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

裕泰和茶叶店  

8818人阅读  5人回复   查看全部 | 阅读模式 |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2-4-13 15:10:15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分享到: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黄桥的网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黄桥在线。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历史沿革

  清道光十一年(1831),胡沇源生于安徽绩溪赢洲乡大坑口(古称“龙川”) 村。胡氏始祖原为山东省登州人,后移居于此。胡沇源为胡氏44世,其下树铭45世,炳荣、炳华、炳文、炳衡46世,增鑫、增麟、增钰、增金47世,胡锦涛48世。
  胡沇源12岁时因家境贫寒,由亲戚带到江苏东台一家徽商开办的裕泰和茶叶店当学徒。他办事机敏灵活又特别心细,对店里的业务和进货出货时的细节都能仔细揣摩,极受老板器重。不几年,胡沇源就担任了茶叶店的“水客”先生。水客亦称水脚,负责采购、储运茶叶、市场调查,因其交通工具以乘船为主,故名水客。水客在茶号的地位较高,待遇也比较好,薪水一般和司帐先生相等。这期间,他了解并掌握了各种茶叶的产地、质量、价格、运输、销售等情况,积累了丰富的经营茶叶的经验;因为他对裕泰和贡献较大,老板奖励了一笔可观的酬金,他自己也顺带着做了几笔茶叶购销生意,积蓄了一些资金。清咸丰三年(1853),22岁的胡沇源独资收购了裕泰和茶叶店。此后十多年,他艰苦创业,励精图治,开创了胡氏茶庄的百年基业。
2ea08f874112879b5f5c1805f1574ab.png

  1876年,羽翼渐丰的胡沇源携子树铭与同乡洪、王二姓到黄桥创办裕泰和茶叶店。后因生意清淡,洪、王二人动议拆股,胡沇源审时度势,毅然买下他们的股份,改合资为独资。这是胡沇源出道后开设的第一爿茶店。1898年,胡沇源病逝于安徽老家。噩耗传到江苏,其子树铭悲痛不已,立即赶回龙川治丧。因急于奔丧,胡树铭离店时,匆忙把家业留给店伙计打理,不料一个伙计趁机勾结外贼,盗走了大批茶货。茶庄的业务几近停顿,濒临破产。胡树铭遭此双重打击,但毫不气馁,他先派人速往徽州进货,又想办法融资盘活茶庄。在他夜以继日的精心运作下,茶庄的生意逐渐复苏,并走向进一步繁荣。
  胡树铭在经营茶叶生意的同时,也继承了徽商“亦商亦儒”的传统,不遗余力地培养教育下一代读书。胡树铭生有四子:炳荣、炳华、炳文和炳衡。炳荣、炳文二人早逝,炳华、炳衡考取文、武秀才,后弃举子业,随父亲当了茶商。胡树铭坐镇邻县姜堰指挥,在苏中地区和上海分别开设“胡源泰”、“胡震泰”等多家茶叶店。民国初,胡树铭病逝于老家,裕泰和由次子炳华、四子炳衡接管。
  民国九年(1920)夏,胡炳衡被推荐省议员候选人回籍参选,因旅途劳累而感染疫疠,医治无效,逝于大坑口老家。民国十三年,胡炳华亦病故于绩溪龙川故里。这样,“胡源泰”、“胡震泰”等五家茶号的经营重担就落在胡家妯娌的身上。其后不久,胡炳衡的妻子(人称四婶)独自执掌两爿大店;她大胆调整经营思路,同时选贤用能,使老字号胡氏茶叶店信誉不减。
  胡炳华生二子:增鑫、增金,炳衡亦生二子:增麟、增钰。增钰,字静之,行三,胡锦涛主席之父。上世纪三十年代中期,胡家的第四代相继长大成人。1946年,胡静之先生在上海大厦大学肄业,从母亲手中接管了茶叶店,与长兄增鑫(字品卿)合作,同舟共济,终于使胡氏茶号发展到上海等周边省市,形成了连锁经营的形式,直至1956年公私合营。
经营管理

