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

腾蛟啸月一古城 沧桑几度话泰兴  

5102人阅读  3人回复   查看全部 | 阅读模式 |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21-3-1 10:31:50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分享到: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黄桥的网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黄桥在线。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悠悠岁月沧桑几度,江海横流泰兴惊姝出平湖!千百年来,古城泰兴以其特有的地理位置注定了这里既是军事要冲之处,又是人文荟萃之地。
       古时,泰兴县城区(广泛也可说泰兴县)在公元前两千多年前,由海陵(今泰州市)逐渐向南延伸而成陆的,故名“延陵”。(据《海安青墩遗址考证》)东浜海,南临江,据《崔侍郞桐城记》说:“泰兴古未有城惟襟江环海也”,故又名“襟江”,汉武帝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海陵设县后,成镇名“济川镇”,因地处襟江环海自古就成为军事重镇。唐初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名将尉迟恭就镇守在济川镇。在他来镇后就以济川镇所为中心(即后之鼓楼桥,现今中国信合门口略北),南界今国庆路北,今国庆路为南城河,所以《光绪县志》说“三妃墩在城河中,为水荡平两墩”。自今府前街迳直向北穿越东界迎祥口,向北至今原市政府不到环向西,沿今春林巷略北西环后之老城隍庙后,再西沿三井头巷南接今国庆路筑以围城(土城)即设县前泰兴第一道城,由此围筑土城,疏通河道,整治街道,状如西瓜。所以《县志》上说:“延令村今县治(指现在原市政府所在地)其西南镇安街(即后称鼓楼街),古济川镇也”。
       这一记载证明“延令”和“延陵”原应为一地两处,“济川镇”是延陵设镇后的“命名”,济川镇就是延陵,“延令”是济川镇下的一个村,她不能说是整个镇,更不能说就是延陵。两者的位置也不同,延令村的位置是指今原市府及县家汪一角。尉迟恭又在今中信合略北(即后之鼓楼桥)建“谯楼”后人称“鼓楼”。后唐烈祖开元元年(公元937年)设泰兴县,治所即前之镇治所,城区范围不变。一直到宋太祖乾德二年(公元964年)为了要统一南壁山河,首先要攻南京,需得以柴墟(今口岸)为桥头堡陈兵渡江,即将泰兴县治迁往柴墟,原城界更不变。后咸平二年建城隍庙时,就以西北角建成(没有后来大)。北宋末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金人南下,泰兴城内几成焦土,原来的城毁坏成断壁残垣。建炎年间县令马尚重新整修土城。
       绍兴初年(公元1131年)泰兴县治由柴墟迁回,因原址满目疮伤难以“登身”,相反延令村原地城外也遭破坏,比之原址暂可定居。因此,泰兴县治所就设在延令村。所以《宣统县志》记“复治延令”,同时延令就代指泰兴,古延陵或济川镇的名字就消失了,但泰兴的古称“襟江”、“济川”、“延陵”、“延令”却是至今也没有被人们忘记,也不会忘记。
微信图片_20210301102845.jpg
        绍兴廿九年(公元1159年)知县洪遵祖《县志》称复增外城,此时县城范围又有扩大,东至六角桥(今胜利桥当时称朝阳桥),西至西小桥(长征路鼓楼西路口),南至文明桥,北至小桥。城河沿文明桥向东环东径直向北穿今五一桥六角桥将军庙(今泰中体育场),后环向西穿小桥径直向西,在今长征桥环向南,在今铁匠巷西环文明桥。这就把县治所延令村、广福寺、延佑观、庆云寺、统统包括在内,这城河即后之所称“第二道内城河”。又被元兵南下破坏。及元末张士诚与徐达部下冯国庸发生争夺战,更加受到破坏,明洪武初年仅复四门。及在环向小桥的城河叉向北,又向北穿北高桥向西经东岳天门口穿马桥(今荷花池老派出所处),略西季家园子(今工商行政局宿舍)面前向西,环向南经济川桥(今民主桥)南,环穿通江桥,东南接文明桥,同时把北高桥定名“北吊桥”,济川桥为“西吊桥”。弘治五年(公元1492年)县城范围又扩大至今外城河并在四门的吊桥内设四门。正德末年(公元1521年)又增设小西门。明至清时,单鼓楼东西大街从镇海桥到现长征路一线,街面上就塑立起带有时代特色的大司马坊、双豸坊、三凤坊、毓秀坊、文翰坊、节孝坊、贞烈坊、四牌坊、状元坊、登瀛坊、攀桂坊、双桂坊、承恩坊等众多牌楼。
微信图片_20210301102856.jpg
       明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553年)因防御倭寇侵扰邑人张   (见《夫子庙史话》)力主筑城,汇同县令姚邦材报南京督抚议准后,施工两年于公元1555年筑好。城墙周长4510米,高8.3米,城墙上有阔3.3米的驰道,城墙脚外(环城河内侧)亦环以驰道。仍设五门、东门名“镇海”,西门名“阜成”,南门名“澄江”,北门为“拱极”,小西门名“通济”(清初改名“盈宁”)。万历廿四年(公元1596年)城上又增设碟台41个,即在一定距离内,筑长3.5米,宽2米的长方形凸出城垛,战时可设炮位,又可射击临城城下之敌。(“米”由“丈”化出)
