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

滇池归来兮——《千字文》解读之一百零四

1740人阅读  1人回复   查看全部 | 阅读模式 |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10-3 10:16:42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分享到: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黄桥的网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黄桥在线。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西楼雪 于 2011-10-3 10:20 编辑

滇池归来兮

----《千字文》解读之一百零四

文/西楼雪

    早年,文友曾赠我一幅硬笔书法作品,字体秀丽,笔画挺拔,章法严谨,俨然有北宋赵佶的“瘦金体”风格;作品的内容是有“天下第一长联”之称的《昆明湖大观楼楹联》,更令我兴奋莫名。我很珍惜这份礼物,装裱后镶在镜框里,放在案头,时常赏玩。然而,在几年前的搬家中,丢失了不少图书资料,这幅书法作品也遭了一劫,虽然极力寻找,但杳如黄鹤。所幸的是,这天下第一长联早已印在我脑子里,再也不能忘记了。

    大观楼位于昆明湖(又称滇池)岸边,被誉为“万里云山一水楼”,为三层木结构建筑,四角飞檐,高标出尘,古朴典雅,风姿秀容,掩映于湖光山色之中,更显一番风韵。1690年,时任云南巡抚的王继文建造了大观楼。因登上此楼,四顾山水,景致辽阔壮观,所以取名为“大观楼”。后屡遭劫难,几经修建,大观楼由二层改为三层楼阁。清乾隆年间,昆明寒士孙髯(字髯翁)登楼揽胜,撰写了一副一百八十字的长联,轰动四方: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数千年往事,注入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此联,对仗工整,字句洗练。上联状登楼所见的大观景色,气势恢弘;下联颂云南两千年伟业丰功,意境深远。欣赏这副对联,滇池的壮观风景、云南的历史风云在眼前一一呈现。

    滇池,古名滇南泽,又名昆名湖,海拔约一千九百米,是中国第六大内陆淡水湖。滇池形似弦月,南北长约三十九公里,东西宽约十四公里,湖岸线长约二百公里,湖面面积有三百平方公里[url=www.xxx.com

    登上大观楼,凭栏远眺,五百里滇池,茫茫奔来,广阔无垠,浩浩荡荡,气势壮阔,让人不禁敞开胸襟脱下帽巾,豪迈之气油然而生,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若在睛天,池水清澈,波光粼粼,游鱼欢跃,水草飘摇;池中帆影点点,伴着渔歌悠然往来;若干大小岛屿,或如螃蟹,或如海螺;岛屿之上,绿柳依依,若少女鬟髻鬓发,摇曳生姿;水面上,苹花阵阵远接天边,苇芦片片不知尽头;空中,各种鸟禽(有珍禽红嘴鸥等)或引亢高歌,或展翅飞翔,五彩缤[url=www.xxx.com


苹香波暖泛云津,
渔枻樵歌曲水滨。
天气常如二三月,
花枝不断四时春。

    月下泛舟滇池,更是令人心醉。日本僧人机先夜游滇池,见月高天青,风清气爽,水远舟渺,因感而发,留下一首七律《滇池夜月》:

滇池有客夜泛舟,
渺渺金波接素秋。
日月随人相上下,
青天在水与沉浮。
遥怜谢客沧州趣,
更爱苏先赤壁游。
坐倚蓬窗吟到晓,
不知身尚在南州

    滇池四面,群峰边绵,东边的金马山如奔驰于高原的神骏,西边的碧鸡山如翱翔于九天的凤凰,北边的蛇山如蜿蜒的长蛇,南边的鹤山如晾翅的白鹤。山护着水,水润着山,水光山色,互相映衬。滇池西山,相传古时有凤凰停歇,见者不识,呼为碧鸡,故称碧鸡山。又因西山形若卧佛,也叫卧佛山。而从昆明城向东南眺望,西山宛若一位美女卧在滇池岸边,青丝飘洒在波光浪影之
中,显得妩媚动人,因此又叫做睡美人山。


    西山是“滇中第一佳境”,古人曾有“苍崖万丈,绿水千寻,月印澄波,云横绝顶”的赞誉。西山森林茂密,花草繁盛,清幽秀美,景致极佳,有华亭寺,太华寺,三清阁,龙门石窟等众多的人文景观;站在西山龙门顶峰,只见云海浮沉,峰回路转,顿使人心潮澎湃,思绪万千。