  过去黄桥有好几个店家叫“某泰和”,并流传着这样几句俗语:“苦不过老泰和,甜不过同泰和,小气不过丁泰和,出色不过裕泰和。”此语何意?老泰和是药店,药是苦的,所以说“苦不过”;同泰和是杂货行,有糖卖,故而是“甜不过”;丁泰和是布庄,每尺每寸也很计较,自然是“小气不过”;裕泰和卖茶叶,一方面指其茶叶品质好,另外也说明他的经营管理确实有自己的“出色”之处。
  裕泰和茶叶店以零售茶叶为主,兼营油漆、锅、席等,裕泰和规模并不算太大,但地理位置极佳,加上业主善于经营,严于管理,注重信誉,很快便成为黄桥首屈一指的品牌名店。当时店内正常雇用10名左右职工,最多时达到18名,全是男职工,不带家眷。至解放前后的数十年间,执事洪竹君、副执事曹步洲、内账房吴日昇、外账房并负责茶叶陈家骍、店员胡炳春负责油漆、扬中人孔繁顺负责席子、另有洪宝书、何承泽、杨传奎等人,小焦庄的戴传岭父子是炊事员。洪竹君正常情况下每年清明前都要进山采购茶叶,到10月才回来,店务平时由副执事曹步洲管理。
  据裕泰和茶叶店最后一个学徒何承泽老人回忆,当时他们当学徒的在柜台里非但不能落座,连倚靠货架、柜台都是不行的,店员必须规规矩矩地站在店堂内招牌旁迎客,顾客上门,笑脸相迎,主动询问所需,介绍店中相关商品。较大客户或熟客上门,除热情让座,还要恭恭敬敬奉上泡好的香茶和水烟袋。
  和气生财是经商之道,裕泰和也谙熟此理。店员待客老少无欺,生熟一视同仁。凡买东西发现有质量问题一律包退包换,绝无怨言,有人买炮仗放了一响,拿过来调换,店员不急不躁,不但照退照换,反而打招呼道:“恭喜老板,今年一定(指一响头)发财!炮仗换给你,不够再拿几个回去。”顾客如愿以偿,又讨得好口彩,自然开心。
  按当时习俗,结婚的人家都要买两条席子,据店员洪宝书回忆,进入夏季,有时光草席一天就能卖出一、二百条。有个老太太为娶媳妇添席子,看见扎席子用串子绳甚为不悦,问怎么不用带喜气点的红头绳。店员说:“奶奶,这扎草席的可是串子绳,一代一代传下去的‘传子绳’啊!”老太太听了,欢欢喜喜捧席回家。裕泰和的店员就是这样会说话,说吉利话,谁听了心里都舒服。久而久之,有了好口碑,人气越来越旺,生意就自然日益兴隆了。
  笼络大客户是茶叶店的经营策略,每当新茶上市,裕泰和茶叶店都会派出眉清目秀、口齿伶俐的小伙计登门拜访全镇各商家老板、社会名流、地方绅士等有头有脸的人物,奉上上等佳茗一包(每包一、二两不等),请他们尝新,收集反馈意见。此举类似于如今的上门推销中的“体验式免费赠送”营销模式,既联络了感情,又拉拢了潜在的客户,多做了不少生意。
  裕泰和茶叶店很注重茶叶质量,每次购进大批量茶叶,均需经过再分拣过程,将茶叶倒在几个长方形的竹匾中,临时雇用几个十五六岁的小姑娘将茶叶梗和色泽不好的茶叶剔除,将碎屑筛去,确保品质纯正。据孔二姑奶奶回忆,那时她们家孩子多,家庭贫困,姐妹几个便去裕泰和帮忙择茶叶,由于她们眼明手快,每天大概可收入二、三十个铜板,用来支付生活费和学费。
825350d8bc9c0bf57e12c76c6b5495d.png

