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萨伊 于 2021-12-9 11:01 编辑
经常有言论,苏南富裕了千年,和苏北的财富差距一直都有。习惯性的言论“我们苏州自古富裕”。想借着知乎这个平台为苏北说一句冤。 江北自古贫穷?扬淮没落不过是清末开始,何来千年?(下图代表了一些人的固有思维方式)
 任何一个城市的崛起基本都因为交通,区位。 江北的扬州兴起靠水运,借着京杭大运河成为南北交通的重要枢纽(唐明)。据明人宋应星估计,明朝万历时,扬州的盐业资本,约为3000万两。清朝,据汪喜孙的估计,则为七八千万两。而根据有关记载,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户部库存银为7800余万两,扬州盐商手中的资本,几与之相埒。漕运的发展,盐业的兴盛,对于扬州的商业、手工业,也起到了促进带动的作用。到了后来,也就是清朝晚期,近海航运的发展,铁路的修建,运河的淤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大运河漕运的货量。再后来民国定都南京,江南一带以南京为中心。清末的实业兴起,南通无锡都有轻纺工业,南京有江宁织造和江南制造局,扬州没有出现实业。 在这里反驳一下,扬州没落于水运废,铁路兴,至清末没有千年吧,才200年吧。第二个,清末至民国,江苏有两座模范城市起来了,江南的无锡和江北的南通,两座城市借着上海的地缘条件迅速崛起。而苏南崛起难道没有依靠沪宁线? 这里讲下南通: 《密勒氏评论报》的主编鲍威尔1920年5月22日这样形容南通:“最为外国游客瞩目的进步是现代的公路,如今大部分由硬质路面铺成。有大约40英里的优良道路,配备现代的桥梁。城里已有大约6部公交车,其中一辆是最近在上海建造的,可容纳20名乘客。这一城市已经拥有超过上海的公路数。”南通借着轮渡将货物在上海进行交易,无锡借着最初沪宁线去往上海。而随着铁路的真正兴起,南通也于90年代中期慢慢掉队。至今还无通向上海的铁路。整个江北(除了徐州)至今都没有。南通的苏通大桥2008年才正式通车,我想问怎么发展实业?交通瘸腿的南通,扬州或者盐城,淮安怎么发展实业?江北人只能去往江南创业,等若干年后,江南的就业环境,工业基础已经越来越好,江北铁路开始通达的时候,也并不会有太多人留在本地。 江苏经济发达的城市基本都集中在沪宁线,苏州古代有京杭大运河,清末有沪宁线,而江北离上海最近的南通至今还没有通铁路,南通的万年宁启(不需要过江)去南京时速160。苏南铁路,投资为例,国家占70%,省掏20%,而苏南只需掏10%,苏北的新长线铁路(轮渡过江的单线货运铁路),居然需要自已集资修建。 时间直接跳到2019年,最新出炉的江苏民营企业百强榜中,苏南76家企业上榜,南通以17家上榜的数量冠绝江北,但,具体到企业,苏南以制造业为主,而江北代表南通,则以建筑为主,无他,为何?为何只能发展出外向型经济?是被逼无奈只能从事建筑。只能走出去。苏北种田,是种不出100强的。2019中国企业500强发布,南通9家企业上榜,一家(中南)进入百强。和浙江的宁波,江苏的南京相当。 苏南走出去过俞敏洪,苏北也走出去过刘强东。人和人有多少差距?不过在就业环境。苏州工业用地为107.8万亩,无锡60.3万亩,常州43.2万亩,南京36.3万亩,南通32.3万亩,淮安18.3万亩,连云港17.4万亩,宿迁17万亩。(仅供参考)
这个时间再往前进,停在80 90年年代。 江苏最早12个国家级开发区,苏州一个市占了5个,外商去昆山、张家港半场只要交7.5%的税收,而在高淳溧水之类办厂要交33%。当年为了打造的张家港,将全省的银行贷款指标调给张家港等市,当时张家港人均贷款接近8万。当年8万什么概念,能买一套半商品房。现在徐州、连云港等地的人均贷款,还不到10万,跟当年30年前张家港的人均8万贷款,怎么比。
1995-2000年5年间,国家开发银行向苏州提供无息和低息贷款46.2亿,苏州利用这批资金建成的项目有苏州工业园区一期基础设施、新区基础设施、金鸡湖整治一期和苏州天然气管道工程等。
2000-2005年5年间, 国家开发银行向苏州提供无息和低息贷款200亿元,苏州利用这批资金建成的项目有金鸡湖整治二期、绕城高速公路、城市轨道交通前期准备、内环高架及附属立交、环古城风光带、苏州工业园二期、三期基础设施、太仓港一期工程、公交镇镇通工程等。 同期无锡获得国家开发银行贷款为29.5亿元,无锡利用这批资金建成的项目有蠡湖水环境整治、太湖大道改造、火车站广场改造、金城公铁立交等一批城市道路项目。
2005-2010年5年间, 国家开发银行许诺向苏州提供无息和低息贷款500亿元 同期无锡获得国家开发银行贷款许诺为120亿元
⑤省投资项目,2017年全省集中开工省市县三级重大项目1363个,计划总投资1.33万亿元,年度投资4300多亿元。各设区市已分别就开工项目出具了承诺确认函。具体情况如下:
分地区看,苏南五市项目667个,总投资7973亿元,占比60%,其中南京开工项目规模全省最大,达到2716亿元,苏州开工项目个数全省最多达到177个、年度投资额最大达到594亿元;苏中三市项目308个,总投资2145亿元,占比16%,其中,南通、泰州项目个数均为140个左右,南通开工项目总投资超过1000亿元;苏北五市项目388个,总投资3199亿元,占比24%,其中徐州项目140多个,总投资超过900亿元。
不平等只会一直不平等,放其他任何一个省都会存在这样的问题,享受大量政策的城市说今天靠自己,发展差强人意的城市被嘲讽是人种和地区不行,为什么江北的制造业发展不起来? 当你把他们得到的政策罗列出来的时候,他们会“你们只会自怨自艾,有这时间怎么不去发展“,这并不是怨妇在抱怨,而是想告诉世人,人都是一样的人,土地也是一样的土地,我们连最基础的货运都满足不了,却要被说“你们不够努力,你们太懒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