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

黄桥钱氏“七二公”考(作者:钱汉文)  

36160人阅读  2人回复   查看全部 | 阅读模式 |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2-12-22 14:49:00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分享到: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黄桥的网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黄桥在线。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78310a55b319ebc4794b6df88226cffc1e17169b.jpg
  据民国三十一年(1942)重修的缵绪堂《钱氏宗谱》记述:泰兴永丰里(黄桥)钱氏始迁祖为“七二公”。
  “七二公”为何许人?笔者经多年考证,终于揭开了他的神秘面纱。这位既无姓,又无名的黄桥钱氏始迁祖,就是吴越国王钱镠的曾孙钱惟溍。
  史载,钱惟溍的父亲钱弘俶生有九子:
  长子钱惟治(949―― 1014),本是忠逊王钱弘倧所生。弘倧在位时,胡进思政变,弘倧被废。弘俶继位后,惟治随为养子,册封为彭城郡王。
  次子钱惟浚,又名钱惟濬(955――991),册封为安僖世子。
  三子钱惟漼(959――?),因弘俶一生笃信佛教,亦为宗祏之计,令其做了和尚,改名钱从释,法号净照。
  四子钱惟演(962――1034),文武全才,册封为英国文僖公,其孙钱景臻为仁宗皇帝之女秦鲁国长公主驸马。“靖康之变”后,公主率子钱忱、孙钱端礼携带国宝“钱氏铁券”南下定居临海。
  五子钱惟灏(965――?),册封为昭州刺史。
  六子钱惟泚,又名钱暄(967――?)。宋初任台州太守,疏浚东湖,政绩卓著。
  七子钱惟溍(969年――1042),钱俶归宋时年9岁,册封左龙武卫将军。除此记载外,史书典籍上再无任何线索。
  八子钱惟渲(975――?),为黄妃所生,为纪念黄妃得子,特建造“雷峰塔”,又名“黄妃塔”。惟渲后任潍州团练使。
  九子钱惟济(978――?),任平江宣惠节度使。
  翻开缵绪堂《钱氏家谱》,谱中有两篇重要记载,一篇是《七二公传》,另一篇是七二公《赞词》,这两篇文献蕴含丰富,引人关注。
  《七二公传》原文如下:
  公讳七二,初俶公朝宋,留京不使归国。公惧祸及其身,因隐居东海之滨。常曰昔四皓,隐商山以避秦,吾即号商山老人,以从四皓游乎。
  翻译成白话文:公的名字叫七二,当年(978年)钱弘俶朝宋,被宋祖留在汴京不让回国。七二公惧祸,害怕牵连到自己,因而隐居到东海之滨(实为黄海,当时统称东海)。
96dda144ad345982f2bbfef30cf431adcbef8499.jpg
  七二公生前常说:当年的四皓,隐居商山而躲避秦朝。我就自号为商山老人,学习商山四皓的德行,以他们为榜样,隐姓埋名,游历于社会。
  商山四皓即秦朝四博士:东园公、绮里季、夏黄公、甪里先生。此四位学识渊博,年龄皆80多岁,鹤发银须,为躲避“坑儒”之祸,四人一起躲进了商山之中。商山位于今陕西省商洛市,由太白山延至商岭组成,包括商山,也称南山。故商山四皓亦称南山四皓。七二公以商山四皓自比,可能尚存“东山再起”之念。
  据乾隆37年(壬辰嘉平月)重修家谱序:“俶王……时时虑有韩彭之祸,故令一子隐论迁移以为宗祏之计,或亦不得已之苦心也,史称归宋后度一爱子为僧,殆亦此意……。”由此可以推断,迁隐者为老七,为僧者为老三。
  家谱中还有一篇对七二公的《赞词》,原文如下:
  锦衣卫里,羡祖孙济美,威宣吴越。自向汴梁朝圣王,门户时防祸彼。发恋金豹,我磨采药,漫匿王孙迹。海滨晏处,风同四皓高绝。
  虽然惟演惟治,连镳结靷,朱紫盈朝列。此则飘零甘隐遁,英物几多埋灭。假使当年,兄弟竞爽,谁道非俊杰。商山终老,千秋代为幽咽。
  这首赞美“七二公”的词,词牌名为“念奴娇”。念奴娇又称“百字令”,全词由一百个字组成,带押韵。