  裕泰和卖茶叶很规范,客人买茶叶无论多少,均要求包成棱角分明的三角状包儿,拿在手里紧实实的(因为茶叶包松了容易吸潮发霉),这是店规,也是学徒的基本功之一。包装纸上面还盖有“裕泰和号”四个字,类似于现在的产品商标,日子长了便在用户心中烙下深深的印记。
  裕泰和茶叶店先后经受过几次大的变故,创业之艰难使店员职工们尤为注重勤俭节约。据炊事员戴传岭的小儿子戴家龙回忆,他父亲每天都要把大灶里的炉灰用筛子过一遍,将没有燃净的部分收集起来再烧,炉灰则卖给人家作肥料。都说“一叶而知秋”,仅此一点,足以见得店里管理之精细,费用开支之严格,也正因如此聚沙成塔,才盖起令人仰慕的高楼。
  历经数十年苦心经营,裕泰和茶叶店资本日益丰厚,生意日渐兴隆,声名越加显赫,在黄桥竖起了一块信誉卓著的金字招牌。“裕泰和”字号在当时甚至可以当现金支票使用,店里进货都有固定的渠道,一般月头进货,月尾主家前来收账;有时到江南生猪行进货,署上“裕泰和”名号,打个凭证给人家就可赊账,待黄桥到江南的猪客人卖完猪子取其凭证即可兑现,从无拖欠。这样做既可缓解现金一时不足之虞,又大大化解了生意人身上携带现金上路的不测之险。
  裕泰和茶叶店开成大店名店,既源于老板的睿智贤达,经营管理有方,也离不开员工付出的辛劳。员工之所以视店如家,忠心耿耿,勤勤恳恳,主要动力来自三个方面:
  一是老板任人唯贤,只要有能力,干得出色就委以重任,而不论亲疏。员工所得与工作实绩密切相关,那时店房账桌前放有一个大型铜质钱盘,分十八个格子,每天店员经手做生意的所得放入各人固定的格子里,夜晚账房先生理账时,在各人的户头上记载营业总数。每年正月初五、端午、中秋三节,按各人营业数额多少分发数目不等的奖金。这种按劳分配的激励机制在当时并不多见,极大地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
  二是老板为人厚道,对员工关怀体恤,无论家境如何,只要真心干活,都一视同仁,给予人格尊重。店员家里有特殊困难,都慷慨扶持。胡氏茶庄的原职员洪家后人洪守仁至今还记得当年他父亲去世后,母亲带着两个小孩乘坐两辆独轮车去姜堰总店领取抚恤粮的事情。类似这样的事情还有不少,常说“受人点滴之恩,当涌泉相报”,员工的报恩之心,正是“裕泰和”这棵大树枝繁叶茂的不竭源泉。
  三是老板给的待遇高,福利好,人称进了裕泰和茶叶店就像捧上了“铁饭碗”。当时员工一般月薪是2斗米(工资1斗、洗理1斗),1年按16个月发放。多出来的4个月是这样计算的:冬腊双算和节假日加班,即岁末的两个月生意好发双薪,另外52个星期日也算两个月,但平时有事请假有一天扣一天。店内伙食一视同仁,阴历初二、初八、十六、廿三开“四荤”,清明到重阳期间下午有晚茶。以上餐饮如不吃或少吃可折钱现兑,徒工的吃穿洗理都由店里负责。每年春节除红包外,工人们还能领到两块大洋的守岁钱。职工被辞退后吃住仍在店里,直至找到新的工作离开为止。
社会善举

