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

预防心梗降低“坏胆固醇”最重要

4591人阅读  2人回复   查看全部 | 阅读模式 |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12-26 09:15:34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分享到: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黄桥的网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黄桥在线。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预防心梗降低“坏胆固醇”最重要

  图/全景
  受访专家/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心内科主任 吴同果
  文/羊城晚报记者 张华 通讯员 胡颖仪
  圣延、元旦、年底聚餐……过节稍微放纵一下吃喝无可厚非,但是对于中老年人来说,血脂肯定嗖嗖往上升。心内科专家指出,过多的血脂会造成血黏稠度增高,甚至会形成血栓,进而引起血管狭窄,以致冬季心梗、心绞痛等心血管事件增加。因而,控制好血脂,尤其是降低“坏胆固醇”(即低密度脂蛋白)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高脂血症
  是心血管疾病的罪魁祸首
  高脂血症,俗称高血脂,就是血液中脂肪含量过高,这其实是中老年的常见病,多发病。凡是总胆固醇(TC)≥240mg/dL;甘油三酯(TG)≥200mg/dL;低密度脂蛋白(LDL-C)≥160mg/dL为升高,就是高脂血症患者。
  血脂是人体中一种重要的物质,有许多非常重要的功能,但是不能超过一定的范围。如果血脂过多,容易造成“血液黏稠”,在血管壁上沉积,逐渐形成小斑块(就是我们常说的“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这些“斑块”增多、增大,就好像“皮薄馅大”的饺子,一旦破裂,饺子里的油彭涌而出,引发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逐渐堵塞血管,使血流变慢,严重时血流被中断。这种情况如果发生在心脏的血管,就引起冠心病发作。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心内科主任吴同果说,在心血管科,有一句话叫作“没有血栓就没有心血管事件”,但凡有高血脂的人,都可能出现血栓,可以说,高血脂是心血管患者的罪魁祸首,因而预防心血管疾病,最重要就是降低血脂减少血栓的形成。
  防治冠心病
  应把降低LDL-C为首要目标
  据统计,我国18岁以上血脂异常人群已经达到1.6亿。吴同果说,对高血脂患者而言,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等都可能超标。不过,从预防心血管事件来说,我们更加强调要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因为低密度脂蛋白从肝脏携带胆固醇到周围血管,特别是到冠状动脉,可造成过多的胆固醇在血管壁上存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简单来说,低密度脂蛋白是“坏胆固醇”,而高密度脂蛋白是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好胆固醇”。所以,低密度脂蛋白是低点好,高密度脂蛋白是高点好。
  为了保护心血管,吴同果强调,本身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的患者,低密度脂蛋白应降低到80mg/dL以下,以更好预防心梗等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应该说,调脂应将降低LDL-C为首要目标,甚至可以认为,降低LDL-C是防治冠心病的首要目标!
  三个月饮食运动降脂无效
  就需服药治疗
  高血脂与饮食和生活方式有密切关系,爱吃又不动,就特别容易让血脂升高,所以饮食治疗和改善生活方式是降脂的前提,而且无论是否进行药物调脂治疗都必须坚持控制饮食和改善生活方式。
  吴同果指出,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变对多数血脂异常者能起到与降脂药相近似的治疗效果,在有效控制血脂的同时可以有效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一般来说,高脂血症的治疗包括三个方面:1、减少来源,也就是饮食控制,少吃油腻的、胆固醇高的食物;2、适当锻炼,加快脂肪的消耗;3、服用药物来阻止、减少胆固醇在体内合成。
  吴同果指出,胆固醇70%在体内合成,如果尝试饮食控及运动三个月都无效或者胆固醇很高,则可以直接开始服药来降脂,尤其是他汀类药物,不仅能降脂,还可以保护血管内皮,稳定斑块,从而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Tips
  用健康的生活方式来降低血脂
  ●饮食控制
  少食脂肪性食品:总脂肪主要食物来源如下:肉类(尤其肥肉)、动物油脂、植物油(多数植物油固然能提供不饱和脂肪酸,但它和动物油一样能提供较高的热量,有些植物油也含一定量的饱和脂肪酸,故植物油也不应摄入过多)。
  少食饱和脂肪酸食物:主要食物有家畜肉类(尤其是肥肉)、动物油脂、奶油糕点、棕榈油等,高血脂患者吃鱼虾,每天可以吃150克左右;如吃去皮的鸡肉和鸭肉,则可以吃100克;如果吃猪、牛、羊肉,每天只能吃到50克。
  少食反式脂肪酸食物:其多见于含有轻化植物油的食物如酥饼、油炸快餐食品和一些人造黄油。
  少食胆固醇食物:主要来源于动物性食物(蛋黄、蛋类制品、动物内脏、鱼子、鱿鱼、墨鱼)。鸡蛋要少于2个/周,也要减少甲壳类动物的摄入。
  建议:一般健康人每日摄入的膳食胆固醇不宜超过300毫克。如果是高血脂者,则应严格限制,每日摄入量应不超过200毫克。
  ●增加体力活动
  每日至少要消耗200卡路里的热量,要达到此目标几乎每天都要进行超过30分钟的体育锻炼。
  运动指导: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
  运动种类:有氧运动、伸展运动、增强肌肉的运动
  有氧体力活动:运动时体内代谢有充足的氧供应,如散步、游泳、慢跑、体操等。
  运动过程:5分钟热身、20分钟运动、5分钟恢复。
  运动强度:安全最高心率170-年龄。
  提示:如果对自己运动强度掌握不好,可以到医院心内科做一个平板运动试验,以明确自己心脏所能耐受的安全心率。
张华、胡颖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12-26 11:03: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北咸宁
很好!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增长了不少保健知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6 13:36: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韦家村 发表于 2013-12-26 11:03
很好!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增长了不少保健知识

{:soso_e18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新帖 客服
微信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关注身边发生的最新资讯

客户端

客户端

客户端二维码
扫码立即安装至手机

回到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