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

曾经沧海仍有水,除却巫山还是云

3718人阅读  3人回复   查看全部 | 阅读模式 |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9-18 21:00:58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分享到: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黄桥的网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黄桥在线。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曾经沧海仍有水,除却巫山也是云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此为唐朝诗人元稹悼念亡妻之作《离思》,其运用“索物以托情”的比兴手法,以精警的词句,赞美了夫妻之间的恩爱,表达了对妻子的忠贞与怀念之情。

其实我对诗词的理解向来是“好读书,不求甚解”,我一向认为对诗词的理解太过透彻必将破坏其独具的朦胧之美、精炼之美,并以此为自己的懒惰开脱。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决定对此诗作一番了解。

诗的首二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是从《孟子尽心篇》“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变化而来的。沧海水,天下水之大也;巫山云,天下云之美也。经历过沧海水、看过巫山云的人不再以其他地方的水云为美了。元稹心目中的那位意中人,他自认为天下佳丽中之最佳者,除此之外的美丽女子,在他眼中看起来,也就算不上美了。他把人对某种生死之恋的刻骨铭心写绝了。

我曾在同学的毕业留言册中见到过这两句诗,说真的,那时我并不能真切体会个中滋味,只觉得很有些此情不渝且悠悠含恨的味道。如今,一年能见上一面的同学已没有几个,倒是经常听身边的人把这句诗挂在嘴边。也许,说者并不都知道诗的含义,但这并不妨碍他们表达自己的情绪。我理解他们。沧海之后,再无水了;巫山之后,便无云了。那该如何是好呢?我们怎么办?坐以待毙吗?这又给我们提出了一个严肃的课题。
两种可能:要么在记忆之海里继续沉浸,要么在生存之岸上重掘新井。还有一个无厘头的假设:如果你没有见过沧海,没有到过巫山,是不是少了很多麻烦?又或者多了很多选择?没有真正经历过沧海,所以,对水就不挑剔:咸淡深浅,怎么都是水;没有真正领略过巫山,所以,对山就无所谓:远近高低,怎么都是山。
曾经沧海,再也不见水,是圣者的苦爱。
未经沧海,到处都是水,是凡人的福气。

“曾经沧海难为水”。我又觉得,曾经到过沧海深处,记忆里灌满海水的人,当他上岸,当他回过头来,会不会看见那一汪不显眼的、清清淡淡的泉水?或许清淡清澈的泉水,也能让他领略到另一种仁慈,另一种福祉,也能使他陷于绝境的人生获得拯救?
  何况,“除却巫山不是云”也是可以再商量的。巫山上的云是最纯洁美丽的,而且有着神话的色彩,倘若我们把所有的山都看作神山,那么每一座山上升起的云都是神云,她们缭绕着孤独的山峰,填补并装饰了天空的巨大空虚,然后,她们幻成雪,降临人间,化成水,融为一体,便再也分不开了。

我无意嘲笑诗人的迂腐,相反,我向往并追求忠贞不渝的爱情,珍惜并留恋纯洁朴素的友谊。其实,迷离也好,柔美也罢,水还是那道水,山还是那座山,只不过是我们的想像与感悟不同罢了。岁月如流,云雨如烟,人间往事,渐淡渐远,飘忽而逝。只要我们心中有天地,美景自然尽收眼底。曾经的沧海,巫山的云雨,不思量,自难忘。正是:曾经沧海仍有水,除却巫山也是云。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9-18 21:06: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妻问:今,何日?
曰:九一八!
问:于我所谓何事耳?
@#¥%&……
怒曰:孕,五月!
原来,妻怀孕真的整整5个月了,我又怎会真的忘了?
谨以此篇,敬献爱妻:I 服了 U !  I LOVE U !

另:不知道为什么,突然不好上传WORD文档了!如果说可用扩展名里不支持.doc扩展名的话,那为什么刚开始的时候可以上传啊?!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9-19 16:53: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原帖由 南通黄桥人 于 2008-9-18 21:06 发表
妻问:今,何日?
曰:九一八!
问:于我所谓何事耳?
@#¥%&……
怒曰:孕,五月!
原来,妻怀孕真的整整5个月了,我又怎会真的忘了?
谨以此篇,敬献爱妻:I 服了 U !  I LOVE U !

另:不知道为什么,突然 ...



应该没有改变啊~~~再试试看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9-19 21:54: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曾经沧海仍有水,除却巫山也是云

新思维呀,赞一个!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新帖 客服
微信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关注身边发生的最新资讯

客户端

客户端

客户端二维码
扫码立即安装至手机

回到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