尝试与探索。其中,广州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是其中之一。
“创优”最关键在于两点——护理队伍管理中的“配置”、“结构”、“使用”和“绩效”这四大块应该怎么创新?优质护理的未来趋势可能走向何方?对于这些焦点问题,39健康网独家采访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护理部主任陈伟菊,试图以该医院为样本,通过其过去一年多的“创优”经验和思考来回答。
现状: 100%病房开展优质护理 垂直管理是必要条件 目前,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护理队伍共有619名成员,其中包括510名护士和109名助理护士。医护比例为1:1.47(卫生部的标准是1:2),床护比例为1:0.41(卫生部的标准是1:0.4)。 陈伟菊特别指出:“这里所说的‘护士’总数没有包含助理护士,如果包括助理护士,床护比达到1:0.54,为了推广优质护理服务,我们在过去的一年里新增了21名护士、25名助理护士和12名机动护士。”
“2010年3月启动第一批5个试点病房,6月启动第二批8个病房,8月启动第三批,也就是全院最后一批试点病房。”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护理部主任陈伟菊清晰地记得,“我们医院在推广优质护理服务过程中遇到的更多是热情和支持。每一批都是主动报名、先到先得的,甚至出现了‘抢不到’的情况,神经内科主任徐安定就曾跟我‘抱怨’为何不选他们进第一批试点。”
推行优质护理服务究竟会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效果呢?卫生部医政司护理处处长郭燕红在回答这个问题时提出“三满意”——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如何才能实现这个目标,护理队伍的管理制度必须改变。陈伟菊认为:“以过往一年的经验为例,医院将财务预算、护理设备预算等都交给了护理部,由护理部进行单列计划管理,甚至还给护理部拨出专款,这有助于从专业角度提高护理服务。”

优质护理服务的摸索health common
探索责任制整体护理病人 “床边工作制”让护士围着病人转
早在2010年启动“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医院”活动之初,医院“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医院”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就达成一致认识:先对首批试点病房试行责任制整体护理,然后交流、解决和总结遇到的问题,再进行第二批试点病房的推广,并以此类推。实践证明,直到第三批试点病房运行时,已经摸索出“护士管床制+小组责任制+床边工作制+床边记录制”的工作模式。
模式:责任制整体护理 让护士“管”病人 “‘责任制整体护理’可以说是临床护理工作质的变化,过去虽然说很多护士为一个病人服务,打针是治疗班的护士来做,洗头是护理班的护士来做,这造成工作有人完成,病人却无人管。现在要求的是责任护士为病人提供连续、全程的护理服务,例如一个入院的病人,从入院到出院都有一个责任护士‘管’着。”
为什么要让护士“管”病人?这是因为现在往往是当病人要表示感谢时,锦旗上总是感谢医院、感谢医生,极少有写感谢护士的。这种“忽视护士”的现象却又往往是护士自己造成的。因为长期以来护士总是站在医生的后面,做的工作就是执行“医嘱”,而且也没有专门“点对点”管理病人的所有事情。所以,这往往导致病人不能地从全面地了解护士的日常工作,也不能清晰地评价护士对自己是尽心尽力还是应付了事。
创新:“床边工作制”让护士把时间都花在病人身上 为了可以让护士减少工作过程中的“无用功”,陈伟菊和她的护理团队还着手设计了“多功能床边护理工作车”。工作车上携带有其负责主管的病人所需要的所有治疗、护理、记录的用品,便于护士在病房里为其负责的病人完成诸如补液、记录、交流等工作,这样使得护士将更多的时间留给病人,从以前的‘围着医生转’变成‘围着病人转’。
如果说优质护理最终的目标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那么对于护士本身来说她们收获了什么呢?陈伟菊表示:“的确,从工作负担方面来讲,越规范的护理流程越需要付出辛勤劳动。开展‘创优’服务后,护士可累了,因为她必须主动学习专科知识,主动了解所负责的病人情况。否则的话,她呆在病房里可能无法给病人进行健康教育,也无法回答病人提出的相应问题。”