  在黄桥经营了80多年的裕泰和茶叶店有很多懿德善行广为世人流传。每年端午节前,黄桥人都有裹粽子的习俗,裕泰和都会早早地将一捆一捆的莞丝草放置在店堂内,供街坊邻居、新老顾客任意取用,无偿供应。黄桥民间过去有自发组织的消防队,经费开支向当地商号和开明人士征集。裕泰和主动负责东大街的水龙,并承担了不少的消防费用。
  裕泰和捐款修建文明桥的善举更广为人知,据清光绪十一年(1885)《泰兴县志》记载,文明桥距今约110多年历史。民国初,文明桥年久失修,已成危桥,里人捐款重建,民国七年(1918)竣工,有建桥功德碑一块立于桥头,上有捐助者的名单和金额。上世纪七十年代拓宽如泰运河时,文明桥被拆除,石碑被黄桥食品厂移做它用,食品厂倒闭后又被该厂工人搬回家做踏脚石。1999年黄桥历史文化研究会在寻找宋顾孝子墓残碑时发现此碑,碑上有“裕泰和捐款六十大洋”字样,后来又发现一本木刻本《文明桥征信录》,记载裕泰和捐款三十大洋(这两个数字并不矛盾,因为征信录在前,碑刻在后,这多出来的三十大洋可能是第二次所捐)。据调查得知,代表裕泰和捐款的是胡锦涛主席的祖父胡炳衡和二祖父胡炳华。2001年,黄桥镇人民政府重修文明桥时,将这块石碑重新立于桥头。文明桥立意高远,寓寄着黄桥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裕泰和茶叶店等商家和仁人志士捐款修桥的善举,将被人们一代一代传颂和效仿。
活动足迹

  自胡锦涛主席的高祖胡沇源来黄桥创业,其曾祖树铭、祖父炳衡相继在黄桥留下了奋斗的足迹。但因年代久远,人们的记忆已变得模糊;但胡主席之父静之先生在黄桥的活动,人们还留有深刻的印象。
5fa79a29cefadb41cacd8257a3f5939.png

  胡静之先生常年坐镇姜堰,每年正月初五、端午、中秋三节都要来店里察看,一般住两至三天,查看账目,了解经营情况,处理重大事情。他没有专门的卧室,来了就下榻在执事洪竹君的宿舍里。他继承了曾祖沇源“徽骆驼”的吃苦耐劳精神,从不在店里吃饭,自己带着饭锅巴泡开水吃,干盐豆当菜,其节俭自律令人感佩。
  据何承泽老人回忆说:“我见过三老板(胡静之)好几次,最后一次是1954年11月份。三老板来黄桥都是管事洪竹君让铺,睡在内账房。他对人很好,过年时送每人一包茶叶,四两装的,另外每人枕头下放一块大洋作压岁钱。”
  外账房陈家骍的遗孀朱玉华回忆说:“胡老板来黄桥,我亲眼见到过两次。一次是在尹家看到的,我不认识,有人告诉我说:‘这就是三老板啊!’还有一次是在我家,他来家里玩,因为我们陈家跟他家是亲戚,是他的外婆家。三老板中等个子,块头不大,瘦瘦的,也没架子,很和气,像个文人。他来黄桥都是自带干粮,把饭锅巴装在茶叶盒子里,黄豆煮熟晒干了当菜吃。”
  几年前,裕泰和的几位老职工闲聊时曾说过,胡锦涛主席幼时曾随胡静之先生来过黄桥,但几位老人已经先后过世,详情就说不清楚了。
  调查中,一位老人反映说公私合营后胡老板的女儿锦荣曾来黄桥领取过定息。
原貌现状

