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

不眠之夜(作者:刘鹏旋)  

6378人阅读  4人回复   查看全部 | 阅读模式 |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22-4-20 10:02:08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分享到: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黄桥的网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黄桥在线。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家搬离花园桥下,是在一九七九年的秋天。搬家时,我在无意之中翻到了春哥当兵四年写给家里的一百多封书信,浏览了一遍,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信中反复出现过的一句话:“父母亲为儿子度过了多少不眠之夜。”我不知道哥当年对父母的那些不眠之夜能知多少?而今我已做了爷爷,经历了人生的风雨坎坷之后,方才悟出什么叫“不眠之夜”,还清晰地记得兄弟几个走出童年到长大成人的那段时光,是从父母的不眠之夜里走过来的。
  那年文革席卷而来,所有的人都不知所然。那天凯哥去上夜自修很晚没有回家。午夜前母亲连去问了几个同学才知了一二:放学前,班主任老师跑到班上亢奋着说:“文化大革命开始了,要革命的跟我走。”就三个同学跟着走的,从致富桥外的民中去了直来桥下的黄中。凯哥后来告诉我,自己什么不懂,被老师一蛊惑有点热血沸腾,费了一夜的脑子,写了首打油诗:“邓拓吴晗廖沫沙,个个披着马列装,打着红旗反红旗,支支毒箭射向党。手持毛选心眼亮,男女老少讨黑帮,斩妖除魔驱豺狼,颗颗红心向着党。”母亲回到家时,满街的灯已熄了,拉上我走进一片漆黑,去找凯哥。走到大码头石灰行门前,母亲踩着一条蛇,那蛇惊慌之中缠上母亲的腿。母亲惊天一叫,蛇被吓跑了,人也魂飞了。直到找回凯哥,母亲还是惊魂未定,喋喋不休地跟父亲说了一夜的话。母亲问父亲:石灰行就在外婆家前面,蛇缠了腿,会不会是外婆送的信,提醒我们让儿子处处小心着点?一连几天,母亲都没让凯哥去学校,脸上满是愁云。
  那天我被叫醒时天才蒙蒙亮,一看那双眼睛便知母亲又是彻夜未眠。母亲压低着声音说:“昨晚听说,泰中的学生在闹绝食斗争,无论如何去把春儿拽回来,无论如何……”母亲叮嘱再三才让我出了家门。一路上,我在心里默默地重复着母亲的“无论如何”,像背负着重任跑了近五个小时到了县城,在学校操场的人群中找到春哥。回来是用母亲临行前塞给我的一块钱买的车票,那是我头一回坐汽车,尝了一回凯旋而归的滋味。春哥到家即去花园桥外上厕所,一阵天旋地转晕倒在厕所门前。我和父亲赶去将他搀扶回来时,春哥已是一脸的纸色。母亲悄然涕下“啧啧啧,我猜的不错,那蛇缠腿一定是外婆捎信给我的……”
  最让母亲揪心的,是兄弟几个一起辍学在家。 “三忠于”浪潮涌动的那时,春哥领着我和凯哥去为居委会写墙头红标语,画领袖人物的木刻画像,全是他画轮廓我俩填色。竟然,春哥被父亲单位请去画了“毛主席去安源”巨幅油画。母亲耳朵里灌了不少的恭维话时露出点浅浅的笑容,却说:“淡笑恰如哭,会这个有什用,不抵寒气。”那段日子,母亲白天上街去摆烟摊,回到家就守着那只半导体收音机。听中央台的新闻,少不了发点感叹、作些点评,她坚信:老人家发动这场运动一定是胸有成竹,能收这个场的。忽然有一天,收音机播了“最新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母亲一下子愣了,脱口一句:“磨第一把刀就磨钝了,怎么得了……”直到春哥下乡插队那天,父母每晚相对坐着抽烟叹气,满屋子的愁云密布。春哥插队去了三里乡的芦沟头。没有人会信,父母每晚跑去乡下看望儿子,即使儿子已经睡了,看上一眼就回来。母亲说,看一眼儿子回来才睡得着觉。其实,父母每次回到家已是很晚,常常是抽烟叹气坐到天明。我曾一次次地掂量,这是一种深度至爱?抑或简单成一种放心不下?全然不是。父母是在重复着一种心灵的传递,希望春哥的心灵受到感应,孵化成一种人生的抱负。
t01a1bdfa262a63ebb5.jpg
