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

我们的方言(作者:卢从武)  

64154人阅读  6人回复   查看全部 | 阅读模式 |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2-10-9 14:47:15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分享到: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黄桥的网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黄桥在线。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下载.jpg
        相较于中国内陆其他地区,我们黄桥——泰兴地区都属于成陆历史短(始于唐宋),又见证了唐宋以来大江大海地球变迁运动——长江岸线不断坍江涨土,海水抬升又落下,海岸线延伸。我们的方言在泰州方言圈中也算独树一帜,这种差异很具当地特色值得玩味。
       在泰州方言圈中,最古老的城邑是黄桥东邻的如皋。如皋,顾名思义就是一块水泽高地。我曾好奇长江之南的常州有3200年历史,而一江之隔的泰兴只有它一半不到的历史,解开这谜题的关键就在古长江上,现在的长江三角洲,除了古太湖流域,包括上海在内的在古代都还在海中。古老长江大喇叭的口子和现在的钱塘江有一拼,如皋狼山只是江中岛屿,现如今在如皋析置出的如东与海门间发现了三万年前古老长江入海口,深达17米的洋口港可证长江当年之吞吐壮阔,大潮汐相比现在的钱塘江大潮也不遑多让,在这损失的1600年间我们的泰兴就在如此破坏力大的自然力面前不断坍江再涨土间来回折腾,直至近五百年间长江才执拗的完成了它的结肠造型,泰兴才名副其实的真正“泰兴”。
       在中国整个方言圈中,我们说的是江淮官话,属北方方言。汉语七大方言,吴、湘、赣、客、粤、闽都是南方方言,属于北方的只有一种,北方又分西南西北华北江淮四大区域。北方方言基本音同调不同,我们身处的江淮官话在明清时代 类似今天的普通话,很多的明清小说戏曲都以江淮官话写作。曾经在一论坛上,某泰州老兄非得说写《红楼梦》的是泰州人,理由就是此书用了大量的泰州方言。曹公就算没来过泰州,他看到的话本里江淮官话比比皆是,不受影响反倒不正常了。
       细化到我们泰州方言又是江淮官话里的泰如片。真正口语的方言和书面化的方言还是有很大的区别。口语里掺杂了过往人口共性形声形意单词。譬如我们黄桥话“5263”听起来就一串数字,但意思我们都懂,其他地区人听了一脸雾水。再牵强用书面语表达“胡儿禄山”。如此写有点那方面意思,但还要延伸思维,我们用“呵呵”表达接受。那“528”呢,书面语又作何解?
       土话藏着更多的秘密,很多字的表达用读音差不多的替代,譬如杲昃,普通话读gaoze,本地方言只不过是gaozhi和gaozi区别,而昃字却从来没有过zi或zhi的发音,可见从土话到书面就是一个“高大上”的再包装,日出为东为“杲”,日落为西为“昃”,不说东西说杲昃显得俺们先人有文化有风雅。我深表怀疑,为什么不是“搞什么搞”简化成的搞子,然后再引申至“东西”的意思。泰兴话这个词带盲目不确定和乱折腾的意思。
       真正发现此等语言的平头百姓大字不识一个,他们借用或融合了能接受的语言表达再口口相传流传至今。或许就这么无意间保留了古老北方方言的词汇,譬如“恁”就是今天“您”都是你的意思,这种断了地理上的联系而保留下来的古音留下来的是活的历史,而我们今天说的普通话已是不断融合发展与时俱进的普通话。
       泰兴东片有翘舌音的称为“老龙河话”,如此多的翘舌音更能证明我们第一批移民至此的先民来自中原。联系地名,很多带“堡”的地名沿老龙河展开,这些地名很明显的带有屯兵营的色彩。在与金人对持的南宋两百多年历史中,黄桥作为南宋防卫重地屯兵是有历史依据的。至今黄桥还留有洗马池、牛皋墓,还有解放后建碳厂砍掉的西寺桥边大校场旗杆。我不认同专家说“堡”是封建庄园的集称。带“堡”的都是杂姓庄,真正的封建庄园大多“一姓庄”。只有第一批开发黄桥并留驻下来的才能使得翘舌音的“老龙河话”在摩擦音为主的泰州方言里坚忍不拔的生存下来。与“老龙河话”境遇相似的是靖江话,在一大片江淮方言包围圈中坚韧的保持住了“吴语”。一座小小三元桥就分割了两种方言区。同样的在常州,江边的人说着和泰兴话无二的方言,而常州却是根深吴语区。常州更南的金坛,屯兵造就一半人口说江淮方言。
       可见独特方言区的存在由集体性的人口聚居决定,方言区的孤岛形成并不以地理位置大融合而改变。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洪武赶散”,大批的江南人移民到江北,但因没有集聚在一地而是打散了居住,这些移民并没有能够改变到当地方言的走向。
       可以预见移民地的荒凉,一直到乾隆朝中国人口才一下子从一亿爆发增长到三亿。解放前的黄桥郊区遍地沟壑,解放后一系列的淮河整治、大修水利、平整土地才有了今天沃野千里,芙蕖纵横的鱼米之乡。今天的人们已无法想象当初的荒凉。清人沈复《浮生六记》提到泰兴,走了八九十里夜路,四处不见一个村庄,夜里一更多,只见黄沙漠漠,明星闪闪……天亮遇到赶集路过的才知往南十里到泰兴。
       清中期的人口爆炸,加之“洪武赶散”带来的江南经商传统,随着经济人口爆发性增长,黄桥的工商发展进入快车道,生意接触了五湖四海的客户,说着“老龙河话”的黄桥本地人慢慢口语变得书面化,土话接近官话。语调也从原来高亢豪气转变得平和温润。
       如今方言已没落,我们方言独有的土气野性与现在生活格格不入。只是请别忘了,方言有我们的根,方言里有我们的祖先,方言里有口传的故事也有口传的历史。
       饱经千年洗礼。我们没有历史记载,没有宗祠,没有家谱。我们艰辛的活着,我们不断进取,我们是文化融合的群体,我们不改质朴,我们是数代的移民,我们坚守传统,我们又不断创新。一千年不晚,我们只争朝夕。
来源:黄桥历史文化研究第16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125 天

连续签到: 56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22-10-9 19:08:5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北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2-10-11 13:02: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烟台
泰兴很多地方曾经都是水。
从一些地名就可以看出来。
湖头,北荡,等等。
泰兴曾经地广人稀,应该是从苏南以及其它地方慢慢迁移过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7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以坛为家I

发表于 2022-10-11 14:12:0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了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22-10-11 15:48: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写的太好了!不管是谁,无论何时何地,再神奇也别忘了自己姓什么,别忘了自己是黄桥人,别忘了自己的根本家乡啊?切不可得意忘形,忘乎所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73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22-10-13 08:50: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方言是历史文化魁宝,方言有我们的根,方言里有我们的祖先,方言里有口传的故事也有口传的历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2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22-10-19 13:21: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新帖 客服
微信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关注身边发生的最新资讯

客户端

客户端

客户端二维码
扫码立即安装至手机

回到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