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

构建和谐黄桥,推进城镇化进程  

3333人阅读  13人回复   查看全部 | 阅读模式 |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1-26 11:25:38 来自: 中国广东深圳
分享到: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黄桥的网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黄桥在线。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构建和谐黄桥,推进城镇化进程

作者:何海菲




摘 要: 本文从构建和谐黄桥为切入点,通过介绍黄桥的历史与现状,分析了现阶段黄桥在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从而探索出和谐发展之路,旨在更好的促进黄桥的经济发展,推进城镇化进程。?

关键词:和谐黄桥;  城镇化进程;  就业;  以人为本 

黄桥的历史与现状

黄桥建镇于北宋神宗元丰年间,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千年古镇和具有丰厚底蕴的文化名镇。她南濒长江,东连如皋,北接姜堰,是苏中、苏北地区通往苏南的重要门户。溯至明清,仅何氏家庭就出了四名进士、十名举人、一百多名秀才。黄桥至今保留完好的明清建筑就有2000余间,以及少量的宋代建筑。现有东、南、西3片传统古街区,总面积近30公顷,有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5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有古街巷24条、古寺庙3座、宗祠7座,还有大批唐宋明清石刻、木匾。同时有影响的文物古迹有工字楼、陶勇指挥部、新四军黄桥战役纪念馆、明清建筑群、御史府、何氏宗祠、福慧寺、宋顾孝子亭、黄桥战役革命烈士纪念塔、丁西林故居、粟裕同志墓、牛皋洗马池和“致富”、“文明”二桥等。

此外,黄桥也是一个为革命作出重大贡献的军事重镇,在我军历史上黄桥决战写下了光辉的一页。陈毅、粟裕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指挥著名的黄桥战役之地,至今仍保留着不少革命历史遗迹遗址。新四军黄桥战役纪念馆为江苏省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并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目前,随着新长铁路、宁通、宁靖盐高速的相继通车,黄桥“四市通衢”的交通地位更趋凸现。全镇现辖23个行政村、9个居委会,镇域面积72.4平方公里,总人口10万人,其中镇区面积6.5平方公里,镇区人口7.1万人,是省政府划定重点扶持的革命老区,也是江苏省首批命名的“百家名镇”之一。2001年,黄桥被国家五部委授予“全国创建文明小城镇示范点”光荣称号,2002年又被命名为“全国历史文化名镇”、泰州市“十强乡镇”和江苏省牛仔布名镇。

和谐黄桥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的问题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黄桥的城镇化进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就业问题

《劳动法》中对劳动者权利的规定是:“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力。”而其中劳动者具有就业岗位并能够获得劳动报酬是最主要的。

在构建和谐黄桥的发展过程中,就业是老百姓最为关注的话题。因为就业率的背后就是一张张活生生的面孔,一个个家庭生活状况的写照。在就业方面应是人人有工作,人人有收入,这样才能营造一个工作和谐、生活和谐的场景。但不可否认,纵观黄桥现状,仍存在着下岗职工再就业难、失地农民就业难,农民进城务工难,甚至大学生毕业就业难的问题,其原因主要归结为以下几点:

(一)无技术、低技能者就业难。由于下岗职工原来的工作岗位固定化,使其技能单一化,且不太适应社会需要,甚至无技术可言,这类人约占下岗职工的60%以上。因此,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新时代里,下岗职工自然成为了新的企业、新的行业、新的工种、新的环境下的“不适应者”,拒之门外便成自然。

(二)知识少、文化低者就业难。根据调查显示,企业下岗职工的文化程度大致为:大专以上5%,高中、中专、中技50%,初中及以下40%,文盲或半文盲5%。整体文化程度明显偏低,高素质者几乎是凤毛麟角。按照新的产业、新的工种、新的员工要求,大多数人是不能被用人单位录用。

(三)年龄大、体质差者就业难。企业的下岗职工是计划经济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的主力军,时过境迁,他们年龄大都已经老化,体质逐年弱化。从企改后的数据显示:“两五”人员(男55岁至60岁,女45岁至50岁)将近20%,“4050”人员(男50岁—55岁,女40岁—45岁)也近20%,中年人(“4050”以下,30岁以上)约占40%,青年人(30岁以下)约占20%。上述比率可以看出:“两五”人员和“4050”人员占了40%之巨,这些人都是原来企业的骨干力量,可现在“时过境迁”,已“人老力衰”,无法适应现今快速发展的就业形势。

