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

弱者的权利----《千字文》解读之三十六

1203人阅读  9人回复   查看全部 | 阅读模式 |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3-7 21:00:59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分享到: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黄桥的网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黄桥在线。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西楼雪 于 2011-3-7 21:01 编辑

弱者的权利

----《千字文》解读之三十六

文/西楼雪

    谁是弱者?强与弱是相对而言的。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上,在“丛林法则”面前,每个人都可能是强者,每个人也都可能是弱者。弱者就是处在弱小的地位的人,相对于君王,臣子是弱者;相对于上司(领导),下属是弱者;相对于统治者,民众是弱者;相对于民族,家族是弱者;相对于团体,个体是弱者……强与弱也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弱者只要慢慢地壮大可以变为强者,强者逐渐地衰弱当然会成为弱者。

    作为弱者的臣民,如何在这样的社会上生存呢?“适”,适者生存,只有适应弱者的位置,与强者(统治者们)“和谐”共处,才可以生存下去。在封建等级森严、伦理规范严厉的古代中国,臣民们既要适应异常残酷的“丛林法则”,又要符合封建的伦理道德,就必须做到一个字----“忠”。只有做到“忠”,才能生存下去,才有成为强者的可能。

    “忠”是弱者的基本义务,也是弱者的最大的权利。如果说“孝”是维系古中国家庭关系的基石,那么“忠”就是调节社会关系、维护封建统治的关键。

    周兴嗣在《千字文》中所说的,“忠则尽命”。“忠”,从“中”从“心”,意思是方正不偏的一心与忠诚无私,就是全心全意、恪尽职守。尽心竭力地把本分内的事情做好,就叫尽忠。为谁尽忠呢?为君。“君”不仅仅指帝王,也指上级官员,尤指国家、民族。“命”,不仅是指人的生命,更是指一个人的名分、一个人的本分。孔子说,“命者名也”。

    对于“君”,要顺从、听从、服从,不超越本位,一心一意把“君”布置的工作做好。孔子的“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就是告诉人们,素位而行,不超越自己的本分,才有功德;越位(出位)行事,劳而无功,反受其害。所以,孔子又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是自己本分内的事,不要过多地干预,知道多了烦恼多,何必自寻烦恼呢?做人首先要明理,要有智慧,没有理性的愚忠(出位的忠)是不可取的。

    提到“愚忠”,不得不提起两位历史人物,一是明朝的方孝孺(文臣),一是南宋的岳飞(武将)。

    方孝孺,明代大臣、著名学者,文学家,思想家,字希直,号逊志,曾以“逊志”名其书斋,蜀献王替他改为“正学”,因此世称“正学先生”。方孝孺曾担任明朝第二任皇帝建文帝的老师,主持京试,推行新政,是建文帝最亲近的大臣,他视建文帝为知遇之君,忠心不二。靖康之难后,明成祖的第一谋士姚广孝曾跪求朱棣不要杀方孝孺,明成祖答应了他。朱棣胜利后,方孝孺闭门不出,日日为建文帝穿丧服啼哭,明成祖派人强迫他来见自己,方孝孺穿着丧服当庭大哭,又叫人反复劝他归顺,方孝孺不听。明成祖要拟即位诏书,大家纷纷推荐方孝孺,遂命人将方孝孺从狱中召来,他当众嚎啕,声彻殿庭。明成祖也颇为感动,走下殿来跟他说:“先生不要这样,其实我只是效法周公辅弼成王来了。”他反问:“成王安在?”明成祖答:“已自焚。”他又问:“何不立成王之子?”成祖道:“国赖长君。”他说:“何不立成王之弟?”成祖道:“此朕家事!”并让人把笔给他,说:“此事非先生不可!”他执笔,疾书“燕贼篡位”数字,掷笔于地,且哭且骂:“死即死耳,诏不可草。”朱棣发怒说:“汝不顾九族乎?”方孝孺奋然作答:“便十族奈我何!”骂声益厉。于是,朱棣灭了方孝孺的“十族”(九族外又加门人学生,共为十族),总计873人全部凌迟处死,入狱及充军流放者达数千。

    方孝孺,一介书生,手无束鸡之力,却面对屠刀视死如归,抗节不屈,真是感天地泣鬼神!受到后人的无限敬仰和赞颂,被封建文人称为忠君的典型。就其个人气节来看,历史上实在不多见。然而,笔者以为方孝孺的忠,确是典型的愚忠,他仅忠于君王一人,而非忠于国家,忠于民族。

    作为弱者,方孝孺理应选择“适”应于时代,如能效仿魏征(亦被后人称赞的良臣)等人,不仅可免十族之祸,亦能让天下的读书种子幸存(姚广孝跪求朱棣不要杀方孝孺时说,杀了方孝孺,“天下读书种子就绝了”),说不定还能在明成祖(事实证明明成祖还算是英明之主)时期,为民族作出更多的贡献,这才是真正的“忠”。

