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

高考加分之弊 不只是弄虚作假

2317人阅读  0人回复   查看全部 | 阅读模式 |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4-7-5 10:02:23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分享到: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黄桥的网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黄桥在线。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热点快评
高考加分之弊
不只是弄虚作假


  □晏扬
  辽宁本溪高中体优生事件再爆猛料,一条高考加分利益链条逐渐浮出水面:班主任给学生家长打电话确定加分报名人选,从中收取数千至数万元酬金;名单确定后,家长再向校领导交4万至8万元;学校出面“搞定”高考体育加分测试裁判,帮助学生拿到二级运动员证书……(7月3日《法制日报》)
  在考生和家长眼里神圣的高考,在教育部门嘴里严肃的高考加分,居然被弄得如此乌烟瘴气、丑陋不堪!实际上,本溪高中体优生事件,只是高考加分丑闻的冰山一角。这些年来,类似的丑闻可谓层出不穷,各种“神通”令人眼花缭乱。
  高考加分政策本是为了追求更高层次的公平,即“唯分数论”并不能充分反映考生的综合素质或特长,所以要用加分政策予以弥补。可是,良好初衷却忽视了一个重要国情,那就是权力肆意而为、人情关系泛滥、规则意识缺失。在此国情下,高考加分出现大量弄虚作假、徇私舞弊、钱权交易,几乎是一种必然。
  高考加分中的弄虚作假、徇私舞弊最为刺眼,最让人难以容忍,但要看到,高考加分的弊端或危害,并不仅限于导致弄虚作假、徇私舞弊,它还加重了学生负担、强化了应试教育,并且制造了城乡教育不公、拉大了城乡教育鸿沟。
  高考加分政策意在破除“唯分数论”,激励学校加强素质教育。可是,当素质教育的目标只是为了获得高考加分,它就异化为另一种应试教育。比如奥数,本应是少数学生的兴趣和特长,但当它与高考加分相挂钩,就变成了一门难学的功课,比应试教育还应试教育。在素质教育的名义下,许多高考加分催生出更加疯狂的应试教育,大大加重了学生和学校的负担。
  只要稍加留意就会发现,能够获得高考加分的考生,大多来自城里的重点中学,农村考生获得加分的少之又少。这不奇怪,因为城里学生有条件接受各种素质教育、学习各种特长,而农村学生们往往没条件、没机会学习各种特长,他们具有的特长(比如会种地等)又不能获得高考加分。这样,农村学生自然难以获得高考加分,在高考录取中拼不过城里学生,结果是城乡教育鸿沟越拉越大。
  有关部门该对高考加分政策做一次全面的利弊权衡了,光有良好的初衷是不够的。如果高考加分政策弊大于利,如果没有办法“兴利除弊”,那么不如干脆取消高考加分。这不是因噎废食,而是求真务实,是为维护高考最基本的公平。
晏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新帖 客服
微信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关注身边发生的最新资讯

客户端

客户端

客户端二维码
扫码立即安装至手机

回到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