(四)就业岗位不足,使下岗职工再就业难。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就业岗位的整体数量是增大了,劳动力需求量也增多了。但机械化、自动化程度的提高,特别是还有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向城镇争夺“饭碗”,于是就业岗位就变得“僧多粥少”了。

(五)心态调整慢、观念转变慢者就业难。企业的下岗职工们,原来的脑海深处是在企业“当家作主”,在单位出力出主意,在单位做主人。而现在,原企业有的改头换面,有的名存实亡,还有的破产消失,一下子思想转不过弯,调整不好心态,观念转变困难,认为打工社会地位低下,认为离家就业艰难,认为从事一些服务业“面子上挂不起”。

(六)人际关系差、没门路者就业难。企业改制后,企业重组时一方面选贤择能,有用之人留,有能之人留。一方面为裙带关系,外出打工,也需要“引路人”和“推荐介绍人”。对于信息闭塞、人际关系不佳、没有活动能力的下岗职工,在再就业的问题上就是“无源之水”。

可见,在黄桥和谐发展过程中,制约就业的重要瓶颈关键在于“技术、知识、年龄、岗位、心态、人际关系”六个因素,这些因素对于实现再就业提出了一道道严峻考验。

二:农民工问题

  我国目前社会保障制度的对象主要是城市居民,基本上没有将城市流动人口包括在内。城市职工普遍享受的养老、医疗、失业、生育和工伤五大保险,将农民工完全排除在外。进入企业的城市流动人口,一般不是企业的正式职工,企业在考虑员工福利时对他们往往忽略不计。与同企业的正式职工相比,农民工在工资、奖金、节假日、医疗和抚恤等社会保障方面总体上处于一种待遇十分低下和无保障的地位。虽然他们在企业中干的都是苦、脏、累、险的活,而且干活也最勤奋、最卖命和时间最长,但他们不能像正式职工那样累计工资,不能评定职称等级,无资格参加各类培训,更没有晋升的机会等。这种城乡二元性的社会保障制度,使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处于一种近乎缺失的状态。

三:进城民工子女教育问题?

  进城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是当前义务教育工作中的一个新难题,它实际上涉及的是我国城乡分割的义务教育体制问题。进城农民工在农村交纳了教育附加费,但这部分费用并没有根据其就业流向划转,他们打工所在地的城市财政体制在义务教育支出中没有包含农民工子女的教育经费,再加上目前的教育统计仍以户籍人口作为口径,这等于说在我国目前的义务教育体制中出现了一个真空地带,它的实际受害者是进城务工农民的下一代。于是农民工对其子女的教育问题的解决只能是:

要么在农村接受教育,但子女无人照顾或委托他人照顾; 要么让其子女辍学或失学;

要么花高价进入城市学校。在这种情况下,大量“非法”的农民工子女简易学校应运而生。虽然中央有关部门曾经两次颁布了关于流动儿童就学的暂行办法,

如提出以就近入学为主等意见,但这些原则精神并没有得到有效落实。对于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子女简易学校,地方政府的具体管理行为往往走向两个极端: 要么不管不问;

要么统统取缔。?

四:失地农民问题

目前推进黄桥城镇化进程,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进行道路、住房、厂区等的建设。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黄桥有不少耕地被征用,其直接后果是造成了许多徘徊在城市边缘的“失地大军”,他们有着一个共同特点———务农无地、上班无岗、低保无份。随着黄桥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征占农村土地的力度越来越大,失地农民越来越多。部分失地农民种田无地、就业无岗、低保无份,生活在城市的边缘,在就业、子女就学、社会保障等方面又享受不到有关政策,导致失地农民问题越来越突出,已影响到城乡社会稳定和农村经济发展。?

构建和谐黄桥,推进城镇化进程的对策

针对上述提出的影响黄桥和谐发展的种种问题,根本的解决方法在于自我的“充电”和社会的“补血”,具体参以下几点对策:

一:积极采取各种措施解决劳动就业问题。

《劳动法》规定:“国家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劳动就业。”“国家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就业条件,扩大就业机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发展多种类型的职业介绍机构,提供就业服务。”

1、必须着重抓好再就业优惠政策的落实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再就业的优惠政策,各地在具体实施中必须及时、全面、足额兑现,落实到位、到人。如:下岗职工再就业免费培训,要落到实处,坚决杜绝借免费培训之名,行偷梁换柱、草率从事、中饱私囊之实。各级领导干部要经常性深入到下岗职工中去明察暗访,了解政策落实情况。各级党委、政府和督查部门要把下岗职工的再就业优惠政策的实施做为工作重点,定期开展专项督查,发现问题,限期改进,确保“国之补血,流之于民”,使下岗职工倍感党的温暖。