优质护理服务的思考health common
设计使用**多项功能的床头牌 优质护理服务拉近护士与患者的距离 层级岗位设置有助于优质护理服务的深化
当大众视线集中在因“护理人力资源不足”、“护士缺口超200万”或导致医院难提供“零陪护”时,其实往往忽视了一点最基础的——“不是每一个病种都可以无陪护的”。
经验:零陪护不适用所有病房 “陪而不护”更符国情 “以精神心理科为例,部分病人虽然没有更多躯体上不便,住院期间生活完全可以自理,但是这并不代表着病人可以无陪护。因为对于某些抑郁型患者往往容易萌生自杀倾向,护士不可能24小时跟在身边盯着,如果没有家属的陪护,护士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将很大。”陈伟菊举例说:“但是对于像爱婴区病房而言,推行‘零陪护’的意义却非常大。”
2010年8月,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爱婴区试点开展无家属陪护。“当时我们以‘一位责任护士+一位助理护士+2位经培训的月嫂’的护理架构开展工作,将本来可能需要陪护完成的产妇的饮食、擦浴、大小便,新生儿的喂奶、换尿片、哄睡等工作全部承担下来。”
陈伟菊回忆道:“一开始也是会遇到家属的不理解,毕竟现在很多家庭都是生一个宝宝,大人小孩的护理都受到高度的重视,再加上中国人的传统观念认为亲属住院就应该陪在身边。为此,爱婴区专门开放了15:00至21:00的亲属探视时间,让家属可以送汤、可以问候。”
谈及爱婴区实行“零陪护”的经验时,陈伟菊认为:“为了让‘零陪护’的工作顺利开展,为了全面照顾好产妇和新生儿让家属放心,没有足够的人手是不能保证的,我们当时增加了一个护士、三个助理护士和11个培训过的月嫂。有了这些人力的保障,亲属完全可以‘陪而不护’,也为一些特殊家庭解决了‘无人照顾产妇’的燃眉之急。”
未来:分配倾向高风险、高技术岗位 同层级待遇或不同 长期以来,大众对护士职业的认识往往不正确,认为护士就是打针洗头的;而某些政策性层面的东西也无意助长了这一个错误认知。以现行的广州医疗服务收费标准来看,一级护理12元/天,二级护理8元/天,三级护理3元/天。然而对于一级护理来说,护士必须协助卧床病人完成一般生活需要,其工作并不轻松,但这个护理费还不如一次普通发廊洗头的钱。据陈伟菊介绍,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护理队伍基本上实现‘同工同酬’,目前护理部也对全院护士的层级岗位进行了设置,专科护士1—2级,高级责任护士3—4级,初级责任护士5—6级,助理护士7—8级。
“关于绩效考核这一块将是未来的工作重点之一,目前我们已经在全院范围内进行了问卷调查,请大家公平选出哪些岗位是工作量最大的、技术性最强的,风险系数最高的。与此同时,我们也会依据护理过程中的‘金标准’将层级岗位进行分类。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在对护士的绩效考核时向工作量大、技术性强、风险系数高的岗位倾斜,这将可能出现同层级不同待遇的情况。”
当卫生部正式提出“优质护理服务”后,陈伟菊欣喜地认为“终于吹来这股春风了”。然而,如果要想切实地、持久地落实优质护理服务,她认为还是需要各方面的配套支持的。其中最为关键的一个评价参照物莫过于“待遇”。“虽然目前医院基本上实现了同工同酬,但是这仅是一个开始,对于如何激励护士,如何体现护士的核心价值,还是需要地通过科学的绩效考核来体现,这个问题很大也很难,但是必须面对它,逐步解决它。”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3-5 20:25:3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南许昌
希望有改观!
gsg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3-5 12:47: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
优质服务,是软件,但非常重要。对人的感觉,比硬件重要。
gsg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3-5 12:50: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
本帖最后由 gsg 于 2011-3-5 12:50 编辑

人们在护士前常加“小”字,以后可能改变。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新帖 客服
微信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关注身边发生的最新资讯

客户端

客户端

客户端二维码
扫码立即安装至手机

回到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