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

[老区新闻] 江苏省举行推进苏中发展新闻发布会

3207人阅读  4人回复   查看全部 | 阅读模式 |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13-7-2 14:35:32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分享到: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黄桥的网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黄桥在线。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2013年6月28日,江苏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推进苏中融合发展特色发展相关文件并回答记者提问。

W020130701368329800505.jpg
发布会主席台
  主持人(肖泉):记者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省政府新闻发布会。
  6月2日至3日,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全省苏中发展工作会议,明确了苏中新一轮发展的目标任务。6月16日,省委办公厅印发了《中共江苏省委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苏中融合发展特色发展提高整体发展水平的意见》(苏发〔2013〕8号)和《省委办公厅 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沿江地区转型发展五年推进计划(2013-2017)>的通知》(苏办发〔2013〕16号)。推进苏中发展的文件今天已由新华日报全文刊发。根据省委、省政府领导意见,今天我们召开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为大家解读这两个文件的主要精神。
  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是: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李云峰先生,省政府副秘书长徐立先生,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樊海宏先生,省财政厅副厅长徐宁先生。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有两个议程:一是请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李云峰先生发布新闻。二是请记者朋友们提问。
  首先,请李云峰常务副省长发布新闻。
  李云峰:各位新闻界的朋友,同志们:
  下午好!很高兴向大家简要介绍省委、省政府前不久召开的苏中发展工作会议和出台的两个文件精神,主要是对苏中与沿江地区今后一阶段发展的新部署新要求。新闻界的朋友们长期以来对苏中与沿江地区发展给予了高度关注和热忱宣传,借此机会表示衷心的感谢!
  苏中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板块概念,提出来的时间并不很长。本世纪初,省委、省政府在谋划江苏“十五”发展时,针对区域发展不平衡、梯度特征明显的现实情况,对全省区域发展战略布局作出重大调整,第一次将沿长江北岸的南通、扬州、泰州三市作为一个经济板块确定为苏中地区,明确提出“促进苏中快速崛起”的分类指导方针,当时有三句话:“提升苏南发展速度,促进苏中快速崛起,发挥苏北后发优势。”这是当时的三大区域的分类指导方针,并加大对苏中发展“釜底加薪”的支持力度。2003年,省委、省政府作出了新一轮沿江开发的战略决策,为促进苏中快速崛起提供了强大动力,起到了重要作用。2009年开始,省委、省政府抓住长三角发展一体化、江苏沿海开发两大国家战略叠加的重大机遇,大力促进江海联动,进一步加强了苏中与长三角核心区的沟通合作和互动发展。“十二五”以来,根据科学发展的新要求和我省发展阶段的新变化,省委、省政府把区域共同发展战略深化为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对推动苏中崛起作出新部署,苏中地区跨江合作不断拓展,特色产业加快集聚,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社会事业全面推进,人民生活持续改善,2011年以县为单位全部达到原省定小康指标,经济增幅连续多年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成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较快、特色优势逐步显现、发展后劲不断增强的地区之一。
  由于历史发展基础偏弱等原因,目前苏中地区的产业发展水平还不够高,产业结构还不够合理,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还不够强,区域内部发展还不够平衡,部分经济薄弱地区人均财力和城乡居民收入依然偏低。从全省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布局出发,需要进一步加大对苏中特别是与苏北结合部经济相对薄弱地区的支持力度,推动苏中跨江融合发展、强化特色发展、江海联动发展,加快融入苏南经济板块,形成区域发展的良性互动机制。省委、省政府根据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今年全国人代会期间对江苏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专门召开全省苏中发展工作会议,并出台《关于推进苏中融合发展特色发展提高整体发展水平的意见》,这对深化完善和深入实施我省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增创苏中发展新优势,具有重要意义。