2、必须着力抓好再就业培训的实效

抓再就业工作,必须把再就业培训摆到首位,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抓实抓好,抓出成效。一要组建领导班子,加强协调督查。劳动部门要负责再就业培训工作的计划和实施,财政部门要负责再就业培训的经费到位,工会、团委、妇联要负责再就业培训的协调,纪检、监察、审计要负责再就业培训的监督,各级党政领导要负责再就业培训的指导和检查。二要摸清底子,制定计划,组织实施。具体来说,应该深入到各个企业,迅速摸清下岗职工失业底子,准确掌握人才市场岗位需求,准确了解本地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的培训条件、实践场地、培训能力、培训效果等真实状况。有了这些第一手材料,才能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培训计划,分解落实下岗职工的培训任务,扎扎实实地组织实施培训工作,保证培训质量,保证就业效果。

3、必须突出“适销对路”再就业培训的模式

要尽力改变在下岗职工培训中学无所用、“乱点鸳鸯”的现状,努力走出一条“适销对路”的培训改革途径,要有目的有针对性地“随行入市”,为企业提供“适销对路”的人才。

一是培训目的要适应市场就业。二是办学模式要多样化、办学专业要多种化。三是增强办学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四是在适用性和一专多能上下功夫。五是要立足市场,面向城乡,拓宽培训的路子。

4、必须侧重抓好“4050”人员的再就业援助

“4050”人员是下岗职工再就业工作的难点和焦点。他们上有老下有小,家庭负担重,生活困难大,就业条件差,是最为需要关注的一类弱势群体。各级政府和劳动部门及企业,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尽最大努力,去帮助这部分人实现再就业。一是要动员他们主动积极参加免费培训,在培训中多给予指导,甚至要“开小灶”。二是推荐介绍就业时,要政策性倾斜,做到重点推介,重点输送,跟踪服务。三是各机关事业单位若聘用保安、保洁、保绿之类的工作,要政策性确定一律只从“4050”人员中聘录,并取消这类人员聘用时的文化考试,采取社区推荐,用人单位考核试用制。四是企业或家庭用工所需的非技术性工种、家政服务类,也要向“4050”人员倾斜招录。五是在机关单位可大力开展“一帮一”的帮扶活动。

5、必须尽力在宏观上调整经济结构拓展就业的途径

从劳动力市场来看,现在的需求单位以外资、合资、私营、个体和股份制企业为主,需求职业分布以商业、服务业和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为主体,第三产业中的批发零售、贸易、餐饮、社会服务的需求量几近80%。而从供求情况来看,各类职业均呈供大于求的状况,而女性、低学历、无技能、“4050”人群失业率高的状况尤为显著。所以,在宏观政策上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调整企业结构,适当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调整区域结构,发展贫困落后地区的规模效益企业。在就业政策上,一是要把扩大就业作为政府调控和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二是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服务业。三是要发挥在劳动力资源方面的比较优势,积极发展第二产业;四是要发展非国有企业、中小型企业、乡镇企业。五是要采取政策,打破市场分割,促进劳动力流动和转移,构筑培训、就业的人力资源平台。六是要建立和改善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机制,及时为下岗职工提供有效的劳动力市场需求信息。

二:坚持以人为本,全方位解决农民工和失地农民问题。

城镇化归根到底应该是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观念的城镇化。以人为本是城镇化建设的主题和核心内涵,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在城镇化建设中,在高度关注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等问题的同时,牢牢把握以人为本这个核心,把人放在城镇化建设的核心位置,在城镇环境和居住环境规划建设中,把改善人居环境,保持地方特色,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创造最佳人居环境放在首要位置。

三:利用地方优势,积极推进第三产业的发展

城镇化发展的核心内容虽然是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城乡充分就业,但重中之重是强化产业支撑,实现城镇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具体可以从如下方面下足功夫:?

  ①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为城镇化提供物质支撑。新型工业化是指20世纪90年代以来,工业化国家步入信息社会后,正处于工业化过程中的发展中国家为了尽早赶上发达国家现代化的步伐,而采取的工业化与信息化相结合的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其核心是以先进的信息技术改造与提升传统产业,以信息化来带动工业化;其关键是发挥后发优势,采取跨越式发展战略。?

