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

湿漉漉的梅雨

1302人阅读  7人回复   查看全部 | 阅读模式 |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7-1 20:46:53 来自: 中国浙江金华
分享到: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黄桥的网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黄桥在线。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大地静了
  午夜困了
  
  星星倦了
  音乐累了
  手机哭了
  接通了
  无应答
  又静音了
   
  昨夜小楼
  又风雨
  闪电颤栗
  今夜空气
  还烦躁
  蒸发阴翳
    
  梅雨时
  不干
  还是湿漉漉的
  呜咽着
本帖评分记录金币 收起 理由
苏泰剑滨闻 + 6 有思想有意境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7-1 22:47:5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呵呵,"了"字或用的频些。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7-2 14:29:5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朱自清先生特别喜欢用“了”字,本人曾对朱先生的“了”作了一个研究,并写了一篇文章《“了”味无穷》,呵呵!

很喜欢这种小诗,用“还是湿漉漉的/呜咽着”来写梅雨时节,很独特,欣赏!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7-2 14:33: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朱自清先生作品中的“了”: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用“了”139个,句尾83个;《荷塘月色》用“了”19个,句尾13个:《春》用“了”13个,句尾10个;《绿》用“了”25个,句尾17个;《匆匆》用“了”19个,句尾14个;《白水祭》用“了”21个,句尾17个;《背影》用“了”29个,句尾12个;《蒙自日诩》用“了”21个,句尾6个……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7-2 18:05: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金华
谢谢,其实是自己午夜时的胡言乱语。一时的心里烦躁,失落,无助。也许只有自己才最明白!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7-2 18: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金华
楼上西楼雪,是中学老师吗?呵呵,在这里意外发现您的文字,后来饶有兴趣,一路在百度等寻去。果真文笔厉害。佩服,大家风范哦!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7-2 18:33: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最近是每天湿漉漉的天气,心情也异常烦躁,却写不出LZ这样的美文,学习%40*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7-4 20:56: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金华
%1*,无事乱写,写了则忘!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新帖 客服
微信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关注身边发生的最新资讯

客户端

客户端

客户端二维码
扫码立即安装至手机

回到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