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

【龙河儿女】传承·创新·发展 ——父亲彭少山对泰兴民间文化事业的突出贡献

41098人阅读  2人回复   查看全部 | 阅读模式 |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23-1-18 18:00:55 来自: 中国江苏
分享到: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黄桥的网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黄桥在线。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微信图片_20230118175251.jpg
       父亲彭少山的名字,在家乡泰兴几乎无人不知。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用曹操的这句诗词形容父亲对泰兴民间文化的传承、创新和发展,正恰如其分。他从政一生,两袖清风;能文能武堪称楷模!从第一任黄桥镇镇长到县委宣传部干部,再由扬州地区卫生专署主任科员到口岸区副区长、泰兴县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长生乡党委书记。他用忠诚和才华书写了几十年的功绩,在此不做赘述。
  值得追记的是,父亲退休后对民间文化的钟爱。他更充实、更繁忙地一头扎进民间文艺创作,将几十年积淀的大量民间故事,新四军东进史料,泰兴人民在战争年代和解放后的经济建设中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化作跃动的文字,如奔涌的龙河水,凝聚在他一篇篇不朽的著作之中。
  【生命不息,初心不忘】
  说起父亲对民间文艺的特殊钟爱,还要追溯到我的祖父——泰兴著名鼓书艺人彭德风。
  我爷爷自幼习武,不仅练就一身好武艺,而且怀有豪侠之情,为人仗义。早年。爷爷遇到了一位鼓书大师(可惜年代久远,无法得知老人的姓名了),对这位大师的鼓书艺术和鼓书内容深深着迷,跟随这位大师随运输船往返于苏北与上海之间一路听书,没有舒适的座位,甚至经常栉风沐雨,但这丝毫没有影响爷爷的追随学习。那位大师也十分喜爱这位聪明伶俐勤奋好学的年轻人,没有拜师仪式,但每天师徒间的默契超越了一切。几年下来,爷爷即掌握了鼓书的精髓,也成了一位小有名气的鼓书艺人。但因曾祖父家道中落,爷爷不得不携妻从老家姜堰来到泰兴黄桥落脚为生。书馆里,爷爷所讲之书皆为《隋唐演义》,《说唐》等经典著作。他声音洪亮,说唱捻做独具特色。当时人们文化生活极度贫乏,到茶馆喝茶听书,是大多数民众的生活方式,所以,爷爷的书场,既红了茶馆的生意,也丰富了家乡父老乡亲的业余生活。爷爷的艺名彭老五,也家喻户晓、令后人们敬仰。
  父亲自幼博闻强记,过耳不忘,聪慧异常。幼年时,他在家是排行最小的孩子,脑勺后还留着一根小辫子,走起路来一甩一甩的十分讨喜。他还不识字的时候,就耳濡目染,记得许多鼓书内容,那些书迷们,常以糖块引诱,把父亲抱坐在大腿上,要他说一段故事过过书瘾。父亲总是乐此不疲,张口就来,稚嫰的声音,伶俐的口齿,有板有眼,常常把老少爷们逗引的哄堂大笑,都说他是个开心果,将来必成大器。渐渐地,幼年的父亲对鼓书,以及各种民间故事,传说等民间文化的喜爱,深深地融进了自己的血脉之中,也成为他晚年为民间文化笔耕不缀,呕心沥血的无穷动力。
微信图片_20230118175257.jpg
  【生命不息,笔耕不辍】
  说父亲的晚年生活,除了吃饭睡觉,都在写作中度过并不为过。他生活及其简朴,粗茶淡饭,布衣布鞋,从不讲究,与他写作中极其严谨的态度截然相反。
  父亲的办公桌是一张木质的自制家具。看起来粗笨,简陋,但他就在这张办公桌上伏案写作,闻鸡起舞,写下了近三百多万字文稿。那时,没有电脑,父亲硬是手写稿件,一遍遍修改,一次次重抄(如果按照这个算的话,父亲的文字岂止千万!),十几年时间,这些文字都正式出版。他的民间故事丛书《不亦乐乎》、《不亦悦乎》,以及大量散编在各种民间故事集中的作品,还有最后没有完稿的《不亦君子乎》等,毕生收集的几百个民间故事,在《不亦乐乎》《不亦悦乎》两本故事集中就各写成二百多个完整的故事。这些故事一出版,引起社会各界关注,受到读者普遍喜爱。各大媒体,出版社,家乡的大小媒体等也纷纷约稿;本地的小学、中学,也喜欢请父亲做讲座。父亲幽默诙谐,绘声绘色的演讲,得到广大师生的普遍喜爱,特别是父亲讲述革命战争故事,家乡人民英勇斗争的历史,更是学校爱国主义教育不可多得的极好教材,父亲更是难得的讲演者。家乡的关工委,每年都会请父亲到各所学校进行讲演,为了下一代,父亲从不计报酬。
