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天数: 25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以坛为家I
|
发表于 2010-10-1 08:56:50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记者马宏飞 特约记者 蔡元璋)“今年是黄桥战役胜利70周年,我们要以纪念活动和第三届黄桥烧饼节为契机,大力弘扬新四军黄桥决战精神,围绕小城市建设‘两年见成效、三年大变样’的目标要求,依靠全镇人民,加快建设更加富庶文明的新黄桥。”市委常委、黄桥镇党委书记孙宏建对记者说。
“黄桥战役创造了我军战史上以少胜多的光辉战例,开辟了苏北乃至整个华中地区的抗战新局面,是新四军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孙宏建说,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历届党委、政府的不懈努力,依靠全镇人民的奋力拼搏,全镇经济社会事业取得了又好又快发展。今年1~8月份,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39亿元,同比增长10.48%;实现工商税收收入1.13亿元,小城市、副中心建设日新月异。
“今年,市委、市政府通过区划调整,组建了新的黄桥镇,使黄桥的发展步入了快车道。我们将乘势而上,突出重点,积极作为,推动黄桥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孙宏建说。
坚持“项目为王”,坚定不移抓招商抓项目开发。工业园区作为项目集聚、企业集中、产业集约的平台,作为“双轮驱动”的引擎之一和小城市发展的“助推器”,将充分发挥主阵地和支撑作用,抓好重大项目的引进突破,主攻世界500强和央企,力争在招引特大型、龙头型项目上实现新突破。同时,集中精力抓好批量项目的集聚。加快现有项目建设的实施进度,促使报批项目“落地生根”,在建项目“开花结果”,竣工项目“有水快流”,最大限度提高项目的产出和效益。
坚持“协调发展”,多着并举抓好产业优化升级。全镇上下将按照“一产提效、二产提质、三产提速”的思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进可持续发展。一产抓提效。坚持高效、现代和规模有机融合的理念,抓好高效现代规模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和农产品交易物流项目建设,推进传统农业向高效农业转变。二产抓提质。坚持主动性调整,巩固壮大主导产业,着力推进机电机械产业智能化、系统化发展,重点打造机电、电器、汽车配件、减速机等产业链;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进乐器、牛仔布、叉车、粮食深加工、CO2深度开发等特色产业向系列化、规模化发展;培育发展新兴产业,着力发挥好康桥科创园的孵化作用,加快集聚一批高端人才、高新技术企业和高科技项目,加大扶持力度,提高孵化成功率,并着力培育友邦科技、乐通电子、拓谷隐形材料等新兴产业企业,打造为示范性领军企业。三产抓提速,重点抓好现有业态、功能的提升和品位层次的提升,注重抓好物流市场的建立。目前黄桥火车站货场已正常运营,注重抓好物流市场的建立。我们将利用此优势,建设综合物流园,打造集物流、办公、电子、商务、消费等为一体的物流中心,形成服务业发展新亮点。
坚持“统筹城乡”,更大力度抓好小城市建设。“建设黄桥小城市是泰州、泰兴两级政府的战略举措,黄桥理应走在泰州乃至全省小城市发展的前列,成为城镇向小城市发展的‘领头羊’,尽快打造为苏中新城,提升黄桥在全国的形象和影响。”孙宏建说,下一步,将围绕“人文、生态、宜居、精致”的要求,在小城市的内涵、文化、品位、功能上做文章,坚持保护与利用同步、开发与开拓并举,注重文化内涵的体现,从城市的建筑、街景、公园、广场、雕塑、小品、绿化等不同的视角 ,淋漓尽致地显现黄桥的古文化、水文化、桥文化、名人文化和黄桥精神,让城市的每一个“细胞”都记载和彰显独特的文化内涵,彰显“古韵新貌、秀美黄桥”的独特魅力。同时,充分发挥“古”、“红”、“绿”的特色,加大4A级景区的申报力度,提升旅游品牌层次。
坚持“民生优先”,坚持不懈地抓好民生保障和和谐建设。扎实推进各项惠民工程,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做得更好、更实、更细,做到就业更充分、保障更全面、服务更纵深、推进更有力,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广大农民,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实现社会和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