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西楼雪 于 2010-7-12 22:03 编辑
青玉案 文/西楼雪
青玉案,顾名思义,青玉制成的书案。我常想,青玉制成的书案该是怎样的光景呢?是不是也有古朴的花纹,青莹的光点,透明的灵魄呢?书案上摆放的书卷,又该是怎样的文采飞扬,似英若华,如月似梦呢?我再想,如此精美的书案,会是怎样的人儿与之朝夕相对呢,又该是怎样的秀美的手指在案上书画呢?虽然明知青玉案是一词牌名,并不是一件精美的物器,我却仍然作如是想。
记得最深的以“青玉案”为词牌的词,是贺铸的那首: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年华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贺梅子用他惆怅的笔,描绘的是暮春,抒扬的是愁绪,吟咏的是悲凉。读着这首词,眼前常会出现一幅图画:迷蒙的暮色中,飞絮游空,一女子袅娜地行在小径上,看她的柔弱的背影,如凌波仙子,若薄云轻飞,那纤细的腰肢,流动的衣袂,充满着无限的怅惘。
后来读了不少宋词,这样的图画,屡屡出现在我的眼前,无论是少游的“两情若在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还是苏轼的“杨花点点,总是离人泪”,都给我以“一种愁绪,两处伤忧”之叹。也许宋词中的婉约一脉大多是青色的惆怅!
在宋朝婉约词人中,最喜欢的还是自称为“白衣卿相”,“奉旨填词”的柳三变,与“寻寻觅觅”“最难将息”的李清照。读柳七词,大有相见恨晚之感,“杨柳岸,晓风残月”,顿起“怅然无绪”之恨;想当年醉卧花丛,醒作小词的柳七,是如何的潇洒一生,又是如何的悲凉千载。
易安居士,女中豪杰,作诗填词,不让须眉,亦曾高歌“生当作人杰”,但更使人记住她的是她的《漱玉词》,那是怎样的一块珠玉呀,晶莹剔透,光亮闪烁;细细品读,如欣赏一颗青玉之心,玲珑之极。“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是惊异的双眸;“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是深思的心灵;“却把青梅嗅”是涩涩的回忆。也许宋词总是这样精致,带着珠玉一般的气质与光亮。有例为证,晏殊词集亦为《珠玉词》。
我喜欢大气磅礴、华丽缤纷的汉赋,喜欢沉郁顿挫,浪漫炫彩的唐诗,更喜欢宋词;不仅喜欢那些豪放不羁、挥鞭立马的“大江东去”,尤其喜爱有着青色惆怅、带着珠玉气质、在玲珑书案上写就的婉约词。
好一支 青 玉 案 !
西楼雪 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xilouxu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