    关于滇池与西山,还有一段美丽的传说。

    很久以前,昆明没有湖泊,没有河流,成千上万顷的土地都是靠雨水滋润,收获甚少。有一年,这里没有下一滴雨,田野干裂。一位年轻的猎人,为了寻找水源,告别新婚的妻子,不知走了多远,终于来到了东海。

    他在海边看到一只鹰从海面上叼起一条小红鱼,他立即弯弓搭箭,射下老鹰,救下了小红鱼,没想到,小红鱼是东海龙王的女儿,龙王看到青年猎人英武善良,就想把女儿嫁给他,猎人坚决不肯,龙王便将猎手变成了一条小黄龙。

    小黄龙虽然过着美好的生活,可他永远也忘不了对妻子和家乡的思念。有一天,他趁老王不备,放开肚量喝足了东海水,飞回到了昆明。然而,他再也找不到妻子了,因为她思念过度,化作了一座睡美人山。小黄龙悲痛欲绝,吐完肚中的海水,向大山撞去。他吐出的海水汇成了滇池。有了滇池的昆明,充满了生机,人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当三月春风中杨柳堆烟,当六月盛夏里荷花接天,当秋天收获四周飘着稻谷的清香时,人们又怎会忘记这对心地善良、爱情忠贞的猎人夫妇呢?

    翻开历史,在远古时候,昆明地区“有泽,水周围二百里,所出深广,下流浅狭,如倒流,胡曰滇池”(《华阳国志南中志》),也有人认为“滇,颠也,言最高之顶”。《史记》中记载,昆明地区,有一个最大的部落叫“滇”,战国时楚将庄矫引兵进滇后,变服随俗,称滇王,这或许是滇池名称的来历吧。

    自滇王立国,历经两千多年,滇池见证了云南风云变幻的历史。汉武帝为打开西南通途,在长安凿昆明池,操练水军;唐皇帝册封南诏,铸立铁柱,称颂功德;宋太祖挥玉斧,划疆立界,由滇自治;元世祖占云南,灭大理,降吐蕃,伐中原。一代代英雄,在滇池边演绎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然而,这一切都如楼外萦绕的朝云,未等珠帘卷起,便在暮雨中消失了,只留下寺院钟声,岸边渔火,南飞秋雁,林间清霜;惟有五百里的滇池依旧唱着沧桑的歌谣。

    历史总是给人留下长长的叹息,然而最令人痛惜的,不是历史的沧桑,却是如今滇池。前几日,打开有关滇池的网页,触入眼帘的,多是滇池被污染的不堪入目的画面,以及花巨资治理污染的消息,令人痛心不已。

    上个世纪50年代,滇池还是一个清澈秀丽的大湖,其“水文化”“水经济”一度成为高原的骄傲。到了70年代,“以粮为纲”,向滇池要田要粮的围海造田运动,一下子使滇池湖水面积缩小了二十多平方公里,自1938-1978年间,滇池湖水面积共减少近四十平方公里。

    由于水域面积不断缩小,人口增长异常迅速,GDP不断增加,同时滇池流域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各种污染(生产污染、生活污染)源迅猛增加,滇池水质严重下降。昆明人中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50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洗衣灌溉,70年代水质变坏,80年代鱼虾绝代,90年代还在受害。”

    如今滇池(包括草海与外海)水质异常富营养化,全池水质常年超过V类,污染十分严重。“苹天苇地”早已水葫芦所取代,蓝藻、绿藻在整个水域占据了优势。在水藻高发时节,阵阵的恶臭飘来,池边的游人常掩鼻而行。

    更为可怕的是,人们虽然认识到了滇池的严重污染,也花费了巨资进行了污染治理,可“年年治污年年污”,滇池的水质还未有根本好转!在经济GDP与环境GDP之间,某些决策者们还是选择了前者,“治污”成了一句空话;或许在某些官员的头脑里,“污染”与“治污”同时化为经济GDP的增长点了。

    滇池何时能恢复往日的美丽?
    哺育了千千万万昆明人的滇池究竟向何处去?
    面对日趋萎缩的滇池,不知孙髯又会写出怎样凄凉的对联呢?
   面对污染严重的滇池,那善良而又忠贞的猎人夫妇,又会如何痛苦呢?
    笔者,一介寒士,只能在此,向着苍天,望着滇池,对着西山,长啸几声:

    “滇池归来兮!滇池归来兮——”

    附《千字文》原文:
“昆池碣石”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11-1 16:42:3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听说滇池被蚕食被污染很严重!悲哀!
人,到最后必将是自己消灭自己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新帖 客服
微信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关注身边发生的最新资讯

客户端

客户端

客户端二维码
扫码立即安装至手机

回到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