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

美术史论家丁涛(作者:吴曾荫)

21716人阅读  3人回复   查看全部 | 阅读模式 |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2-12-16 10:07:07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分享到: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黄桥的网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黄桥在线。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IMG_3293.jpg

  丁涛,南京艺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著名艺术评论家、美术史论家。公元1941年1月(庚辰年腊月)出生于江苏泰兴黄桥镇,家庭以商为主业,其父先开粮店(店号丁达成),后转业百货,业余兼有书画收藏的爱好。家境虽不富足,却也温饱有余。
  丁涛自幼聪颖,在中学时代,因成绩优秀,曾担任学生会学习部长。同时,爱好多样,显示出来的音乐、绘画方面的艺术才华,受到师生们的好评。1959年在黄桥中学高中毕业后考入南京艺术学院,先在音乐系民乐专业学习,不久即转到美术系装饰设计专业深造。在著名学者张道一教授和著名美术史论家温肇桐教授的教导、鼓励和引领下,使之对美术理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与师长们亲聆謦欬的接触中,同时学到了治学方法,并因此较为便捷地积累了一定的专业知识,为日后的专项研究夯实了基础。遗憾的是,1963年从南京艺术学院毕业后,由于当时大学生的就业系由国家统分统配,他想进一个可以从事美术理论工作的单位未能如愿,而服从“国家需要”,从事了轻工产品的美术设计,之后又搞了几年群众文化工作。直到1979年,随着国家形势的转变,在师友的帮助下,他被调到母校南京艺术学院,才有了一个良好的治学寓所,得以聚拢精力专注于美术理论的教学和研究,拓展开了自己情之所系的专业道路。
IMG_3283.jpg

  在南京艺术学院工作期间,丁涛先后担任过美术系史论教研室副主任、工艺美术系(即今设计学院)系主任、院教务处处长、图书馆馆长等职。还兼任江苏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江苏省国画院与江苏省美术馆特约研究员、常州刘海粟艺术研究会学术顾问、天津美术学院客座教授、江苏理工学院刘海粟研究院特聘顾问。
IMG_3294.jpg

