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4-4-15 16:18:22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年关近,日用杂货的价格一个劲儿往上蹿。猪肉从十块到十二,再到十三四。洗个澡,票价要双算。剪个发也要收双。唯一没跟风长的是皮夹。
工资还是那么点儿,二千六百洋。按网友的计算,主席吃一顿包子要二十一块,一家三口每天三顿包子的话,一个月着落在包子身上,需费资六千余。其他的,啥事儿都不能再有。出个红包啊,感个小冒啊,手就紧。逢上迎喜出丧的,多半蛋疼。
也有不疼的。李嫂前天开着个别克回来打牌说,明年换宝马了,我信。她先生是我的发小,在外做销售,一个弄个百把万没问题.换车是因为烧得荒。人靠衣装马靠鞍,比脸面的世道,人的价位与车有关。
当然哥不眼红。哥心中充满祝福。想当年, 我那哥们逢着窘处,一年到头抽个烟的票儿都在空中漂着,没个着落处。时至今日,总算扬眉吐气了。不象我,刚加的三百。仍然拿着个两千六,拖着一岁儿,养着年迈的亲。
人生无常,算是有验。
有女某,虽巾帼身,然起名雄伟,大有俯瞰天下势。曰登云。一日手痒,口拈嵌名一联:登绝顶而小天下,驾劲风以凌青云。纯是看着字面,往取名者的意图上靠靠。
忽一日兴兴地告诉我,已请同行中某某好书者挥毫。将这两句写下来,图个一挂。念着是熟人,对方尚具足了颜面,索资三百。
谈到钱,我不禁有些内疚。哥只是随手一拈,文字游戏而已。却费去人家十天之薪。看对方行书裱文, 中有数字工稳坚强,倒也有些气度,当然经不得细敲,也值得三百洋。只是格式有些小问题。联是以对子的形式出现,断不得以整幅来写,又不是诗。这怎么叫人挂起?看来这老兄,笔力虽雄,但书写经验尚缺。
主人征我建议,便委婉提出,请那老兄再捉一下笔。倒弄得主人有些局促,说是墨资已付,再写,需另收费?
另收费?我有些不然,按买卖来看,人家付了钱,你做的作业不合格,返工是必须的,是义务,再提钱的话。。。。。。。。
隔一日主人传信,某已重书,皱巴巴红纸两片,乱糟糟滥字两行。真个是抢了过年啊。
滥人滥字,什么态度啊,倒贴三百,哥也不敢往上挂。居然还厚着张狗脸想再加点。
妈的,脸比屁股大。这么不敬业,枉了教师这个饭碗。这铜板再不济,买两包子喂狗也能行个善缘。
拿两片滥纸就想换酒喝,当自己是唐伯虎么?
揩屁股去吧。
啥玩意儿。
不值之余,愤愤道,等哥哪天手头熟练了,自行书联一幅,免费的。送了。
若看君问猴年马月,哥也不知马年猴月。只是心有愤懑,行文一贴,不知所云罢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