  赞词分为两个层次,上片描写了钱氏祖先的功业,以及七二公迁隐的缘由。七二公的曾祖钱镠领导创建的锦衣军,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有钱镠任国君的吴越国。吴越国共存86年,传三代共五主,所以祖孙三代均应受到羡慕和敬仰。自从钱弘俶顺应时势,到汴京(开封)朝拜宋王,并将吴越国献给宋朝后,钱弘俶的九个儿子及后人大多受到宋朝的封赏任用。然而,七二公时年9岁,只能得一“左龙武卫将军”的封号。公元988年8月24日,钱俶60岁大寿,宋皇送来御酒,并让文武百官前来祝寿,当天钱俶暴死。钱氏兄弟怀疑父亲遭毒杀,时年19岁的七二公毅然隐居他乡,宁可自食其力,推磨采药,而把王孙的痕迹都全部隐匿得干干净净。在海边、在陆地、在平原、在山区,像商山四皓一样任意漂泊。
  下片着重抒发了七二公的家国情怀和人生思考。惟演(老四)惟治(老大)兄弟在京城做官,他们出门有专用的马车代步,甚至可以把马车的皮带结成一块,甚是威风。特别上朝时列于皇宫两侧,颇为得意。但是我却甘愿飘零异国他乡,目的是不忘亡国之恨和杀父之仇,延传钱氏血脉后代。自古以来,多少英雄人物因为同样的命运而遭埋没。假如说当年我和兄弟们一样,难道就不能任个什么官,一样出人头地吗?商山老人终究会老去的,但他的子孙万代都会为有这样的先辈而暗暗落泪。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七二公就是钱惟溍。他的人生轨迹如下:
  钱惟溍生于公元 969年,其父钱俶归宋时才9岁,随父去汴京生活,当时也接受了封号“左龙武卫将军”,但年幼不能履职,只能算是一个空封号。
  公元988年8月24日,钱俶公六十生日,皇上赐御酒,派文武百官前往祝寿,当天钱俶暴死(疑为毒杀)。时七二公(钱惟溍)年19岁。父死之后,兄弟几人商议,由二哥钱惟浚继承父亲的封号及职位,为留家族血脉,确定由惟溍(七二)隐居。因其排行老七,故名“七二”,“二”是“儿”的谐音,亦有避讳之意,且可达到隐姓埋名效果。
  钱惟潽迁隐的第一站是河南省南阳邓州市,该市钱集村的钱氏家族,就是公元989年2月钱惟溍隐居前后,所生子女的后代,目前已达45世左右。
  由于宋朝的高压政策,在邓州生活不久,钱惟溍便带着“钱氏后裔,永不仕宋”的决定,举家隐居到故乡,今临安市横畈镇白水涧村(原立塔村)。钱惟溍字怀柔,当地人都称他为钱怀王。在白水涧村不远的庙下村,现存当地百姓为纪念他建造的“钱怀王庙”遗址。
  公元1005年,36岁的钱惟溍在临安留下钱文子等后人,再次举家迁至浙江省乐清县白石镇。如今,生活在乐青的钱氏后人已有39世,这与黄桥的后人世次也能吻合。
  钱惟溍在乐清生活15――20年左右,后迁至海安、海门、泰兴,最后定居黄桥。此时的钱惟溍无论精力、能力还是财力已无法再迁居了,所以黄桥的钱氏后人辈份较大,很可能是七二公30岁、40岁乃至50岁左右所生的子女,与在河南、浙江生的子女相差一至三辈。
  由于本人文化水平所限,占有的史料不多,凭一腔寻根问祖的热情,坚持多年考证,草成此文,意在抛砖引玉,敬请读者不吝赐教。
  本文参考文献及资料:
  1、《资治通鉴》;2、《旧五代史》;3、《新五代史》;4、《十国春秋》;5、《中国皇帝馆》;6、《吴越备史》;7、《宋史·吴越世家》;8、《忠懿王勋业志》;9、李白《商山四皓》诗。10、《中华钱氏网》;11、缵绪堂《钱氏族谱》。
  作者钱汉文,谱名文泽,武肃王第28世孙。
来源:黄桥历史文化研究第18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120 天

连续签到: 5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22-12-22 20:11:0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北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72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22-12-27 10:18: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已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新帖 客服
微信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关注身边发生的最新资讯

客户端

客户端

客户端二维码
扫码立即安装至手机

回到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