  按照《意见》要求,推进苏中融合发展、特色发展、提升整体发展水平,总体要求和目标定位可以概括为:一是坚持“四条原则”:推进跨江融合,实施江海联动;强化分类指导,促进特色发展;扶持薄弱地区,提高整体水平;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内生动力。二是实现“四个明显、两个阶段”目标:“四个明显”,就是苏中综合实力和创新能力明显增强,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民生幸福工程建设取得明显进展。“两个阶段”,就是到2017年,整体上达到我省修订后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标体系新要求,人均GDP力争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在此基础上,再经过5到10年的努力,实现全面融入苏南、总体上达到长三角核心区发展水平的目标。三是强化“三个特色”:南通努力在陆海统筹发展上取得重要突破,加快建设长三角北冀经济中心;扬州努力在跨江融合发展上取得重要突破,加快建设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名城;泰州努力在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升级上取得重要突破,加快建设现代特色产业名城。四是明确“六项重点任务”:主要是加快产业升级步伐、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壮大县域经济实力、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提升民生幸福水平、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同时,明确了加大对苏中经济薄弱地区扶持力度、支持产业转型升级、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科学利用土地资源、增强财政保障能力、提升金融支撑水平、推进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支持政策。
  《意见》有这样几个主要特点:一是突出融合发展。强调抓住长三角发展一体化、江苏沿海开发和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等国家战略带来的叠加机遇,推进苏中跨江融合发展、江海联动发展,加快在发展上融入苏南、融入长三角核心区。二是突出特色发展。根据三市的区位条件、发展特点、比较优势和战略选择,支持南通创建陆海统筹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扬州开展跨江融合发展综合改革试点、泰州深化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鼓励三市积极先行先试、大胆探索创新,同时要求三市发展特色产业、避免同质竞争,以实现优势互补、特色发展。三是突出整体发展。针对苏中区域内部发展不够平衡的问题,提出加大对苏中与苏北结合部经济相对薄弱地区的政策扶持力度,推动苏中区域协调发展,提高整体发展水平,促进苏中整体崛起。四是突出统筹兼顾。在支持政策的安排上,既考虑全省面上的平衡,又注重苏中内部的差别,把特惠与普惠结合起来,将政策着力点放在扶持经济薄弱地区和合作共建园区上,同时按照不高于苏北标准的原则兼顾对苏中整体的支持,更好地发挥政策效应。
  省委、省政府根据沿江地区发展阶段的新变化新特征,结合实施《沿江发展总体规划》,同时出台了《沿江地区转型发展五年推进计划》,从打造对外开放重要门户、构建现代产业高地、推进新型城镇化、强化重大载体平台建设、提升完善基础设施支撑体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等六个方面,提出了推进沿江地区转型发展的重点任务,并提出了若干支持政策。《推进计划》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突出转型发展导向。明确将转型升级作为今后五年沿江地区发展的战略取向,提出坚持“跨江融合、江海联动,转型升级、优化布局,创新驱动、集聚集约,互联互通、南北协同,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的鲜明导向,努力建成产业升级创新区、现代化融合发展先行区、开放型经济引领区、生态文明的绿色走廊和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北翼核心区。二是突出重要门户定位。着眼于策应和支持长江经济带建设特别是长江中上游地区发展、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提出充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江苏段优势,将我省沿江地区打造成面向全球、沟通亚太、带动长江流域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国家非常重视长江经济带的建设,提出进一步发挥长江黄金水道的作用,并围绕这个课题也在编制一些重要的规划,比如说长江中游城市群,包括南昌、长沙、合肥、武汉,湖南、湖北、江西、安徽四个省的省会城市,正好是在长江中游的拐弯段,空间距离这四个城市并不遥远,在那儿打造一个长江中游城市群,这个重要的依托就是长江的黄金水道的航运优势,这就离不开长江下游的支撑。