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

黄桥孙家巷(作者:陈庆生)  

14595人阅读  5人回复   查看全部 | 阅读模式 |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2-6-8 11:12:59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分享到: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黄桥的网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黄桥在线。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古镇的小巷多,有人说小巷是黄桥的骨骼和血脉。小巷越久远、越斑驳,历史的沉淀就越深。黄桥古巷以姓氏冠名的不多,有孙家巷、罗家巷、王家巷等,地处东大街的孙家巷在其中尤为突出,孙家巷南北走向,南至花园桥,北有双圈门,其巷子窄,宽不过2米,现在的汽车自然是通行不得,但是在其历史鼎盛时期却是功能齐全,人物故事可圈可点。
c2db3c0a61e3648c0dacf60edbb8dac.png
  《县志》载:交通银行黄桥办事处于民国28年9月开设于黄桥孙家巷。
  《县志》载:1949年前,黄桥孙家巷的赵义兴饭店是全市“规模较大”的饮服行业。
  黄桥孙家巷还有名中医冯培芝开设的私人医院、有全黄桥镇最大最好的胜利旅社,还有典当、邮局、搬运站、烧饼店、酱园店、理发店百货店、杂货店等等。
  老巷值得回味,70年代粟裕大将回黄桥,他就主动提出要再从孙家巷走过去。到了“双圈门”即罗家巷、孙家巷与东西大街(现东进路)的交汇口,粟总伫立双圈门街头,久久凝望,看着这条黄桥的主要街道,粟总始终沉默不语。
  小镇上几乎是家喻户晓、老少皆知的小人物“六点钟”就生活在孙家巷内。他叫陈忠广,每天晨起就登上南坝桥,六点钟准时吹响起床号……正是那嘹亮的号声,唤醒睡梦中的人们,开启了小镇的一天。日子久了,“六点钟”就成了忠广的代名词,人们渐渐地忘记了他的名字;进而又约定俗成,“六点钟”吹洋号———大家来(嗒嗒嘀),成了黄桥人常挂在嘴上的一句歇后语。
  花园桥下面,赵义兴饭店一大早也响起了切砧板有节奏的声音,他家的砧板是个非常高粗的白果树段子,师傅在上面切东西需要很大的技巧。赵义兴饭店最有名的菜是鸡浇、鱼浇和蟹黄包子,鸡要用2-3斤的母鸡,如用雄鸡则需加干贝、淡菜同烧,鱼必花鱼方可。烹调后的鸡浇、鱼浇,既可单提,亦可混食,鱼嫩、鸡稣、味鲜、汤浓、量少、质高,令食者有欲罢不能之感。 蟹黄包子的魅力在蟹黄,蟹黄是核心,再与肉、禽、蔬等部分组配,一般是深秋蟹肥时熬好蟹油,密封收贮,根据品种的不同而确定蟹油的比例,不愧为淮扬传统名点,一时食客如云。
  冯培芝冯少芝父子医院虽然不大,只有6间房屋,但是却是全科,平常什么病都可以治,冯少芝是古镇当时少有的西医,出去采购了当时罕见的常规西药,看病见效特别快,名声在乡里一传播,生意就特别红火,看的病多了,医生经验愈丰富,在技术上愈是娴熟。后来该医院合并到公家的联合诊所、联合医院,生意依然很好。胜利旅社是解放以后才开的,在那里住房最是享受,外面环境幽雅,庭院深深;房间内清爽得很,一尘不染。当时省里县里来人、开会都在这里居住,当时就有现代宾馆的风味。豫兴典当在黄桥也叫南典当,经营在当时首屈一指,黄桥重建文明桥时,豫兴典当捐出了400大洋,绝对是天文数字。但是由于一场无可挽回的历史误会,店主蒙受不白之冤,含冤死去。
  斯是小巷,却飞出了“百灵鸟”,走出了著名的歌唱表演艺术家戴若云。 戴若云,女,1938年9月出生于孙家巷,受到父亲的音乐遗传基因影响,(其父在当地曾是很有名气的京剧名票,他经常参加一些相当正规的京剧折子戏的演出,所扮角色,以其出众的唱念功底,在当地百姓及演艺圈中颇有影响)在小学读书期间,戴若云即表现出良好的音乐表演天赋,其美妙无比的金嗓子在学校被瞩目垂青。她就读离家不远的黄桥东街小学老师经常单独为她开“小灶”,传授简谱等乐理知识,有意识地对之进行声乐表演的艺术熏陶。1958年,戴若云作为当地业余文艺骨干中的佼佼者,被黄桥文化馆推荐到宝应艺校学习, 扬州专区新建“扬州专区文工团”,戴若云首当其冲地被拔尖选入文工团,从此开始了专业声乐、表演艺术生涯。由她参加主演的大型歌剧、话剧达3000多场;参加各种歌舞民歌演出总量达4000多场次,演出的足迹遍及祖国的大江南北;她那精湛的演艺、美妙的歌喉,所到之处,无不引起当地观众的追捧与赞扬,被誉为“扬州的郭兰英”;不仅是观众喜爱,就连一些与她同台演出的著名专业民歌演唱家们听了她的演唱,也对之赞不绝口:她成为观众心目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民歌之星,人们欣赏她的表演,赞美她的歌声,每当有她的演出,观众总是把最热烈的掌声奉献给她。著名电影导演凌子风写信称赞她是个“有真本事的人”,郭兰英夸赞她“难得的金嗓子,演唱与自己难辩真假”,男高音歌唱家李光羲赞誉她的演唱是“百灵鸟的演唱”。
来源:黄桥历史文化研究第13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2-6-8 14:18:4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文章写的是孙家巷    配图是罗家巷北端靠近珠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2-6-8 14:20:3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121 天

连续签到: 52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22-6-8 16:48:3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北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2-6-12 17:39: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
写的太迟了,才知道这些故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22-6-18 16: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种菇的人 发表于 2022-6-8 14:18
文章写的是孙家巷    配图是罗家巷北端靠近珠巷

如今的孙家巷,和六几年相比,已是面目全非了,私建房屋占用了道路,想恢复就要动手术,不容易的,在此不必计较插图的小细节,关键是作者对这一段历史文化的追忆,作者精神可佳,文字描术到位,孙家巷不可忽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新帖 客服
微信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关注身边发生的最新资讯

客户端

客户端

客户端二维码
扫码立即安装至手机

回到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