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

[老区新闻] 黄桥全面实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

1709人阅读  4人回复   查看全部 | 阅读模式 |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1-14 10:02:23 来自: 中国江苏常州
分享到: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黄桥的网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黄桥在线。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20120113022959291.jpg

史文化街区保护工程由此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黄桥自古人文荟萃、历史遗存丰厚,境内现有总面积达22.9万平方米的明清古民居、古街巷,是一座有着千年底蕴的文化古镇,同时也是一座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现代名镇。2005年,该镇荣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时代赋予黄桥很多优秀的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好这些瑰宝,对于传承黄桥精神,促进黄桥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泰兴市委常委、黄桥镇党委书记孙宏建说,近年来,在城镇建设过程中,该镇在修缮维护文化古迹的同时,突出做好古镇旅游和改善民生文章,推动历史文化遗产与发展经济、打造宜居环境有机融合。
  保护:人手一本保护手册
  “历史遗迹首要的是保护,然后才是开发和利用。”多年来,黄桥镇上下一直保持这样的共识。
  从2008年开始,该镇仅保护规划就制定了10多个。在黄桥镇政府服务业办公室,记者看到的既有面向全镇的历史文化遗迹保护总体规划,也有以方位划分的东、西片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还有针对黄桥战役纪念馆、韩秋岩故居、朱履先中将府等单个历史遗迹的维护规划。翻开其中任意一本规划施工设计说明,大到整体建筑修缮方案,小到地面石块、房屋木条用哪种材料都一一标明。
  “修缮维护遗迹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采用的材料都是从苏南等地购进的旧物,从长久保护角度出发,这些材料在使用前还经过耐腐蚀、耐磨损处理,能维持上百年。”该镇服务业办公室主任陈林说。
  不仅如此,去年1月,该镇人大会上还特别审议通过《黄桥历史文化名镇保护办法》,明确保护事项和责任,并以手册的形式发放给居民,人手一册。同时成立名镇保护委员会和应急分队,对历史文化街区进行监督和巡逻,及时制止违章搭建或损坏历史风貌的行为。
  李慧君住在镇区历史文化街区核心位置——米巷,她所居住的房屋迄今也有百年历史了,是镇保护建筑之一。临近春节,78岁的李慧君依然不顾家人的劝说,蹬着梯子打扫屋顶椽梁,“我们家在这屋子里住了5代人,对老屋的感情很深,每年,我都喜欢上下把屋子打扫得干干净净。”李慧君说。
  记者仔细打量了一番老屋,虽已百年,但在老太的精心呵护下,房屋每块砖瓦、每根椽梁不见一丝破败、光亮如新。
  旅游:做好“红”、“古”文章
  黄桥的历史文化资源主要集中在镇区十桥中路东西两侧,东侧历史文化街区约6.04公顷,分布着黄桥战役纪念馆、何氏宗祠(黄桥决战支前站旧址)、韩秋岩故居等景点,西侧历史文化街区约4.07公顷,分布着泰州地区规模较大、保留较完整的明清古民居建筑群,真武庙、韩氏故居等景点。
  “一直以来,黄桥因黄桥战役而成为远近闻名的红色旅游基地。殊不知黄桥历史可追溯到汉代,有着千年的文化积淀,东西两片历史文化街区仅古街巷就有24条。这些年,我们在放大‘红色’旅游效应的同时,加快修缮各类古建筑、古建筑,做足‘古’文章。”孙宏建说。
  根据该镇先后制定出台的东、西片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红色”旅游资源的打造主要集中于黄桥战役纪念馆、何氏宗祠等景点的改扩建上,“古镇”旅游资源的挖掘主要集中于对古街巷、明清古民居以及真武庙等景点的修复。
  目前,东片历史文化街区黄桥战役纪念馆、米巷等古街巷修缮维护工程已进入尾声。条石铺地、青砖灰瓦、格子门窗、八角路灯……古韵进一步凸显。
  “修缮工程不仅是修修补补,更主要的是打造特色巷道和特色景点。”黄桥镇文化站站长余松山说,总长250米的米巷被设计为老字号商铺巷,今后还将进一步恢复裕泰和茶叶店、老太和国药店、李步云笔铺、老宝成烟庄等老字号商铺。“随着改造工程的深入,珠巷、罗家巷等也将建成各有特色的古街巷。”
  西片历史文化街区各项修缮工程目前已陆续进入实施阶段。其中,坐西朝东、前后八进、雕梁画栋的明清古民居建筑群,修缮后将成为今后黄桥“古镇”旅游的又一新亮点。
  据悉,2011年,黄桥镇旅游人次突破百万。
  民生:杆线、管道全部入地
  这两年,住在西片历史文化街区的王玉芳老人心里有点不平衡,“西片与东片同为历史文化街区,可生活环境差距却很大。”
  站在十桥中路向两边看,西片漫天架设的管线犹如蜘蛛网一般,东片却见不到一根管线;西片巷道全是由巴掌大的预制板拼接而成,由于年久失修,到处坑洼不平,而东片巷道铺设的是大条大条的麻石、青石板,路面顺畅又平稳。
  今年,随着西片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工程的启动,王玉芳老人心里踏实了许多。
  “两个历史文化街区位于镇区最繁荣的地段,人口居住密集,我们保护和利用历史文化遗产,并不一定要将居民全部迁出。从保护、开发的角度出发,景点里有居民居住反而更有利于建筑维护、吸引游客。”孙宏建说。
  2010年,在东片历史文化街区改造过程中,为了改善居民居住生活条件,黄桥镇政府先后投入几千万元,疏通地下排水、排污设施,改建新建了6座公共厕所,更新了电缆、光缆等管线,并将杆线统一埋至地下。在各巷道,每隔几百米就新设一座小游园或小长廊。
  米巷的老住户丁坤生没事就喜欢约几个老伙伴,到附近古色古香的长廊上下一通棋。他告诉记者,他们一家祖辈就生活在这里,经营粮食酒店面。现在政府花钱,给巷子里的住户改造房子,米巷变得很漂亮,住得很舒心。
  居民沈叶珍家附近的公园河上架起了别致的九曲桥。77岁的沈叶珍告诉记者,她年轻时经常到公园河淘米洗菜,那时的河水可好了。后来改厕后,各类生活污水都排到河里,去年镇里疏通了居民排污管道,生活污水排到镇里的生活污水处理厂。“用不了多久,我又能到河里淘米洗菜了。”沈叶珍说。
  与东片历史文化街区修缮一样的标准,西片历史文化街区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1-14 15:02: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黄桥历史文化保护进程太慢了
     

签到天数: 4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2-1-14 19:31:0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双圈门 发表于 2012-1-14 15:02
黄桥历史文化保护进程太慢了

深有同感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1-14 21: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花了不少钱,翻修得不象儿时记忆中的老样子。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1-14 22: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搞了好长时间了吧,搞工程的和负责项目的估计捞足了。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新帖 客服
微信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关注身边发生的最新资讯

客户端

客户端

客户端二维码
扫码立即安装至手机

回到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