我们长江江苏段是下游地区,出海口就在启东,我们正在实施一个长江深水航道的疏浚工程,目前已经推进到南通段,最终一直要到南京,这样自南京以下的沿江港口群将具备类似于沿海港口的功能,五万吨到七万吨的货轮可以直接驶入南京。这个对提高长江的航运能力,支持长江中上游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大家也知道,长三角地区原来主要包括江苏、浙江和上海,上海是龙头,长三角区域规划是国务院出台的规划,把江苏全境都纳入了长三角地区。这几年每年有一个长三角的高峰会议,一开始安徽是作为列席,近几年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包括区域合作的深化,安徽也正是进入了长三角,现在长三角的概念是三省一市。加上长江中游乃至中西部地区的发展,这样就进一步凸显了南京地区或者说宁镇扬地区的地位和作用,它成为一个重要的门户,中西部地区、长江中上游,包括我们以前说的泛长三角地区,包括安徽、河南在内的中部地区,与东部长三角核心区沟通的一个枢纽,是他们面向大海发展的一个门户。所以,我们在沿江地区转型发展当中就特别强调一条,把长江江苏段,特别是宁镇扬地区,打造成一个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更好的策应和支持长江中上游地区的发展。三是突出生态文明建设。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必须把保护沿江生态环境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长江下游江苏段是南水北调工程的源头,是重要的水源地,生态保护极其敏感也极为重要。明确到2017年实现生态环境保护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例不低于3.4%,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100%,空气环境质量好于国家二级标准天数比例超过60%,进一步落实大江风光带和沿江生态功能区规划建设任务,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推动苏中融合发展、特色发展、提高整体发展水平,是在新起点上促进全省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我们将认真落实《意见》和《推进计划》的要求,扎实推进苏中和沿江地区的科学发展,为推进“两个率先”、谱写“中国梦”的江苏篇章作出新贡献!
  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李云峰常务副省长。下面,请记者朋友们就感兴趣的问题提问。人民日报的记者。
  记者:我是人民日报的记者,我们中央媒体最近注意到江苏省提出了苏中发展的概念,也被我们媒体认为是苏中崛起的大幕已经开启。江苏的发展在全国很有特色,也有相当的知名度,多次被中央领导肯定,被全国各地纷纷效仿。我的问题是,这次提出苏中的发展,对江苏整体发展有什么样的战略关键性的作用,有什么关键性的意义?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提出这样一个区域性的发展概念,苏中的发展将对全国的中部地区和区域协调发展有什么样的示范和借鉴意义?谢谢!
  主持人:这个问题请省发改委樊海宏副主任回答。
  樊海宏:我来介绍一些情况。实际上刚才李省长已经讲到了一些情况。江苏从十多年以前,本世纪初,省委省政府考虑到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当时就已经提出了苏南、苏中、苏北三大板块,实际上也是从之前苏南苏北协调发展和共同发展过程中演变深化而来,形成了苏中板块的概念。当时省委省政府部署的区域共同发展战略里面,对苏中这块,把过去传统意义上的苏南板块以苏锡常为主的,长江以南的南京和镇江也划入到苏南,现在的苏南是苏锡常加上镇江和苏南。把大苏北地区的扬州、泰州、南通三个市重新独立界定为苏中板块。从当时谋划十五规划的战略思考以及到今天取得的区域协调发展的初步成效,包括今后指导全省区域发展的目标要求来看,主要是考虑这个地区的地理位置、产业结构、经济基础上起着一个苏南向苏北传承、传递,更好的形成南北之间区域协调发展,在经济和社会布局上的传导纽带的作用,使苏南刚刚实施的现代化示范区建设和苏北加快振兴的发展战略,在沿江地区和苏中地区形成一个传导传递的地带。既承接产业转移,又承接科技创新,共同促进江苏的协调发展,是这么一个战略思考来谋划的。从实际工作进程和今后的方向来看,确实也需要利用苏中地区,包括我们沿江区域,使江苏的区域经济三大板块可以取得协调发展。苏中发展战略,苏中进一步转型过程中的崛起战略,都是围绕全面融入苏南,总体上使苏中达到长三角核心区的水平,从而在江苏的区域格局中更好的发挥承南启北、辐射带动的作用。
  记者的问题很好,对全国有什么样的示范作用,从我们省,起码从我们规划部门考虑,还不能讲对全国有借鉴作用,我想在区域融合创新上和融合发展上,江苏从承南启北的辐射带动作用,对全国的东中西部发展会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如果这方面有区域创新、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上有什么体会和做法可以被借鉴的话,这是很值得欣慰的事情。
  主持人:谢谢樊主任,下一个问题请省广电总台的记者。
  记者:我看了一下融合发展,我想是从沿江、沿海、沿边三个层面展开的,这三个沿对我们做好融合发展的大文章各有什么样重要的作用?