  ②重视产业集群的发展,积极创造非农就业机会。在推动城镇化进程中,一定要十分重视和促进区域产业集群的发展,大力推进产业的集聚,并以集聚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在产业集群的发展中,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统筹优化生产力布局,把工业园区整合为产业功能区;二是把产业链做成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脉;三是创新产业集群的体制和机制环境;四是明确产业集群的城镇化指向,高度重视集群产业的就业扩张效应。?

③加快城市第三产业发展,创造更多就业岗位。第三产业的发展是以生产要素的聚集为条件的,而我国的情况较为特殊,因为制度因素和非制度因素的长期阻碍,导致生产力中最活跃的要素——农村剩余劳动力很难在城镇立足,城镇第三产业发展缺乏劳动力和消费群体的支撑,必须把第三产业的发展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城镇化紧密结合。在大力推动第三产业发展的过程中,要下大力气打破城市第三产业的行业垄断,加快改革步伐,对外资和民营企业开放,在用工制度上取消户籍限制和对外人员的限制,第三产业作为劳动力吸收器的作用将得到更大的发挥。?

中国幅员辽阔,物产丰富,不少地方都有自己的“拿手货”。就吃喝来说,名菜、名点不胜枚举,但能跳出自我小圈子,在全国乃至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分得市场份额的却为数不多。究其原因,不外乎固步自封,满足于小打小闹,小富即安,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抑或在市场竞争中知难而退,丧失信心,甘拜下风,从而半途而废乃至自生自灭,终无出头之日。但也有一些名优土特产品却与时俱进,做大做强,在海外闯出了名气,在世界各地颇有影响的“黄桥烧饼”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

  众所周知,“黄桥烧饼”是黄桥镇的“土产”,是祖上留给黄桥人的瑰宝。以其色正味香、酥脆可口而享誉苏中,且作为开国大典的四大名点而驰名全国。随着黄桥烧饼市场的日益扩大,黄桥烧饼全国连锁项目已经正式启动,并在全国兴建了500多家黄桥烧饼连锁店,同时也推出保鲜、冷冻、休闲三大系列24个品种,并实行规范化的统一管理,从而使黄桥烧饼吃遍全国,吃出海外。

由此可见,要想使地方产品走出封闭状态,必须因势利导,做强做大。一是要坚持个性,挖掘资源潜力,发扬“光荣传统”,打好“特色牌”;二是要与时俱进,提高科技含量,改进营销手段,搞好“现代化”。这样,做到越是自我的,越是大众的;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民牌”也便成了“名牌”。其实,麦当劳、肯德基、汉堡包、比萨饼,都是在坚持自我的基础上,不断地加以改良和创新,与时代同步发展,从而风靡世界,长盛不衰的。中国的名优土特产品只要瞄准世界标准,发挥自身优势,就定能像“黄桥烧饼”一样享誉海外。

而积极发展“黄桥烧饼”这一第三支柱产业,也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价值。一是食用价值,历史上一直是贩夫走卒及群众方便快捷的餐饮食品,也是亲朋好友间馈赠佳品。1949年黄桥烧饼光荣入选开国大典。二是历史价值,1940年陈毅、粟裕指挥的黄桥决战打响后,黄桥镇12农磨坊,60只烧饼炉,日夜赶做烧饼送到前线阵地,谱写了一曲军爱民、民拥军的壮丽凯歌,为黄桥决战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黄桥烧饼的名声也随着一曲《黄桥烧饼歌》传遍大江南北,曾有台湾青年慕名来学习烧饼的制作技艺。三是经济价值,烧饼产业已成为黄桥第三产业的支柱,全国各大、中城市均有黄桥烧饼店,不仅满足了人民的生活需要,而且已成了大量下岗人员二次就业的平台。

四:狠抓经济合作组织,加速农民增收步伐

近年来,黄桥把发展农村经济专业合作组织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来抓。目前,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与优势产业相结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做大做强传统产业和特色产品,使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得到提高,优势产业得到壮大。二是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形成“龙头企业+合作+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三是坚持“民办、民管、民惠”原则,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路子”。四是政府帮助合作组织拓宽产品流通渠道,建立产品销售网络。

五:大力发展科教文卫事业,增强城镇的文化底蕴。

大力发展科教文卫事业,其着力点在于培养城镇的“软性竞争力”。科教文卫是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之一,这些产品对于提升城镇的凝聚力、城镇发展的和谐度、城镇文化的影响力,城市品牌形象的美誉度以及城镇居民文化观念及精神风貌等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六:转变政府职能,增强政府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

政府在城镇化过程中的主要职能应当表现在如下方面:?

