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

爷爷的家书

3434人阅读  4人回复   查看全部 | 阅读模式 |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10-7 19:23:05 来自: 中国江苏南京
分享到: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黄桥的网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黄桥在线。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随着年龄的增长,兴许是心脏瓣膜增厚的缘故,我对痛苦的承受极限也大大增强。以至于爷爷过世,我竟难以找到悲痛欲绝的感觉,而三年前外公去世,我曾经郁郁寡欢了三个月之久。抹了几把眼泪,我便跟着吊唁的亲友玩起了麻将扑克。(乡俗,停灵期间,亲友有聚众赌钱的习惯,人越多说明逝者生前人缘越好,一般公安联防之类的也不追究)

   我的“冷血”至少有两个借口,第一是爷爷高龄驾鹤,即俗称的“喜丧”,无论是血浓于水的家人,还是吊唁的亲友,大多并不悲形于色,听到的安慰更多像是祝福,毕竟虽然医学发达,94岁也不是一个很容易达到的寿限;第二,在于和爷爷的亲疏程度,外公带了我5年,爷爷则由于儿孙众多,在人生最初的几年里,我并没有太多的记忆,于是,和他永别时的眷恋似乎也淡漠了不少。

    丧事在平淡的气氛中进行到第四天,距离出殡的黄道吉日还有两天,这天早晨叔父们在整理爷爷遗物时无意中抖落出了一本沾满灰尘的日记本。爷爷生前开过药店,后来被合作到了供销系统,从商的经历让他一辈子处事小心谨慎,和亲友的往来明细极其缜密。日记本应该记录着他的一些经济帐,大家打开本子,里面果然用蝇头小楷记录着一些出入明细,大到造房时的支出,小到在供销社的各种开销,时间跨度从60年代直到21世纪。爷爷读过多年私塾,小楷写的工整严密,让我这个所谓中文系毕业的本科生自惭形秽。

     中间的某一页,记载着爷爷给父亲的一封家书的草稿。时间是1971年,其时父亲正在南京某高校求学,从爷爷的口气看得出来,他对父亲是充满骄傲的,但那年夏天似乎发生了一场风波,父亲整个暑假只在家呆了三天就不辞而别,这让爱子心切的爷爷十分挂念,信中他假设了若干原因,有家庭人员众多粮食紧张,有学业紧张无法脱身,并一一解释,如果因为粮食原因则大可不必,因为他多年经商小有积蓄,度过荒年是有把握的,如果因为学业紧张,爷爷则嘱咐该注意身体,尤其南京大暑,千万别因为加紧学业累了身体。信中还提到父亲的终身大事,算是我的前传了,那年春天我的父母经爷爷友人介绍相识,爷爷的评价是:“根正苗红,此女可靠,吾儿可与之相处”。信中还对全年家庭的状况进行了一下展望,并叮嘱父亲不可因学业紧张忘记了文化大革命的伟大任务,更不能因此放松了对刘·少¥奇一伙的警惕。

      这封家书让整个丧事的气氛重新凝重起来,叔叔和姑姑们沉默起来,也许在回忆爷爷一生含辛茹苦拉扯六兄妹的过程,也许在自问对爷爷的歉疚与遗憾。哀乐再次 响起时,我发现父亲的眼角已经有了一道清晰的泪痕。

签到天数: 25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以坛为家I

发表于 2008-10-7 19:29: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很感动~~~很真实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10-7 19:56: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可伶天下父母心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10-7 21:07: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于平淡中见深情

先生的文笔极具“返璞归真”之真功!

欣赏!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10-9 15:37:4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京

老师,真不好意思

虽然大学读的中文系,但我这人也比较卡,凡大家都看的书,我就不看,所以基本上没读什么正经书。汪曾祺写过啥我甚至都不知道。读书太少了。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新帖 客服
微信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关注身边发生的最新资讯

客户端

客户端

客户端二维码
扫码立即安装至手机

回到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