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

我是谁,从哪里来?泰兴男子凭曾祖父家书找到祖籍……  

92034人阅读  5人回复   查看全部 | 阅读模式 |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25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以坛为家I

发表于 2019-10-8 13:00:11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分享到: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黄桥的网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黄桥在线。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小熊 于 2019-10-8 13:01 编辑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你是谁?从哪里来?”看似简单的话,有时真的很难说清楚。至少在过去的40年里,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泰兴中年男子王魁的心头。好的是,曾祖父上世纪30年代留下的一封家书,帮他解答了这个问题。
993a4c3cd66249cabb6583c9f5fc0d5d.png
王魁和族人在祖屋前合影
e0d8f60543344610896cf9a75b3697a0.png
王魁曾祖父写给老家的信
  老家”是萦绕在心头的思念
  1970年出生的王魁是泰兴黄桥人,在泰州工作,儿女双全,生活美满。在他的心底,却埋藏着一个“祖籍”情结。他知道祖籍安徽,但具体在哪里不知道。他非常希望能为自己和孩子们找到“老家”。
  “小时候,就听大人讲,我们是从安徽来到黄桥,但具体是安徽哪里,我就不知道了。”王魁说,那时,在他家床后头的大方台上,放着两个篾箱,大约90公分高,有搭扣,贮放棉被衣物。上面有用毛笔写的四个字:皖歙西村。后面两个字好认,但前面两个字,对于幼时的他,真是难为了。好在有新华字典,弄清了读音,却弄不懂这四个字联起来是什么意思。
  有几次,长辈们提到了安徽,王魁知道“皖”是安徽的简称。他们提到上世纪60年代,四爷爷曾回过安徽老家。在吃饭的时候,父亲偶尔也会提起安徽,还会提起在黄桥镇东大街开的茶叶店。茶叶店有高高的柜台,有高脚凳,还有两个跑来跑去的伙计。在家里的两门橱上,贴着一张发黄的纸,上面有曾祖父的笔迹:元德恒昭懋,熙纶集大成,纯光敦玉彩,培秀秉时英,仕进临台辅,文化照国宝,孙谋如燕翼,祖武定能绳。父亲告诉王魁,这是排行。
  “随着年龄增大,‘老家’成了萦绕在我心头的思念,一心想要找到它。”王魁说,2008年,他把寻祖的帖子在网上发出,很快得到了回应。一个叫王木徽的年轻人在网上告诉他,西村应该就是他们那里,安徽省歙县杞梓里镇西村。2008年的最后一天,就着元旦假期,王魁和父亲、母亲、大姑妈、堂叔以及远房堂叔、远房堂姑妈、远房堂姑父一行八人,踏上了去往西村的寻根之旅。
  藏了88年的家书揭秘身世
  王魁的曾祖父叫王德宽,是安徽歙县杞梓里镇西村人,这里盛产茶叶。清朝时期,王德宽的父亲王元水在亲友的介绍下来到泰兴黄桥。后来,王德宽和四个儿子一起开了片叫“震泰和”的茶叶店,并定居在黄桥,生活富足美满。
  1946年前后,王德宽与他的三个儿子相继离世,只留下四儿子活到了70多岁。人走了,物还在。正是由于祖辈们在短短的两年内相继离去,才让他们的孩子更加珍惜那些遗留下来的物件。
  王魁说,这封信是1931年,曾祖父王德宽给安徽老家的侄儿去的一封信,信的主要内容是债务清单,告诉老家那边的人,谁谁谁欠他多少银两,恐追讨无凭据,以此信为凭。
  这封信保存在族人王木徽的父亲王昭文手里。王魁说,他们到达王木徽家中时,王昭文准备了晚宴,厨房里冒着腾腾的热气。在吃饭间隙,王昭文拿出一个包裹,里面包着一封家书,是他曾祖父写给王昭文父亲的。落款为“厚卿”。
  “对,对,爷爷的号就是‘厚卿’。”王魁的大姑妈看到信后,激动地说。曾祖父去世的时候,大姑妈差不多10岁,记得很清楚。
  这期间,邻居送来《盘川王氏族谱》,这是王氏家族的家谱,修于1921年。王魁说,当年“破四旧”,这位王姓邻居将家谱藏于墙壁内,才逃过一劫。族谱上记载,他的曾祖父王德宽生于1883年,生子四:恒鼎、恒煜、恒铭、恒顺。送来家谱的邻居还说,你们是王德宽的后人,一般人不给看的。王德宽当年对家谱有贡献,书后有记载,是他出资帮助印刷的,因此才送来看。族人对家谱格外珍惜,在一旁看着,看完立马收走。或者正是因为这份“小气”,才让这家谱完整地保存了下来。
  老家的祖屋仍在
  王木徽家有两排楼房,一个大院子。王木徽介绍,家里原来一共前后三进,这新建的楼房,是拆了原来前面两进建的。后面一幢,是老早的房子。至于这幢老房子的年龄,那真的很老很老,砖木结构的,是有着马头墙的典型徽派建筑,可以追溯到18世纪。
  王魁说,老房子已久无人住,可木头台阶上却清清爽爽,显然精心打扫过。楼上有一些旧东西,比如,竹制的筛匾,它陈旧的样子让人怀念。楼上还有一间木板隔开的房屋。王昭文介绍,文革前,远房堂叔、远房姑妈的父亲想回歙县老家的,家里也准备好了房屋,但终究未回。
  “站在自家祖屋里,看着那些旧家什,那种熟悉感与生俱来。”王魁说,那一刻,他感觉他就生活在西村里,村头的枫杨树、潺潺不断的溪水、马头墙上的青草,西村小学昏暮中淡黄的墙面……一切都是他熟悉的场景。祖屋让他感受到了家的温暖,离家再远,老家和老家的家人永远为你留着一扇门。
  在西村的那些天,王魁还走访了村里的百岁老人王德根。王德根生于1910年,在他17岁那年,曾经到黄桥镇去过,就宿在王魁祖上开的茶叶店里。老人虽然年龄大了,但记忆非常好,在黄桥呆了半个月,对黄桥的繁荣至今念念不忘。
  “正是曾祖父的这封家书,让我知道我是谁,从哪里来。”王魁说,这之后,他去过黄山,但限于时间,未能去西村;王木徽一家人也来过黄桥。他和王木徽兄弟在QQ上仍时常联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9-10-10 13:05: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破“四旧”是浩劫吗?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9-10-9 08:47: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烟台
胡主席的祖父不也是来自安徽产茶之地吗?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9-10-9 07:40:4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725 天

连续签到: 3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9-10-18 15: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祝贺王魁寻根成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9-12-20 14:58: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这个要感谢故园徽州网,图片上房屋为祖祠,不是祖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新帖 客服
微信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关注身边发生的最新资讯

客户端

客户端

客户端二维码
扫码立即安装至手机

回到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