  父亲的民间文学创作,得到了文艺界和专业人士的厚爱与支持。省民间文学界泰斗马春阳先生、扬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曹永生先生等对父亲的作品赞不绝口,马春阳先生甚至亲自为每一个故事推敲、文字润色,而且为父亲的民间故事系列丛书作序,其喜爱之情溢于言表。著名作家顾寄南先生称父亲的作品“是道地的民族文化遗产,可读性很强,在眼花缭乱的书市上,返璞归真的仍是民间文学”。的确,一些来自民间的口述故事,有的并不完整,主题不明,有的带有糟粕,但经父亲的巧妙构思,便化腐朽为神奇。父亲笔下的民间故事,老少咸宜,亦诙亦谐,文字功底現于字里行间。故事情节曲折,寓意深长,经得起推敲,人物都个性鲜明,时而令人捧腹,时而引人深思,雅俗共赏,经久不衰。而每一个故事,其人物的命运,故事的演变及结局,无一不牵动着父亲的喜怒哀乐。创作中,他的情绪,随着故事的发展,人物命运的变化而变化,我们家人也往往看着他老人家时而沉思,骤然大笑或者时而眉头紧锁挥笔疾书,都已习以为常。有时候,父亲的灵感来了,不管是何时都会一跃而起,挥笔而就,通宵达旦!父亲说:灵感稍纵即逝,要及时抓住,就像春蚕吐丝不吐不快!
  春蚕到死丝方尽!这正是父亲人生的写照。父亲的创作过程,堪称高产,就说那本《龙河湾》,初稿是在我弟弟家完成的。弟弟一家从东北搬迁到秦皇岛燕山大学,本想把父母带过去享享福,谁知道,  他把自己关在斗室里,每天写作不缀。仅仅两个月,《龙河湾》初稿就完成了!父亲就是这样,把自己每天的时间都填的满满的,生命不息,写作不止,这就是我敬爱的父亲!
  【生命不息,传承不停】
  爱吾爱以及人之爱,憎吾憎以及人之憎!父亲写作的宗旨,除要用这些故事引领世人,弘扬正能量,针砭时弊,正社会之风!更为挖掘与传承民间文化精髓,为后人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这就是父亲的民间文学情怀!
  父亲从小植根于内心的民间文化情结,不因岁月流逝而有丝毫改变。相反,他在繁忙的工作中,从未忘记内心的呼唤,而是利用一切机会收集整理民间故事,他收集的新四军黄桥决战等历史资料,退休后,才有时间把这种情结,以及内心积蓄的巨大能量释放出来。
  北京大学中文系师生听说了父亲的事迹,感到是不可多得的采访素材,教授带领课题组的师生一行数人来到我黄桥家中,聆听父亲的讲述。父亲遇到知音,打开话匣后一发不可收,滔滔不绝,讲了整整一周。北大师生将父亲的大量珍贵素材整理后激动不已,对这样一位如此热爱家乡,满腹故事而且如此健谈的老干部敬佩不已。
  一位诗人曾经说过,为什么我的眼中充满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的确,父亲对家乡的爱,对民间文化的爱,倾注了全部心血。他的两本长篇小说,《黄桥雄风》,《龙河湾》,就是以细腻的笔触从更广阔的历史范围描写了家乡人民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波澜壮阔的斗争历程,一个个英雄栩栩如生,一个个场面气势恢宏,是一部现实版的家乡人民抗战史诗!但这两部巨著的完成,是建立在父亲多年来对家乡抗战史料反复调查研究的基础之上。
  父亲退休后创作的第一部作品,是《新四军黄桥决战的故事》,这是他用了几十年时间调查研究得到的珍贵资料。父亲一生辗转在黄桥,泰兴,扬州,泰州,口岸等地工作,所到之处,他总是随身携带笔记本,对各种民间故事,新四军黄桥决战等相关史料进行多方的调查核实,然后记录在案,为了这些,他老人家不顾工作劳累,四处奔波,走访当年的目击者,亲历者,姜堰,江都郭村,口岸,刁铺,扬州,泰州,高邮,宝应等地,都记载了他铿锵的脚步。几十年过去,他积累了大量详实的历史资料。央视纪录片《新四军黄桥决战的故事》拍摄时,导演听说了父亲的事迹,特别找到父亲了解情况,父亲拿出他毕生的收藏,大量珍贵的历史资料奉献给摄制组,指出在有些文学艺术作品中存在的有关新四军黄桥决战的不实之作,并带领摄制组实地讲解,摄制组非常感谢父亲为这部纪录片提供的真实资料,感动于父亲为此大半生的辛勤付出。是的,父亲的付出不仅载入了这部纪录片之中,而且成为后人珍贵的历史。父亲的众多作品都被泰兴市档案馆收藏,而且作为黄桥镇政府在重大交往中的珍贵礼物赠送。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父亲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写下的长篇鼓词《铁骨红心》,不仅是一部极好的鼓词,创作这部鼓词的前前后后也留下一段感人的佳话。