  樊海宏:这次提出苏中发展,对全局来讲,相对苏南苏北来说更强烈一些。从苏中板块的确定,到省委省政府全面部署沿江开发,从2003年开始,江苏一直高度重视沿江,包括沿海、沿边三大产业带的进一步开发发展和推进。苏南苏中苏北是三大板块,沿江、沿海和沿边是区别于一般的产业发展带,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互相依赖的。这次省委省政府的部署,从召开的会议以及形成的文件,对沿江新的转型过程中的崛起,融合发展中的崛起,一直把沿江进一步提升作为苏中开发的一个重要载体,确实也考虑到沿江地区跟苏中地区的紧密联系,苏中地区是江苏长江以北的,紧靠长江的三个市,沿江地区包括了这三个苏中市,也包括长江以南五个市的紧靠长江的县市区,他们在产业结构、社会事业发展的进程上,包括科技创新、区域创新等等方面,都有共同面,也是利用长江黄金水道的优势,长江走廊的优势,承接重大项目布局,承接高新技术、新型工业化产业转移,承接推动城镇化建设起一个传承纽带的辐射带动作用,所以为什么讲三沿里面,特别是沿江,对苏中的发展至关重要,紧密相连,是从他的地理位置和承接的功能来说的。从三沿里面的沿海来说,我们刚才也说了,融合发展重点是苏中通过沿江开发,通过苏中自身的转型融入苏南板块,在这个基础上对国家层面的沿海战略实施,我们苏中一部分地区既是通江也是达海,也有结合国家层面的沿海规划,使苏中地区的发展在结构转型升级上,在科技创新上融入到沿海发展,更重要的是全面融入苏南板块,使苏中的产业升级得到更大的提升。
  李云峰:这个问题我做一点补充。苏北的沿江地区加快转型升级,能够在融入长江南岸乃至苏南和长三角核心区这个方面发挥先行先导的作用。沿边地区,就是苏中和苏北的接合部,也是经济相对薄弱的地区,他的任务就是怎么在发展上赶上苏中大部分地区的水平,能够实现一个区域内部的协调发展,跟上苏中整体的步伐。沿海地区,这应当说是一个新的经济增长极,对沿海开发,国家的定位是要建设中国东部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应该是一个开发开放空间最大、发展潜力最大的地区。南通既滨江又临海,要发挥江海联动的优势,使沿海开发和沿江开发实现一个优势互补和协调互动,充分发挥两大优势,黄金水道和黄金海岸的两大优势,尽快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成为苏中发展的重要支撑,同时也成为全省的一个重要引擎。这三沿的关系可以这么理解。
  主持人:谢谢李省长,下面请新华日报的记者提问。
  记者:我是新华日报的记者,请问一下苏中新一轮发展将会呈现什么新的特点呢?谢谢!
