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

我的父亲与我的黄桥情结(作者:林杉)

7095人阅读  1人回复   查看全部 | 阅读模式 |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2-4-22 09:41:06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分享到: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黄桥的网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黄桥在线。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离开家乡黄桥,一晃就是三十二年。此时,父亲离我而去也已七七四十九天(断七日)。尽管从记事起,我在黄桥生活的时间并不多,但我心底里有着割不断的黄桥情结,这种情结源于我对家乡的热爱,源于父亲对黄桥的挚爱,也源于我对父亲血浓于水的感情。此刻,我更加深切地怀念我的父亲,也更加深切地怀念我的故乡黄桥。
b462769713671aa1f1f168fedf0ec3e.png
  8岁那年,父母在珊瑚中学任教,我在珊瑚小学读书。这年夏天流行乙型脑炎,我被传染上了,昏迷、嗜睡七天七夜,不省人事。半夜,天色如漆,暴雨如注,父亲请了同事,用小凉扁把我抬到了黄桥,医生精心治疗,父母日夜守护。记得那时,每天必须喝三碗中药汤,我怕喝中药,提出要买玩具才肯吃药,经济拮据的父亲毫不犹豫地给我买了一把小手枪。一个月后,我才从死神手里被夺回来,高兴的出院回家,而且没有留下任何后遗症。后来,我从上小学、中学、大学、出国留学,一路走来。今天,我掌握了德英两国外语,获得了德国基尔大学博士学位,成为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我的成功,倾注了父亲的心血,离不开黄桥人民的关爱。
  1977年,我随父亲在横垛中学读书。我是父亲的学生,当时,父亲教语文、政治两科。1979年隆冬腊月,父亲冒着严寒骑自行车送我到黄桥中学,找老师补习物理、数学。我坐在父亲的自行车上,一路上他边骑边讲,论说文怎么写呀,散文记叙文怎么写呀,后来又帮我复习政治,一个小时的行程,等于上了两节生动的复习课。我受益匪浅,而父亲已经累得气喘吁吁。时光流逝三十三年,父亲的教诲仍在耳边。
  1990年11月,我获得了德国政府奖学金,去德国读博士,但妻子身怀六甲,无人照应,我将喜讯告诉父母,他们高兴得像个孩子似的,在电话里大喊:“太好了,太好了,林家出人才了,出留学生了”。那时获得公费留学生的机会,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呀!父亲高兴的同时,立即就对我说:“我们把元娣(我妻)接到黄桥来生养,叫她放心。我们会像待亲生女儿一样待她”。事实上,后来我妻子写信给我,说她在黄桥过得很好,爸妈对她胜过亲生,父亲有空就和她闲聊,气氛融洽,笑声不停。妻子和父亲的感情似父女,似师生。父亲病危时,她专程从美国请了一个月的假回黄桥,床前侍奉,连辽宁娘家多病的亲娘也没有去看望,就又匆匆去了美国。
  女儿出生十个多月后,妻子赴德陪读,学习德语,女儿慕桥便留在黄桥,由爷爷奶奶抚养。直至1995年,我拿到了博士学位,女儿五岁了,才回国。由于当时的政治气候和经济条件的限制,我留学五年也未回国探过亲。我的导师知道我女儿已经五岁了,还未见过父亲,连说赶快回国,愿意来德工作,随时可再来。我匆匆回到故乡黄桥,与女儿和父母及全家人一起欢度春节。家乡亲,父母兄弟亲,我抱着五岁的女儿慕桥,热泪盈眶。五年了,父母该付出了多少心血才代我们把女儿抚养到五岁。慕桥,慕念黄桥,生我养我的地方,也是生我女儿,养我女儿的地方,我爱父亲,我爱黄桥。
  2011年10月,父亲已经是肺癌晚期,但他顽强地与病魔作斗争。一天我陪他散步,走至罗家巷一户人家门口,他指着一间正在进行仿古修复的临街房说:“这就是你的出生地,1963年3月初6,你降生在这间房里,没想到五十年后,你竟成了农业科学家,这么有出息!”而我眼里含着泪,往肚里咽,因为我知道,父亲的日子已经不多了。接着他又告诉我,现在的黄桥古巷建设正在进行,初见成效,我退休后,对黄桥的历史文化研究十几年了,越研究越觉得古文化底蕴深厚,值得研究,我要能多活几年,一定还能做不少贡献呢!病重的父亲还在念叨着他的历史文化研究工作,怪不得他这十几年,几乎每年都来一趟北京,可是总不肯久留,来了必去图书馆买书,天文、地理、历史,搜集复印人物资料。记得2005年,还去北京大学、北京地质大学等多处找人联系要在黄桥恢复丁文江、丁西林故居,搜集整理相关资料,还请地方政府的领导人、市委常委仁泉书记来京参加座谈会,连我都跟着他忙了好一阵子。办完事,他就急着要回黄桥,说是黄桥是他的写作基地,有很多事要做,在北京没有写作灵感。父亲退休后的十几年编辑出版了八期《黄桥历史文化研究》,《丁文江传》、《黄桥名人录》两本历史专著,千年历史是从古书堆里挖出来的,一字一句凝聚着父亲的心血。今天,我明白了父亲为什么总喊有做不完的事。
  1999年,父亲在家中热情接待了德国基尔大学和哥廷根大学教授,尽管他们语言不通(我当翻译),但此后他们成为了好朋友。每次我和教授们通电话或见面时,总要我向父亲问好,父亲心绞痛时用的急救喷药,这么多年都是他们每两年从德国买好了转赠给父亲,他们称赞父亲“慈祥,知识渊博,好老人一个。”得知父亲去世后,他们还分别发了唁电,让我代买花篮表示哀悼。
  父亲对黄桥的爱至死不忘,黄桥人民对他的爱也深深感动了我,父亲在上海医院生命垂危时,已经不能说话,在自己的手掌上写下“生在黄桥,死在黄桥”。当天下午,我们就送他回到了黄桥家中。父亲去世后,数以百计的鲜花,花篮,花圈,挽联送至灵堂,不少人泣不成声,吊唁的人,认识的,不认识的,数以百计,这是我们全家人始料不及的,这是对父亲生前业绩的肯定。有时候,我为自己的一点成绩沾沾自喜,什么在外国著名刊物上发表了多少论文呀,什么四十岁不到当上教授了,今天想想父亲的一生,看看身后人们对他的评价,自愧自己差远了。
  敬爱的父亲,安息吧!你的儿子们会像你一样做人,像你一样爱黄桥,像你一样竭尽全力为人民。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你!黄桥人民也永远不会忘记你!
2012年4月14日深夜2:30
来源:黄桥历史文化研究第9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126 天

连续签到: 57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22-4-22 09:50: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北海
永远怀念林任申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新帖 客服
微信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关注身边发生的最新资讯

客户端

客户端

客户端二维码
扫码立即安装至手机

回到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