  鼓词描写了一位英勇的地下党员段玉芳段妈妈,在艰苦卓绝的地下斗争中,长期与敌人机智勇敢的周旋斗争,顽强不屈,多次被敌人毒打致残,并且她的家人,丈夫,儿子也为了革命事业英勇献身,她牺牲了自家人,却保住了王震等一大批党的高级干部,游击队员和大量枪支弹药,保存了革命的有生力量。但解放后,她的事迹却不为人知,且因身体残疾,生活非常贫困。父亲在一次农村调查中听到有村民反映此事,高度的责任感驱使他立即寻找到段妈妈的下落,并鼓励段妈妈将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讲了出来,父亲在充分调查核实后,一方面用鼓词形式把英雄的故事写了出来,另一方面向政府汇报,很快解决了段妈妈的生活问题。父亲的举动以及他的作品《铁骨红心》成为一段历史佳话。父亲说过,这部鼓词写的不只是段妈妈,而是对战争年代地下工作者群体的赞颂,对他们事迹的传扬,就是激励后人牢记历史,把我们的国家建设的更好。正如父亲所愿,《铁骨红心》成为当年家乡舞台上常唱不衰的作品之一,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现实题材。而鼓词,又是对爷爷鼓书的传承,为泰兴鼓书的发展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微信图片_20230118175306.jpg
  【生命不息,殚精竭虑】
  黄桥,既是南北商贾聚集地,也是军事重镇,出了很多历史名人,同时也有很多著名的文化景点。不少景点文革中遭到破坏已不复存在,这些文化景点的挖掘、恢复、建设至关重要,父亲在民间文化创作过程中,没有忘记这一使命。他会同志同道合的老朋友们一起,征得镇政府支持,发起成立了黄桥历史文化研究会,并亲任首届会长,创办了会刊,由林仁申先生担任杂志主编。召唤中外游子为家乡历史文化研究献计献策,提供珍贵的历史资料。一时间,黄桥变得热闹起来,各方仁人志士,纷纷加入了火热的研究之中,为此父亲更加忙碌,各种资料收集整理,各种走访,会谈,考证,没有资金,父亲就自己掏腰包,拿出并不丰厚的退休金垫付,没有足够的人手,父亲自己承担了更多的具体工作,六十多岁的老人,身患严重的痛风,下肢脚趾掌指关节和手关节因疼痛和尿酸结石沉积已经严重变形,但他全然不顾,拖着病体顽强的工作着。每当家人提醒他注意身体,他总是乐观爽朗的说,我没事,事情太多,要抓紧!拼命工作、忘我工作,是父亲的一贯作风,我们无法阻挡,只是看着他日渐弯曲的身躯,红肿变形的关节,心中的不舍与无奈,总让我们忍不住热泪直流,而父亲总是慈祥的说,不用担心,我没事!是的,父亲就是用行动实践着:生命不息,就要为家乡的文化发展尽心竭力!在他的带领下,黄桥历史文化研究会先后出版的会刊内容丰富,资料详实,图文并茂,读者赞不绝口,其珍贵令人难以想象,这是出自一个小镇,几位老人之手。迄今,这本杂志成为黄桥文化史上光彩照人的一页,也是黄桥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页!
  今天的黄桥,已是全国著名历史文化名镇,当年挖掘的文化景点都已恢复,遍布全镇。让人们在历史与现实中反复穿越,流连忘返,无不惊叹于这个苏中小镇不凡的文化传承。历史当有记载,人们不会忘记,当年那位发起成立黄桥历史文化研究会的老人彭少山!以及他和他的同道者们,是怎样在他们的晚年为此殚精极虑直至生命终结。
微信图片_20230118175311.jpg
  【生命不息,磨砺不止】
  看过父亲作品的人,惊叹于他的奇思妙想,广博的学识;叹服于他对文字的驾驭能力。不知情的人一定会认为彭少山是高学历,读过很多书吧!作为女儿,我要说,是!也不是!实际情况是,因为家贫,父亲幼年只读过两年私塾,但他天资聪颖,学习刻苦认真,因为不满足于私塾老师每天只教几个字,父亲就不断提问老师,结果爷爷被老师索要双份的学费。爷爷付不起双份学费,父亲只好辍学,边劳动边学习。后来参加工作了,父亲更加酷爱学习,特别是在扬州地区卫生行署工作期间,他每天都要到基层走访百姓,骑一部单车风雨无阻的行走于街道,乡镇,甚至高邮宝应兴化泰州等地,早出晚归,其辛苦可见一斑。但不管工作多忙,多辛苦,父亲都坚持每天学习。