  主持人:还请樊主任做一点说明。
  樊海宏:刚才李省长说了三个特点。一个是融合性,从苏中地区发展阶段来看和地域特点来看,怎么融入苏南板块和长三角核心区以及沿海开发的增长极。第二个特点是苏中在转型提高的基础上崛起。刚才李省长介绍了重点项目布局上也看出这次苏中进一步崛起的特征,就是对长江水道、长江岸线的进一步开发,有序有力、限制统一使用岸线基础上合理使用长江岸线资源,使长江岸线的深水深用,浅水浅用,合理使用岸线,促进苏中和沿江地区,利用好港口等基础设施条件,推动进一步扩大开放。长江的深水航道开挖,航道可以容纳五万到七万吨的货轮,从海洋直接进入长江,对我们促进自身的发展和开放,扩大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门户作用,在沿江开发或者苏中进一步崛起里面有重要的作用,要改善岸线的条件,合理使用岸线。当然还有更多内容就不说了。第三个是整体性,苏北五个市跟苏中交界的地方,苏中确实有一些地方发展水平、人均收入、财力状况基本和苏北相差无几,这次在苏中进一步发展的规划和实施意见里面,也对这块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和政策倾斜。苏中发展要取得整体发展,除了沿江地区和沿海地区以外,对这块的工作要求政策扶持上、各方面的导向上、目标的明确上,对这块经济薄弱地区,既享受苏北振兴的政策,又在苏中的崛起过程中得到整体推进和提高。我们通过提升生态文明建设,通过转型升级,通过融合,通过整体性,使苏中在新一轮崛起中既好又快的发展。
  主持人:好,下一个问题,新华社的记者。
  记者:我是新华社的记者,我想向徐厅长提几个问题,省政府的意见是省委省政府一个大的方针政策上的扶持,请问一下我们从财政的角度,对苏中发展有什么样的扶持?谢谢!
  徐宁:我简要介绍一下。大家知道,江苏省财政体制作为省委省政府落实区域发展的重要政策,比较明显的特点是04年05年以来,对苏北在保持原来转移支付的背景下,大部分苏北地区的财政收入全额返回给苏北地区,经过这几年的实行以后,苏北发展有目共睹,成为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差距、推动持续发展的政策典范。随着这个政策作用的凸显,目前看对苏中地区的财政政策就显得有些薄弱,所以省委省政府在这次苏中崛起的意见和计划当中,作为一个重要的配套财政政策和支撑,提出了这么几个方面的主要内容。
  第一,针对苏中苏北结合薄弱地区,特别是一些县,我们经过了认真细致的测算研究,有部分的县已经在人均财力的指标上低于苏北平均水平,为此省委省政府专门在苏中崛起的会议之前提出了一个专项文件,就是对高邮、宝应、兴化、黄桥等地区,专门出台了比照苏北地区的财政政策,我们理解为苏中、苏北接合部的薄弱地区的帮扶机制,从转移支付到南北共建园区,到区域的交通、农田水利、供水、垃圾处理等等的省补标准,尽量的比照苏北标准,也包括了加大对基本医疗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省补助的力度。
  第二,我理解是造血功能,支持苏中产业转型升级。省财政重点支持扬州汽车产业、泰州医药产业和南通沿海开发。对除苏中与苏北结合部经济相对薄弱地区外的苏中其他县(市)及由县成建制改成的区,每家扶持一个合作共建园区,由省财政连续三年给予以奖代补。继续执行对苏中开发区平台提升奖励政策。
  三是进一步增强苏中财政保障能力,我理解是一个财力底线的保障措施,加大对苏中县级基本财力保障奖补力度,对实际支出不能满足基本支出保障需求的市县,给予适当补助;对基本支出保障到位、民生支出占比较高的市县,给予适当奖励。
  四是鼓励金融和人才等优质资源向苏中集聚。对省级金融机构到苏中新设立县级以上分支机构给予补贴。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苏中信贷支持,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省"双创"专项资金加大对苏中扶持力度。以及新一轮的省六大人才高峰计划,都体现了支持苏中引进和培养科技型企业家、领军人才和创业团队的工作。
  记者:这次意见针对我们三个市主要都有什么样的内容?