  ①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公共服务是以政府等公共机构为主体、以非营利的公共服务为宗旨,面向全社会的公共消费需求的全部生产和服务活动,分为公共行政和公共安全服务、公共设施和公共事业服务、公共福利和社会保障服务三个主要方面。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治安管理;第二,城镇市容卫生管理;第三,城镇文化管理;第四,城镇经济管理;第五,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管理;第六,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在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时,必须十分注重电子政务在政府改革中的巨大作用。?

  ②加强规划、规范和引导作用,培养城市核心竞争力。以市场力量为主导的城镇化进程并不排除政府的作用,尤其是在市场失效时期和城镇化的初期,以及城镇化超常规发展时期,更需要政府大力推进制度创新,加强规划、规范和引导作用,由政府制定城镇化的总体规划,对城市化的进程、城市人口的增长、城市的产业布局、城市规模的扩大等方面,实行必要的宏观调控,构建良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秩序,优化城镇化的组织架构,树立城市经营的理念,提高城市核心竞争力。

③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推进城镇化进程的重要保证。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是以人为本,把人作为社会发展的主体重视满足人们的现实需要,维护人们的切身利益,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经济大发展,使一些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大气污染、水土流失及土地荒漠化、草地沙化等现象日趋严重,城镇发展也出现了上述问题。因此城镇发展应以科学发展观打破城乡壁垒,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使城乡相互促进,协调发展;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开发、保护自然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使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④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非公有制经济是城镇化的重要推动力,其发展通过技术、制度和资金三大因素的影响,促进着城镇化进程。可以说,未来城镇化的希望是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一是继续强化政策扶持;二是加快非公有制企业内部组织制度创新,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三是提升非公有制经济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层次。

结语

总之,构建和谐黄桥,推进城镇化进程是一项紧迫而又重大的历史任务。城镇化建设是统筹城乡、构建和谐黄桥的重要载体,是实现农村城镇化和现代化的增长点,面对黄桥实际存在的让人忧思的社会“热点”、“重点”、“难点”话题,必然要通过政府加力、企业出力、社会助力、个人使力等各方面坚持不懈的努力,老百姓才有可能端起饭碗,人们才有盼头,生活才有奔头,一幅社会主义和谐黄桥的壮美蓝图才会在神州大地描绘出来。

参考文献?

[1]吴胜隆.推进小城镇城镇化进程的几点思考[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

[2]蔡竞.可持续城市化发展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3]孙中和.中国城市化基本内涵与动力机制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1.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1-26 11: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深圳

投稿啦---构建和谐黄桥,推进城镇化进程

构建和谐黄桥 推进城镇化进程.pdf (187.02 KB, 下载次数: 39) 附件是关于“和谐发展黄桥”原创文学的投稿,谢谢!~10~   


Becky he
Email:hehaifei1117@163.com

构建和谐黄桥 推进城镇化进程.pdf

187.02 KB, 下载次数: 69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1-26 11:21: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深圳
路过可以看看啦,重在参与啊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1-26 12:29: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05~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1-26 12:29: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05~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1-26 13: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据我阅了全文,此文非一般人手笔,象黄桥镇政府工作报告,123、一、二、三,黄桥(4050)前后共60%,还有90元一个月生活费的人,是怎么考虑的?要考虑民生,不要胡夸,要维护党和镇府的威信。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1-26 13:33:4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飞机上开大会!%23*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1-27 13:08: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深圳
既然文章投稿没规定文体,那按照论文格式写写而已,点点面面当然得涉及到了。
纯属个人随手写写啦%11*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1-27 21: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汕头
仔细地看了一下,就文体而言,是极为规范的一篇论文格式;从内容上看,说真的,科学术语真不少,因而,我就复制了几段到网上找找答案,呵,你还别说,收获真不小!%11*
      看后,很是让我回到以前上大学时的那段为完成老师布置的论文而逛图书馆的岁月。那时候,搜索引擎还不完善,好多文章或数据从网上难以找到,所以,只有去图书馆才能把一篇论文拼凑起来。有时,不得不承认,网络是个好东东,想要完成一篇文章,实在是太容易了!%14*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2-4 22:17:1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汕头
仔细地看了一下,就文体而言,是极为规范的一篇论文格式;从内容上看,说真的,科学术语真不少,因而,我就 ...
黄桥人家 发表于 2010-1-27 21:18



    同感,楼主小看黄桥在线的网民啦%32* 从保护楼主的角度出发,建议版主处理一下!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新帖 客服
微信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关注身边发生的最新资讯

客户端

客户端

客户端二维码
扫码立即安装至手机

回到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