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

林先生的早餐(作者:张汉臣)

6205人阅读  1人回复   查看全部 | 阅读模式 |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2-4-21 15:50:43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分享到: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黄桥的网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黄桥在线。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先生者,任申也。因其早餐与我有别,且是我认识先生的起点,故以之为题,且述之。
  2007年,我受聘市政协为文史工作。当时,先生是黄桥历史文化研究会的会长,会刊的主编,黄桥对历史文化的研究,走在全市之前,又硕果累累,我为政协的文史工作,当然要依仗先生。初,我以为先生职多事繁,若有事相求,上班以后即打电话。电话通了,接电话的往往是他夫人丁先生。夫人恭谦,总是说:“他出去了,你有什么事,过会儿打电话,直接对他说好了。”尊夫人之意,我过会儿打电话了,先生一接,说:“对不起,我刚才出去吃早饭了。”对一个街上人来说,出去吃早饭,不足为奇,我当然不放心上。
e2b3872b22b884fa7dde242aec3df25.png
  话说去年重阳节前,有一天,我下班回家,打开《扬子晚报》,《繁星》栏目中赫然载有一篇文章,题目叫《封家糕店》,作者林任申。友人文章见诸报,当是惊喜、拜读。读着读着,我的思想变化了。文中对封家糕店开于何时,何人为始,座落哪处?当时有几家糕店,封家为什么成黄桥糕店之首,娓娓道来,一一阐明。封家糕店选米如何细致,磨粉如何特别,制作如何讲究,糕箱几格、几公分见方,厚度多少,花糕与小糕有什区别?交代之细,令人为先生观察事物的细致所折服。在写了封家糕店经营特色后,文章深入一层,点染起黄桥的糕文化,如重阳登高、学生高考、上梁贺喜、生辰祝寿等赠糕、吃糕的民俗。我豁然开朗了,我看到早餐后边的林先生了,想起黄桥糕粽、黄桥烧饼、黄桥美味鲜后面的林先生了,想起与先生交往中的点点滴滴了。
  先生的大作《丁文江传》将文江的祖宗八代加以列述,为作此书,他在北大图书馆一坐数月,爬罗剔抉,笔记厚厚,搦管操觚,成就名著。先生主编《黄桥历史文化研究》,观点鲜明,行文简约,好多文章发前人之未发,振今人之耳目。一镇之刊物,办出如此水平,难能可贵。先生为政协撰写的老字号文章,人们读后,对黄桥的了解更深一层。老街老巷方面,先生抱病为文,作《十桥中路》等,历数街巷由来,历史状况,建筑特色,市井风物,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一切的背后,人们完全可以想见,林先生是在用早餐吗?他又仅仅是用早餐时间吗?
  《吕氏春秋》中说:品尝一块肉,便可知一锅肉的滋味,一鼎肉五味调和的情况。林先生于黄桥文化,岂是尝一块   肉!不久前先生去了。诗人陶潜在《挽歌诗》中云:“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我虽非先生之亲之戚,但我的余悲肯定是长久的,先生去了,有什么可说的呢?他不是托体同山阿,而是托体同黄桥,托体同我国历史文化。
来源:黄桥历史文化研究第9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126 天

连续签到: 57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22-4-21 16:19:4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北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新帖 客服
微信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关注身边发生的最新资讯

客户端

客户端

客户端二维码
扫码立即安装至手机

回到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