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

这桥,这路

11859人阅读  1人回复   查看全部 | 阅读模式 |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2-5-29 11:30:25 来自: 中国上海
分享到: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黄桥的网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黄桥在线。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投稿:《这桥,这路》文:何晓成

文江路原来是我们村的村道,自西向东一千多米,西临黄桥小学,东接文化广场。其间,因恒丰菜市场和东进菜市场相衔而成黄桥最繁华路段,每天早上,人声喧嚣,车水马龙。几成拥堵之势。
沿街店铺,更多业主是我们村安置房,说起来,大多从种蔬菜转变成卖菜的专业户。村上的老人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会从一个城角落会转为城中村,成为城中人。
藕池岸,还记得顾寄南先生笔下的“打狗村。”文中藕池岸四面环水,中间还穿夹一条洗马池河,传说岳飞爱将牛皋曾在此洗过战马。
四邻八乡的人上镇,必须经过村北唯一的木桥,后改成水泥板桥,再从村户门前扭扭曲曲到达镇首。不少人上街时带着狗,回家时,狗就不知去向,不知不觉狗成了半夜三更还冒着浓烟的农家锅灶上的美味。说起来,还是与那个年代物资溃乏有关,能见到肉就不简单了。
不过,藕池岸出名并不是因为如此,而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底,由于生产管理好,责任心强。在队长刘冬生带领下,创造了单个劳动日价值二元多的业绩,在黄桥独一无二,放在区上和县里也屈指可数。
俗话说:万世难修城角落。可真正利用好城郊资源,作力于管理和品质品种开发,并非一件易事。
合理分派工作,按老中青分组,工效挂钩。做到各尽所能,多劳多得原则,把近一百多位队员调理得积极参与,毫无怨言不容易。记得自己家劳力多,是村上年终分配收入比较高的户数之一。
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城镇建设的步伐加快,到二000年,蔬菜种植地渐渐被征用一空,村上人走出田头,一是走进企业打工,二是摆摊设点做起小买卖。
自从镇上开辟了丁文江故居旅游景点,拓宽文江路,修建文江桥,使东西贯穿,并形成城镇市容一体化运作。让村上人成了彻头彻尾的街上人。
现在的藕池岸,今非昔比。男女老少都有医保或者农保,收入开始多样化,有房屋租赁,有门面店铺,有出外打工。总之,其本脱离贫困,走上小康之道。
只是,当年的打狗队员,或是老一辈菜农都已经老去,消逝。
如果,顾寄南先生再回家乡看看,可能找不到丁点那个时代的影子,只能在梦里寄忆!

20220529于上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125 天

连续签到: 56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22-5-29 20:51:2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北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新帖 客服
微信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关注身边发生的最新资讯

客户端

客户端

客户端二维码
扫码立即安装至手机

回到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