  据何承泽老人及朱玉华回忆,裕泰和茶叶店创办之初,购置了黄桥望族何家的四进房子(每进三间)作店房,座落于黄桥最繁荣的东大街,坐南朝北,北至东大街街心,南至赵场村。
  第一进三间,闼子门。过街挂着九块方形铅皮,上面写有“裕”、“泰”、“和”、“茶”、“叶”、“油”、“漆”、“颜”、“料”的字样。最西的一间一个曲尺形的柜台,柜台里面外账房的账桌,账桌前有一个大型铜质钱盘,后有一个长方形钱柜,亦可坐人。靠墙货架分为三格,整齐地摆放着高60厘米、宽40厘米的品字形的锡制茶叶罐,每只茶叶罐上标有各种茶叶的名称,如:“龙井”、“毛尖”、“珠兰”、“明前”、“毛峰”、“银针”、“碧螺春”等字样,货架上方悬挂着“西湖龙井”、“黄山毛峰”、“武夷岩茶”、“信阳毛尖”、“天目青顶”等木制条匾。一块黑底金字的“裕泰和号”的招牌直立在柜台南端。中间一间是店堂,店堂东边也是货架,上置锅、碗、席子等,店堂上空自西向东吊着出售的雨伞;最东一间大门不开,为烘茶叶的烘房兼临时库房,东墙上有一幅济公画像。
  第一进与第二进中间有一个大天井,两边是厢屋。西边北端的厢屋通店房,经营油漆、颜料、炮仗等,向南依次是厨房及厕所。东边北端是顾客休息处,向南依次是厢屋客厅和宿舍。天井上方架有铅皮雨篷,雨雪天水削到厢屋顶上,再削到天井明沟里,流入阴沟。天井是典型的徽式格局,铺有条形大石块。雨篷防雨又防晒,做事生活都方便。第一、二进中间的这些建筑为胡家增建的。
  第二进三间,西一间为仓库,北端有一个8平方米深2米的地下室防空洞,地下室上面铺有地板,东一间也做仓库。第二进与第三进之间的天井里,东边有一个大灶做油漆。
  第三进三间,西一间是内账房兼执事洪竹君的宿舍,胡静之先生来黄桥时即下榻此处。室内南面靠窗砌有半人高的墙,上有活动木板,为财务秘藏区域。东一间是仓库。第三进与第四进之间的天井里,西边有葡萄架和花台,夏日枝叶繁茂,葡萄成串,果实累累,花台盆景,鲜花盛开,使人心旷神怡,赏心悦目。第四进三间,西一间堆杂物,中间做职工宿舍,东一间供人拣茶叶。
  建国后两次拓宽街道,裕泰和的前三进已被拆除,现仅存最后一进三间,位于东场村171号东侧,无门牌号码,住户是肉联厂下岗职工叶进生,产权归五化交公司,此房结构未动,基本保持原貌,黄桥镇政府已明令保护。裕泰和第一进旧址现为黄桥房管所。
设想建议

  黄桥裕泰和茶叶店是我市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具有极其重要的保存价值,建议地方政府本着“修旧如故”的原则,全面修复黄桥裕泰和茶叶店。
  裕泰和茶叶店第三进已经拆除,如在房管所楼房后向南修复,存在两个缺憾:一是新修建的裕泰和店面隐身于后街,既不合适,也不醒目,不便于游客观瞻;二是要增加许多征地和置换房屋的费用,以及在巷口建牌楼费用。建议因地制宜,将房管所底楼改建为“房中房”,即在底楼按平房格局修复布置,作为裕泰和的第一进,并适当向街心拓展,做仿古门楼,既醒目又节省费用。房管所二楼亦采用“房中房”办法,改建成既传统又具有现代生活气息的建筑,供游客休闲之用,作为裕泰和的第二进。房管所后的通道修复成徽式建筑,铺设石块,保留明沟,架设天棚,不影响消防通道的使用。拆除黄润龙家的楼房,改建为平房,作为第三进。裕泰和茶叶店现存一进老房子,即叶进生所住的房屋为裕泰和原有房屋,但墙体部分已变换,仅主体屋架还在,建议尽量维持这一进,可进行适当修缮,保持原貌,以最大限度地保留裕泰和茶叶店原来的历史信息。新修复的三、四两进房屋,风格上要统一,保留泰兴民居建筑特色,修复时对周围环境进行整治,拆除违章建筑。
  裕泰和茶叶店是一块很响的金字招牌,建议修复后要用经营的思想,市场化运作裕泰和茶叶店及其茶座,设计制作精美的包装,加强舆论宣传,力争达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
来源:《黄桥历史文化研究》第七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126 天

连续签到: 57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22-4-13 16:39:5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北海
裕泰和茶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2-4-14 00:03: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
那现在新修的裕泰和茶叶店如何处理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731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22-4-14 16:01:4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苦不过老泰和,甜不过同泰和,小气不过丁泰和,出色不过裕泰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2-4-15 09:32: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2-4-19 14:59: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新帖 客服
微信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关注身边发生的最新资讯

客户端

客户端

客户端二维码
扫码立即安装至手机

回到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