  李云峰:苏中区域板块不是很大,因此三个市,包括其中的县,发展一些相关的产业,也不能认为是没有特色。但是在这么一个前提之下,我们希望这三个市,乃至内部的县,都尽量形成自己具有优势的特色产业,建设一些特色产业基地。这里与他们发展的条件有关。比如现在的南通,南通的船舶制造,特别是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就有很高的水平,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现在大量的海上钻井平台及其配套的设备就出自于这里沿江的一些船厂,同时还可以制造一些特殊船舶,除了一般的散货船、油轮之外,还有集装箱船,这个正向大型化发展,还可以建造一些特殊船舶,比如说LNG、LEG这些装备液化天然气和化工原料的特殊船舶,要求很高的技术。还有南通的电动工具,也是小产品、大产业,在全国市场上可以占到40%,还有大量的出口。大家知道好多家庭,特别是国外家庭喜欢做一些家庭装修、木工活,自己动手,这些小的电动工具也是一个特色产业。南通还有纺织、床上用品制造,南通的床上用品的制造是很有名的。还有泰州,泰州有很著名的泰州医药城,是一个唯一的国家级医药高级技术开发园区,他的生物制药发展势头很好,集聚了大量高端人才,他的扬子江药业是全国药企当中具有领先地位的。扬州的LED、绿色光源、半导体照明,这个产业也是全国的产业基地之一,他是江苏集聚度最高的。这里不一一列举了,这样的产业会形成一些分工,形成各自的重点和特色,更有利避免同质化竞争,带来产能的严重过剩。
  三个市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和实验,各有各的内容。
  我们从南通讲起,南通陆海统筹发展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我们想争取上升为国家级的实验区,他要解决的问题是怎么样把海洋经济发展和陆域经济发展更好地结合起来,统筹规划、统筹建设,这里面包括江海联动的问题,针对南通而言,他是通江达海,黄金水道和黄金海岸,他要实现陆海统筹,首先是沿江的开发开放和沿海的开发开放统筹。第二是海洋经济的发展,以及海洋产业发展和陆地产业发展要统筹,我们省搞陆海统筹实验区的就是独此南通一家,全国的沿海城市中几乎都有陆海统筹发展的实验示范,我们江苏就确定了在南通。内容还包括有海上资源和陆域资源的统筹开发利用,举个例子说,海域的使用,我们进行滩涂的围垦,或者说填海造地,来发展港口产业、物流乃至于城市建设,当然,最根本的还是增加农田,就是土地的后备资源,特别是耕地的后备资源,这也是需要统筹的。你在适合产业发展的陆区和具备建港条件的岸线,才能把海域的资源和陆域资源有机结合起来,发挥最大的效益。
  在泰州,是一个转型升级的综合改革试点,泰州的产业发展是很有特色的,这是他们多年努力的结果,特别是一些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产业发展有良好的势头,而且从他的生物制药产业发展来看,还走了一个从高起点切入的路径,首先打造一个平台,引进研发人才和团队,创新创业的人才和团队,然后开始将科技成果产业化,向产业化基地拓展。我们想,在泰州市,能够利用他的产业基础,探索一条也算是较后发展起来的地区怎么样推动产业的转型升级,带动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转型。这是给他的任务,讲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转型升级,不光是一个发达地区的任务,在扩总量和提质量的两个方面的平衡会有一些区别,有些地方扩总量的任务比较重,同时他也要提升发展的层次,提高发展的起点。像一些传统的落后的污染项目就不能再上,能够在技术上、产业上尽可能实现跨越,所以我们希望苏北实现跨越发展,不能再走过去的老路,所谓的后发优势是可以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同时可以吸收前人发展的成果,这样就可以在自己的发展水平上起点比较高。泰州想搞这么一个转型升级的试点,也具备这个条件。大家会问到,转型升级主要是讲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问题,为什么和改革扯上边?任何一个转型发展都涉及到一个体制机制的问题,需要加大改革创新力度,破除一些障碍,就经济讲经济,就结构调整讲调整,那是不能奏效的,如果仅就经济和产业升级而言,苏南地区,苏锡常地区,乃至于珠三角、上海、广东这些发达地区,可能会任务更紧迫,也更具备条件,但就体制机制的创新而言,不同类型的地区都可以探索适合自己的路径,能够先行先试。所以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特别是解决转变发展方式的问题,这是我们在泰州搞这个转型升级的试点。