明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泰兴县知县陈继畴拆县署通明楼移此县城东南角城墙上改建成腾蛟阁。其阁共二层,基半倚城坎登上城墙,即阁之低层,有拱形小门进出。外表似一圆柱体,顶是八角翘檐,棱脊汇于中心,安一圆筒形中插一“  ”形阁顶标。四方各有窗洞,进内画栋雕梁,涂着土赭色的陡木梯,依北墙面而上,楼板厚约十公分。根据邑人季承式《泰兴县敌台记》记载:“腾蛟阁原作为军事上蹬高眺望,监察敌情之用。可以不必远斥候(古指情报人员)、勤侦探、远处寸波尺浪百里外,无不在目中。”明成化年间,泰兴县辖之孤山已于原在江中的马驮沙连成一块陆地,并向北淤成沙成滩。另一方面,原在金沙岸的江面逐渐南北夹淤,形成南北皆成陆三面环水逐渐把长江主航道西“逐”,形成江面较宽的夹江(现张桥一带仍在江中。民国十九年,在张桥附近出土大木帆船两只,证实过去是大江。)北岸止于金沙岸,故名“金沙岸”。偏向原东西流向拐弯,逐渐形成南北流向的河道,即现今之羌溪河。嘉靖三十四年建城时,勾通羌溪河,引水入城壕。至万历年间这夹江江面还相当阔,以致倭寇深入内地的水道,《泰兴敌台记》中“寸波尺浪,百里外在目中”。当时人习惯地称此夹江为“江”。所以,腾蛟阁又名“望江楼”,腾蛟阁另一作用为城防“指挥所”。故《泰兴敌台记》说:“譬之兵,则诸台皆前茅后劲,而阁其中权(发号施令)也。”
       后倭寇平息,长江逐渐向西南位移,夹江也缩小成“带河”。南退至季家市一带,形成靖泰界河,这时腾蛟阁就成为登高眺远,沃野千里,为士民游览胜地,每逢古历八月十五日,是赏月最好的处所。设宴游,或对月高歌,故称为《腾蛟啸月》的名胜。明末张凤翼曾作一首诗盛赞腾蛟阁说:
    高阁新成不日工,朱栏画栋彩云封,江连淮甸开乾道,地卜城隅起巽峰。
    四野桑麻朝赛鼓,万家灯火夜鸣钟;神君雅有文翁化,会有春雷奋蛰龙。
       清末民国初年,由于年久失修,且无专人保管,加之无法营生之人进内悬梁自尽,便以巨锁封闭,不得进出。到了民国中期,特别是北伐期间,联军孙传芳部队十五师进驻泰兴,不但给全城人民带来了灾害,也给腾蛟阁带来了致命的毁坏。十五师城防士兵,登在里面毁窗烤火,劈梯炊食。联军崩溃后,继之后之政府,更加不过问,让不法之徒逐渐盗窃楼板、门窗,及抗战前夕已无一点木迹可寻,成为空空的圆柱砖筒。抗战期中,十九师在西侧依阁身构筑碉堡,又把“筒体”墙挖了一个大洞,约在一九四八年后倒坍,阁基在现泰师围墙处,这一在十六世纪曾一度起过抗击倭寇,保卫故乡的前哨阵地,后又是眩赫一时的“腾蛟啸月”的名胜,在现今人们的记忆中,早就销声匿迹了。嗟乎,可惜!
       腾蛟阁的来源恐怕是因为高耸在城墙上如蛟龙那样欲冲天飞腾之意。因为她高耸在城墙上,借此联带记述出泰兴县城的“沿革”,让后贤洞悉明白由来和去踪。   
       清康熙25年(公元1686年)五城楼门上又增设城楼,并吊大钟一只以示战警,经历代扩建最后周长4635米,高8.5米,上宽约5米,城脚宽近10米,外城河宽16.5米,长7100米。民国后各城楼逐次倒坍,解放后开始拆城,于1952年拆完,故址即今之环城马路。
微信图片_20210301102859.jpg
       说了泰兴城的这段变迁史,我们知道了泰兴城最初的街道是鼓楼街,只是还有三街亦必须要知道的,这就是府前街、观前街和学府街。府前街位于旧县衙门前,旧时大门东侧列放着17只盛满清水的太平缸,供城内市民救火之用。南端与鼓楼东街交汇处,路中建有一道二米多高的砖墙,官名“照壁”。传说中,因几任知县有风流逸史被先后调离。接任者察看风水,认为是受街南头三妃墩处桃花洞的煞气所致:阴气冲主,命犯桃花。后因影响交通和有碍观容,照壁拆除。民国初年,这一俗称影墙口处,改称迎祥口。1992年泰兴撤县建市,整条街才改称府前街。观前街现名飞凤路,是原延佑观门前的一条东西街。延佑观这座寺庙,建于唐永徽五年(654年),是泰兴历史上最古寺庙之一。这里,留有岳飞题写观名,因金兵入侵,“观”字只写了一半的传说。这一香火繁盛之地,原南侧棚户区内的余家巷,随着来此定居的人越来越多,便以《论语》中“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智”这句话,定名里仁巷。关于这观及这里的“三妃墩”的故事,笔者杏园秋雨已在《来自延令的凡人传奇〉中作了详叙,这里不再赘述。学府街是宋时泰兴所建学宫,清末襟江书院(今泰兴中学)前的一条街。作为莘莘学子发奋读书、求取功名之地,这里有牌楼、孔庙、鲲化池、魁星阁等历史遗址,“文采风流”之区,名动全县。
       其实到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时,县志记载为街19,巷54。其后的历史进程中,作为众多的地理实体虽已物换星移,但留存至今的那些古街巷名,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载体,昔日的青黛色小瓦,飞翘的檐角,深深的庭院,正在诉说着老泰兴的历史,成为人们挥之不去的乡愁。
微信图片_20210301102903.jpg
来源:乡风儒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1-3-1 16:57: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3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21-3-3 09:22:1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21-3-4 16:13:2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新帖 客服
微信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关注身边发生的最新资讯

客户端

客户端

客户端二维码
扫码立即安装至手机

回到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