  在扬州工作期间,父亲几乎抽出所有的休息时间到扬州夜大学习中文,白天工作,夜间学习,从不间断,多少个夜晚,他忍受着饥饿和蚊虫叮咬,无法洗澡的种种困难坚持学习。即使是文革期间在泰兴人民医院极其艰苦的工作中,也不间断的学习学习再学习!在那个“不学ABC,照当接班人,考试交白卷成为英雄的”学习无用论年代,在父亲的案头,却始终堆放着资治通鉴,聊斋,二十四史等书籍,深夜开会回来,拖着疲乏的身躯,不看一会书绝不休息。凡是父亲工作所到之处,他的同事,部下都知道父亲最大的爱好就是学习。日积月累,父亲的文化功底才逐渐丰厚,为工作和退休后的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退休创作过程中,父亲提笔才思泉涌,下笔有神,绝非偶然。
  父亲的一支妙笔文字精炼,用句讲究,情节也好,人物塑造也罢,不用华丽辞藻,而是要贴切内容,贴切需要,真实,可信。记得有一次他接到一个调查任务,分析贫困户每年冬天发的棉衣,为何第二年就没了,需要再次救济的原因时,他调查到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当年发的一件棉衣,冬天当棉衣,春天农民拿掉棉花成夹衣,夏天再剪去里层成为夏天的单衣,到了深秋,自然无法挡住寒冷,所以第二年仍然需要棉衣。于是父亲用一句话概括了:冬棉春夹夏单秋无踪!他创作的鼓词《铁骨红心》,也充分体现了父亲的匠心独具!故事情节曲折,人物众多但个性鲜明,语言精练,押韵,甚至很多地方对仗工整,便于说唱。是不可多得的鼓词佳作。在父亲的民间故事集里,有许多极好的诗词佳句,都是父亲的原创力作。正所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父亲晚年热衷于家乡文化建设,民间故事创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中国民间文艺家的称号,真的无法概括他对家乡,对民间文化倾注的满腔热忱!以及为之几十年从未停息的执着!这是一个老共产党员最朴实的情怀,是对鼓书艺术最好的传承!因为时代的变迁,父亲虽然没有直接接过爷爷的鼓书,但是,父亲早已将鼓书精髓贯穿于他所有的作品创作,文化事业的开发之中,父亲的精神以及父亲的作品,是我们全家的传家之宝,也是家乡人民的宝贵财富。他的一颗赤子之心,将激励后人爱国爱家,用执着的精神,用科学的态度,做好文化的继承,传播和发扬!
  令人欣喜的是,民间文化研究后继有人!泰兴民间文化研究会在陈会长带领下,正默默地从事着这项平凡而伟大的事业!之所以说是伟大的事业,是因为,民间文化就是我们的母语,乡音乡情就是我们即使身在天涯海角也会深刻感悟的人间亲情!民间文化的发展传承,是我们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源泉!
微信图片_20230118175317.jpg

来源:泰兴龙河民间文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095 天

连续签到: 26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23-1-18 18:49: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北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367 天

连续签到: 3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23-1-31 09:46:3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缅怀彭老!曾受其惠赠<黄桥雄风>一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新帖 客服
微信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关注身边发生的最新资讯

客户端

客户端

客户端二维码
扫码立即安装至手机

回到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