  不久,春哥在《江苏工人报》发表了他的处女作《芦沟一月》。我看见了,母亲的脸上露了一回久违的笑。这年冬天,春哥被县文化馆调去搞春节文娱创作。时值征兵,接兵部队选招文化兵,是鞠馆长力举,春哥于插队的第七十二天穿上了军装,去了崇明岛。送别那天,母亲泪水盈盈为春哥整一整衣领:“好人当兵,好铁打钉,干出个人样回来!”送走春哥,母亲又开始了愁思绵绵,天天问父亲:儿子去的那个岛,是荒岛还是孤岛?海有多远岛有多大?海上的风就是台风吗?海水就是盐水吗……父亲答不上来了,就让父亲写成一封封的家书;心里想得憋不住了,春节一过就去了部队,从上海十六铺码头乘的轮船。母亲没见过海的世面,看着那水连天天连水汪洋一片,眼泪一把鼻涕一把一直哭到上岸。母亲回到家脸上刚有了点笑容,收音机里突然报道珍宝岛事件,不断有双方打死打伤的消息,又让她提心吊胆了好一阵子。稍稍平息,部队派人来了。明里是为春哥入党搞政审,实是来查证人民来信——春哥是否是“5.16”怀疑对象。直至春哥以士兵身份退伍,尘埃都未落定。退伍前部队首长告诉春哥:若是入了党,军区创作组,警备区政治处等着调你。春哥当兵那四年,没让母亲看到他的一路阳光,那些坎坷曲折,全都成了母亲不眠之夜里的绵绵愁思,刻进了母亲额上的那几道皱褶。
  春哥当兵的第二年,我初中毕业,正好赶上文革后的第一批招工。是进国营厂。整个班级只有少数几个家在农村的同学别无选择地继续上了高中。那时候,千千万万的知识青年都成了农民,能进厂当工人,对所有的人都是件非常了不得的大事。那天班主任老师告诉母亲,我已被推荐,上面来人专门查了四舅因投机倒把被劳教的事,政审关可能难过。母亲早早地收摊到了家,一脸的凝重,又有点惊慌的样子,焦急地等到父亲回来,两人说了一夜的话。一大早,母亲乘头班车去了县里的招工办公室,一哭一诉地论起理来:请领导们评评,哥哥既然能去当兵保卫祖国,弟弟为何不能进厂当工人,难道“光荣人家”就是一张红纸……那一连二十多天,母亲一遍又一遍地哭诉着。也许是因天寒地冷、忧愁怨愤又心累肚空,母亲犯起胃病,吐着满腹的苦水。直到招工办公室宣布停止办公的那天傍晚,母亲才愤然离开,上了末班汽车。刚下车,招工办公室每次倒水给母亲喝的那个陆阿姨,竟然出现在母亲面前,拉住母亲的手说:“鹏旋的通知书送来了,是最后一个名额。”她是追母亲一直追到车站,挤进车门车就开了,一直追到了黄桥。不知道那一刻母亲是怎样地激动,怎样地感激陆阿姨的。我看见通知书的那第一眼,上面印着母亲的一汪泪痕,让我直到如今,人生的每一刻都不敢懈怠!那一晚,我头一回和父母共度了一个不眠之夜。夜里我问自己:在一个最能攒钱养家的旺季,母亲丢下烟摊,去为儿子的前途奔波哭诉,是一种什么样的心度和定力?后来我从一位书法家作品的题跋中找到了答案,题曰:每临大事有静气,乃从容淡定之哲理也。
  因为我进了国营企业,凯哥只能进了镇上的机械厂。不是母亲偏心,是我愧歉凯哥。德弟没有我们幸运,不久下放去了县里的果园场。
  一九七九年,县里拓宽改造老龙河,花园桥下的那个家遭遇拆迁。这年,春哥创作了歌剧《月儿何时圆》,凯哥获得了全国“五小”发明奖,我被调到团县委当了秘书,德弟从果园场上调顶替了父亲的工作。这让父母在家的风景里看到了“满河春潮,一路阳光”。就在这年,如同飞鸟各自投林,我们离开了父母身边。我跟父母打趣说:谁让我们的名字里有个“鹏”字的,大鹏的意义就在于飞翔!
  花园桥下的那个家,不是在我的梦里,而是在我的生命里。我宁愿每天做梦,天天流着泪醒来。
来源:黄桥历史文化研究第八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126 天

连续签到: 57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22-4-20 10:58:0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北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2-4-21 01:34: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
石灰行后面是我亲大爷家,东隔壁是搬运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2-4-21 01:36:2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
花园桥北第一家就是你们居住的地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2-4-21 22:09:1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新帖 客服
微信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关注身边发生的最新资讯

客户端

客户端

客户端二维码
扫码立即安装至手机

回到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