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

学生厌学原因

1280人阅读  1人回复   查看全部 | 阅读模式 |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5-13 21:00:32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分享到: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黄桥的网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黄桥在线。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学习经历,各自的学习感受也应该说是不尽相同的,对于大多数人来讲,学习是少年时一件快乐的事情.但对于今天的一部分小学生来讲,学习是苦恼的事情,是令他们厌倦的事情.对孩子的这一现象我是进行了思考
厌学一般指厌学情绪,如果不加以有效引导和控制。就会发展为厌学症,患有厌学症的学生往往学习目的不明确,对学习失去兴趣;不认真听课。不完成作业,怕考试;甚至恨书、恨老师、恨学校,旷课逃学;严重者一提到学习就恶心、头昏、脾气暴躁甚至歇斯底里。厌学症对青少年的生理、心理健康具有极大的危害性。所以,我们应该认真面对这一问题
一、厌学心理产生的原因
目前,有一部分小学生有厌学的心理,他们产生厌学的原因是有区别的,但是又有着相似的地方。从总体上讲可以分为来自于家庭、社会、和学校这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往往使一些学生感觉到空前的压力,直至产生厌学心理。分析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1、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些落后的观念,造成学生产生厌学心理。
我们的课程改革工作已经进行了几年,但是我们必须承认我们有一部分教师仍然没有转变观念,教学思想观念仍旧比较落后。部分教师认为只有让学生得高分,才会得到领导和家长得认可。可是,教师没有去思考怎样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而是把解问题得办法放在了作业上。于是,几个学科的作业向幼小的学生铺天盖地而来,学生经常被老师们“追债”。
新课程改革倡导多元评价体系,可是我们部分学校和教师仍然把考试成绩视为唯一标准。许多学生在其他方面都很有造诣,或者可以说有些天赋,但是学校和教师的兴奋点总是停留在考试成绩上。学生的长处得不到教师的肯定,自己的弱项经常又成为老师的“靶子”,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厌学心理也就随之产生了。
2家长的失望想通过自己的子女来实现,加重了学生的心理负担。
一部分家长,由于种种的原因自己没有考上大学或者是没有进入高一级学校学习,家长感到很遗憾。这种遗憾与失望,他们想在自己的子女身上实现。于是,家长纷纷对孩子提出很高的学习目标,在孩子没有达到目标的时候由于“恨铁不成钢,甚至对孩子进行恶意惩罚。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觉得自己不能被学校和家长理解,觉得自己很孤单,开始讨厌家长和学校,自然也开始厌恶学习。家长的过高期望,成为学生学习的一种负担。
3、教师的“偏心”,让学生“离心”。
“马太效应”在学校里同样存在。一些教师总是把自己的微笑和亲切的目光投向哪些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在他们的眼中,只要学生的成绩好,这个学生在各个方面都是很好的。唱歌跑调的学生,只要是学习成绩优秀,教师仍然会推荐他加入合唱队,而那些在音乐方面比较不错的学生由于学习成绩的原因,只能呆在教师里接受教师的“谆谆教导”。学生们犯了同样的错误,由于考虑到学生学习成绩的原因,教师同样会“酌情”处理。这些现象被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这样的老师成为他们厌恶的对象,教师教授的学科自然成为他多厌恶的学科,这门学科的成绩也只有“红灯高挂”了。教师也自然把这样的学生重新圈定在一个圈子里。一部分厌学的学生,就是教师在“不知不觉”中早就成的。
4、教师忽略班集体的建设问题,学生感觉不到集体的温暖。
一个优秀的人,往往来自于一个优秀的集体或者是群体。集体既是个人成长的环境,又是个人成长力量的源泉。有位名人说过,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孩子们是活泼可爱的,但是他们又有着各自的特点。由于性格原因,有些学生人际关系差,经常与同学们吵架甚至打架,最后同学们都不喜欢他,感到在学校没意思,产生了厌学心理。由于学生来自不同文化、经济和涵养的家庭,他们的性格亦有很大差异,有些学生由于性格孤僻,不善交往,人际关系自然就差。如果老师和同学再对他们冷漠,他们就会更感孤独和不安,不良情绪甚至厌世情绪就会产生。班主任老师要注意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让学生感到集体的温暖。
     

签到天数: 19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发表于 2009-5-13 22:56: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徐州
老师的教育问题需要改。。。不能在打击那些本来在学习上的弱势群体了,他们本来就已经很需要帮助了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新帖 客服
微信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关注身边发生的最新资讯

客户端

客户端

客户端二维码
扫码立即安装至手机

回到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