    岳飞,南宋抗金名将,力主抗战,屡立战功。1140年五月,金国撕毁绍兴和议,金兀术等分四道来攻。由于没有防备,宋军节节败退,城池相继失陷。随后高宗命韩世忠、张俊、岳飞等出师迎击。很快,在东、西两线均取得对金大胜,失地相继收回。岳飞挥兵从长江中游挺进,实施锐不可当的反击,在河南郾城,大破金军拥有“铁浮图”和“拐子马”的精锐骑兵一万五千余人,把金兀术打得大败;随后乘胜追击,在朱仙镇附近,岳飞又把金兀术的十万大军打得落花流水,一举收复了颍昌、蔡州、陈州、郑州、郾城、朱仙镇、消灭了金军有生力量,金军全军军心动摇,金兀术连夜准备撤逃。岳飞兴奋地对大将们说:“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尔!”然而,就在抗金战争取得辉煌胜利的时刻,朝廷连下十二道金牌,急令岳飞“措置班师”。岳飞明知这是权臣用事的乱命;但为了保存抗金实力,不得不忍痛班师。岳飞愤慨地说,“十年之功,废于一旦”。岳飞一回到临安,立遭诬告“谋反”,被关进了临安大理寺,后以“莫须有”(或许有)的罪名,被杀害于风波亭。

    岳飞历来被称为“愚忠”的典型,这是因为,大家都认为,如果岳飞不愚蠢地接受朝廷的命令,而以“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为由,继续北上抗金,一定能取得更大的胜利,趁势收复中原。然而,这都是后人的臆断。岳飞的“忠”并不是“愚忠”,而是处于弱者地位的极其清醒的无奈的选择。

    试想,如果岳飞抗旨北上抗金,一是坐实了“谋反”的罪名;二是单凭岳飞一支军队,没有其他几路大军的配合,是绝无“痛饮黄龙府”的可能的。南宋朝廷让岳飞班师,既保存了南宋抗金的实力,又增添了“和议”筹码,还给饱受战乱之苦的南宋军民以休养生息的机会。事实上,在南宋朝廷的眼里,朱仙镇大捷后,岳飞的抗金使命已经完成。岳飞的忠怎么能说是愚忠?至于,风波亭之冤,是南宋赵家王朝的阴谋,因为赵构清楚知道,岳飞的“忠”,不是“忠君”,而是“忠于民族”,这是赵构绝对不能接受的,岳飞已构成了他的心腹大患,焉能不杀?岳飞才是真正的“忠”,忠于民族国家。

    “忠”的思想,在封建道德规范的发展过程中,被封建统治者强化为“忠君”“不二”,强化为“为君死节”,已完全背离了“忠”的初衷。

    笔者以为,“忠”就是要忠于事业,忠于祖国,忠于民族;“忠”,就是尽力做好本分内的事。弱者只有“尽命”于“忠”的义务与权利,方有成为强者的可能。

    附《千字文》原文
“忠则尽命”


(《千字文》系列解读文章正处于修改中,敬请朋友不吝赐教,谢谢!)
西楼雪博客:http://blog.sina.com.cn/xilouxue
本帖评分记录金币 收起 理由
苏泰剑滨闻 + 18
gsg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3-7 22:06: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
选的例子很典型,特别对岳飞的论断,很有新意,很有道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3-8 19:14: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gsg 发表于 2011-3-7 22:06
选的例子很典型,特别对岳飞的论断,很有新意,很有道理。

问好老先生!请喝茶!{:soso_e160:}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3-8 19:14: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hqxs 发表于 2011-3-8 19:01
过去一直以为岳飞是愚忠,先生的文章使我眼睛一亮,方孝孺才是可叹的愚忠,岳飞实是真正的忠,他忠于国家和 ...

谢谢老先生的肯定与鼓励!请喝茶!{:soso_e160:}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3-8 19:01: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本帖最后由 hqxs 于 2011-3-8 19:21 编辑

过去一直以为岳飞是愚忠,先生的文章使我眼睛一亮,方孝孺才是可悲的愚忠,岳飞实是真正的忠,他忠于国家和民族。谢谢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3-10 11:31:4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现实生活中强和弱更难分辨!黄桥打会事件中会头和闲户会员谁是强者?谁是弱者?强者包二奶,天天打牌!弱者天天泪流满面!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3-10 19:32:1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新世界 发表于 2011-3-10 11:31
现实生活中强和弱更难分辨!黄桥打会事件中会头和闲户会员谁是强者?谁是弱者?强者包二奶,天天打牌!弱者 ...

对于打会中的会头与闲户来说,会头貌似强者吧,呵呵。其实相对于某一团体来说,都是弱者。{:soso_e160:}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3-11 22:00: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一分为二讲,方孝孺用十族换名节,或是悲哀。无他,朱棣不一样彪炳史册吗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3-12 10:45: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苏泰剑滨闻 发表于 2011-3-11 22:00
一分为二讲,方孝孺用十族换名节,或是悲哀。无他,朱棣不一样彪炳史册吗

苏先生言之有理!儒人的本质或许就是悲哀,呵呵!
问候苏先生!先生家的拆迁事宜妥善否?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3-14 23:17: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西楼雪 发表于 2011-3-12 10:45
苏先生言之有理!儒人的本质或许就是悲哀,呵呵!
问候苏先生!先生家的拆迁事宜妥善否?

谢谢先生关心!年后,一直就没消停过。寻个往日的平静,现在好难。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新帖 客服
微信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关注身边发生的最新资讯

客户端

客户端

客户端二维码
扫码立即安装至手机

回到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