  扬州,我们的定位是跨江融合发展的综合试点。字面上看也是一个发展的任务,但实际上涉及到大量的体制机制问题,因为你要推进区域间的合作,包括建立区域间的协调互动机制,必须有一些创新和改革。要能够在体系上实现一个再造。扬州在融合发展上我们希望可以对苏中地区发挥更多的探索作用。为什么定位在扬州搞这个综合改革试点?因为我们有一个设想,就是随着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的规划上升为国家规划,是国家层面的第一个以现代化为主题的区域规划,加上沿海开发战略推进,包括我讲的长江中上游地区的发展,我们也提出了一个概念,就是要推进宁镇扬的同城化发展,就是南京与扬州、镇江,这三个城市本来的地理空间就不远,加上现在长江过江通道,现在已经是比较多,也比较便利,还在继续增加之中。在座的各位可能有一个问题,为什么要搞这个融合发展,我在这儿顺便介绍一下,应该说原来的苏北,包括苏中,就是沿长江北岸的地区,与苏南的差距是非常大,区域发展的差异过大是长期以来困扰江苏的矛盾,甚至是江苏人的心头之痛,一江之隔,有的地方发展水平不敢说天壤之别,也是差异极大,长江当时确实是一个严重的地理阻隔作用,影响了苏中苏北地区的投资环境。交通条件不行,成本极大的上升,很多项目难以过江。所以毛泽东曾经有一句诗,天堑变通途。随着这十多年来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特别是过江通道的建设,现在这种阻隔作用已经大大的消除了,已经不成为两岸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沟通的障碍。时空距离进一步缩短,因此就有条件能够进一步加强经济上的合作、互动。当时省委省政府有一个构想,我们按照综合发展水平,人均GDP水平,把沿江三个城市划为苏中以后,就有一个设想,如果这三个市,同样是占了长江黄金水道之利,将来有朝一日可以提升到苏南的发展水平,发展上融入苏南经济板块的话,那江苏的实力和现在就不可同日而语,我们就有更好的发展局面,成为全国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如果把长江看作一个天堑,那么这个融合就很难理解,现在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完全可能共用长江之利,成为一个完整的经济板块。而扬州,由于在发展过程中有一个推进宁镇扬同城化的构想,所以我们把这个融合发展的试点放在扬州,他的探索和示范作用更大,将来我们会建设宁淮扬镇铁路,南京的轨道交通也可以把宁镇扬三个市沟通起来,正如上海的地铁一直开到太仓花桥,这其实就是一个过江通道的问题,轨道交通同样可以过江,这样空间时空距离也就是不超过一个小时,现在其实高速公路交通也不超过一个小时,所谓同城化第一步就是交通基础设施,可以在一个城市居住,在另外一个城市上班,通过公共交通体系准点的上下班。将来包括在规划上,在产业的发展上,包括在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标准上,乃至于社会保障等等方面,都可以实现一个对接,达到一个同城化的效果,这是未来的目标。在扬州搞这么一个改革试点意义是很重大的,大家知道扬州要建设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名城,而且扬州大家也有一个印象,虽然地处江北,但是江南特色很浓郁,你感觉不到他是一个江北的城市,从他的文化传统来说,我们也觉得把这个试点放在扬州比较有意义。
  主持人:谢谢李省长,时间关系,今天的发布会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7-2 15:08: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无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7-4 09:26: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7-5 14:20: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宁波
落到实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7-6 15:35: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宁波
这美好的蓝图,希望早日见 实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新帖 客服
微信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关注身边发生的最新资讯

客户端

客户端

客户端二维码
扫码立即安装至手机

回到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