  丁涛在南京艺术学院的美术专业中执教的主要课程有《艺术概论》、《中国近代美术史》、《中国美术史》、《工艺美术概论》、《装潢概论》等。这些课程,从理论的范围看,史与论皆有;从美术的内涵看,纯艺术和实用艺术兼具,尽管涉及面很广,摊子也铺得很大,但他具备了一以贯之的严谨认真的治学精神,总是在不同的教学科目上力求教出特色有所建树。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以来,他将治学的力点集中指向三个方面:艺术基础理论、近现代美术个案研究和当下的艺术批评。兹简要分述如下:
  在大约30年前,丁涛即开始担任了本科的《艺术概论》的教学工作,根据要求,他坚持吮吸时代雨露,立足当下,照顾学子们的实际水平,在艺术的基本点上“传道、授业、解惑”。且边教学、边补充,不断调整教材内容,数年之后,终于形成了自成系统的教学笔记,并进一步将笔记整理升华,撰著了《艺术概论》,于2001年8月由辽宁美术出版社正式出版。2010年6月,经过内容的修订,转由江苏美术出版社付梓。这本关于艺术院校作为基础理论的教材专著,年复一年,已多次印刷发行。曾于2003年被南京艺术学院评为教学成果二等奖;2009年5月19日《金陵晚报》登载:一周好书推荐榜--“南艺学生必读五本书是,1.《认识电影》(美)路易斯·贾内梯著、2.《故事》罗伯特·麦基著、3.《荣誉》(苏牧著)、4.《美的历程》(李泽厚著)、5.《艺术概论》(丁涛著)”。在《艺术概论》中,丁涛始终把握住教学特色,把握住内容的准确度、生动感和篇章结构调控的合理性,以深入浅出的行文风格,从多个方面,勾勒出艺术之所以为艺术的特点,并将过去被人们忽视的实用艺术托举起来,以恢复其应有的社会地位;书中所涉对诸多艺术现象的剖析,也不囿于已有定论的经典作品,而是纵笔驰骋,合理延伸,将当今具有较大影响的艺术样式及其作品尽收笔底;而对于有关美术、音乐等作品的分析介绍,也重新作了自身的选择,整合了个体与整体的关系。2004年5月,丁涛应邀参加了在上海大学召开的首届艺术学研讨会,他随之发表了题为《艺术学研究三题》的论文,从艺术学的角度,透视了艺术基础理论研究的现状以及应该重视的主要问题,得到了与会学者们的一致好评。该论文曾获2005年中国文联文艺评论理论文章奖项。
  在关于对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个案的研究方面,丁涛作出了较多的贡献。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由他具体执笔,与王秉舟等老师结合编撰了南京艺术学院校史,在撰著过程中,他挖掘了不少可资继续研究的美术创作和教育方面的内容,于是决定深入研究,钩沉淘金。于九十年代初,受江苏美术出版社的委托,他作为副主编,与著名美术评论家马鸿增合作,编辑了一套包括徐悲鸿、陈之佛、颜文樑、李可染、钱松嵒等在内的《中国现代美术家研究丛书·江苏系列》出版行世。(该书于1994年荣获首届“中国青年优秀图书奖”)。
  丁涛在对个案的研究时,不断的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画家,先揭开相应的大的文化背景,再聚焦于个性的艺术特点,从而透视了阶段性的美术发展情状。在这方面他写就的论文有《理论·生活·技艺—徐悲鸿艺术解读要方》、《独树一帜的黄宾虹及其山水画艺术》、《绘画大师林风眠》等等。通过对一个个代表性画家的评判,然后再加以贯连,内在的规律性就显得明晰起来。辽宁美术出版社2002年出版了《中国高等美术院校藏画精选(近现代卷)》,丁涛在为此书所撰写的序言中,立足于世纪之交从宏观视角对百年中国画的发展进行了回顾和梳理,对有代表性的个案分别研究后作了一次集中性的扫描,在当今美术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丁涛一直坚持运用辩证唯物史观来衡量画坛的是与非。他曾将人们厚此薄彼或厚彼薄此难以调适的三位大师——徐悲鸿、林风眠、刘海粟推出来进行了客观、公允的比较,指出三位都是中西画兼长的大师,且都担任过艺术院校校长之职,都有大批的传人和崇拜者,对中国近现代美术的发展都有着巨大的影响,但他们在推进中国画的发展上,又各有主张。徐悲鸿的作品,体现了“中西结合”,以西画素描、构图等法则附丽于中国画的笔墨之上,作品较多“西画图式”,主体和客体形成的创作关系属“再现型”,画面的终极追求在“形神”。林风眠的作品,体现了“中西化合”,以冲动的情绪为主宰,以中国的笔墨为载体,使摹仿自然与描写印象相互渗透,他的国画作品较多“不中不西的图式”,主体与客体形成的创作关系属“幻现型”,画面的终极追求在“意境”。而刘海粟的作品,则体现了“中西融合”,并力求将后期印象派的艺术精神有机地吸收到中国画当中,他的中国画作品较多“传统图式”,主体与客体形成的创作关系属“表现型”,画面的终极追求在“气势”。比较三者,既各有所长,又颇见相异之处,唯其如此,才可能互相映照,相得益彰,同时光跃于画坛。这些观点,在2001年10月他去北京参加的“百年中国画学术研讨会”上,得到了充分的表达,并引发了热烈的讨论。
  丁涛在对画家及画作的研究中,其实也同时融汇了“艺术批评”的理论思考。他有意识地将视线着落于“艺术批评”,旨在让创作和欣赏之间搭起一座桥梁。因此,他在对批评对象发表具体的成败得失意见的同时,也对艺术批评的标准和尺度以及当下美术批评的状况等问题条分缕析,并表明了毫不含糊的个见,撰写了不少相关的论文发表。丁涛认为,文艺批评是一种严密的理论思维活动,故而要求在提出论点、进行论证、得出结论时都必须言之有物、有据,切忌信口开河、主观臆断。文艺批评的对象明显有别于哲学、史学等科学著作,它有浓郁的审美和形象特征,具有强烈的情感色彩,评论的概括、分析,包裹在跃动的情绪和生命力旺盛的艺术肌体上,这就要求文艺批评家尽可能以生动和富于感染力的理论文字,动情地展开论述。同时,丁涛认为,一定要积极防治批评中伪理论、胡说八道理论的滋长和蔓延,对那些动辄即称大师、指鹿为马、混淆视听的文辞以及在书画市场流动领域以假充真、鉴定作伪、炒作拍卖、公然欺诈的行径,都理应在评论上以强音加以廓清,这对于从艺术方面摈除腐败来营造社会的和谐健康氛围,无疑是提供了一剂富有积极意义和实践价值的理论良方。
  丁涛学术理念的文字表达主要收集在他的著作之中。他出版的专著,除本文中已提及的,还有《半调集·艺苑漫步录》、《中国书画名家精品大典·吴昌硕·刘海粟》、《艺术探径》、《名师研究·刘海粟》、《中国装饰纹样辞典》(主编)、《1992版南京艺术学院史》(主笔)、《江苏地域文化特色研究》等。此外,他还参编了《中国工艺美术大辞典》(撰写《总类》)、《中国现代美术家研究丛书》(副主编),《海粟画语》、《论工艺美》等。另有发表的论文一百多篇。代表性的主要论文有:《神奇的色彩旋律——揭开张华清油画之旅的大幕》、《闳约深美的百年画卷——南京艺术学院与中国近现代美术》、《中国画的创作现状与呼唤经典作品》、《新时期油画农民形象的三段演化》、《试论新金陵画派的现实主义精神》、《艺术设计的辩证——试论陈之佛十六字诀的理论价值》等。部分著作和论文获得了全国或省级奖项。2012年12月,丁涛以他出色的学术研究成果和工作表现荣获南京艺术学院百年校庆突出贡献奖(此奖项全院仅五人获得)。
  在美术史论研究的道路上,勤修案牍,丁涛已孜孜石乞  石乞度过了数十寒暑,而今年逾古稀已步入老年行列,但是,他却没有搁笔休息、安逸养老的念头,而是“所幸精神未老,脑筋还在动着,格子还在爬着,与美术史论的缘分白头偕老,进步还在不断招手呢!”祝愿他且行且珍重,老而弥坚,永葆青春!
来源:黄桥历史文化研究第18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127 天

连续签到: 58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22-12-16 17:35:1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北海
丁涛大哥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127 天

连续签到: 58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22-12-16 23:32: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北海
小时候,大哥哥坐在后院拉二胡的怡然自得的神采和假期帮助居委会(当时为团结居委会即现在的永丰居委会)用白石灰水刷“搞好四防安全!“等墙头宣传标语时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2-12-27 09:14: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新帖 客服
微信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关注身边发生的最新资讯

客户端

客户端

客户端二维码
扫码立即安装至手机

回到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