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

泰兴巡检司考(作者:张明乔)

53385人阅读  2人回复   查看全部 | 阅读模式 |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24-1-11 09:18:31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分享到: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黄桥的网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黄桥在线。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微信截图_20240111092053.png
       巡检司是县级衙门下的基层组织,京师、沿海、蛮夷地区设置较多。巡检司始于五代,目前所见到的最早设置时间是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明史·地理志》载:“泰兴府南,南滨江,西北有口岸镇、东有黄桥镇、南有印庄三巡检司。”说明至少明代时泰兴已经设置巡检司。清代,中国人口增多,县衙数量并未增多,次县级的巡检司在数量与功能上则日渐增多,泰兴的巡检司则依然保持了明代的数量。泰兴县志载:“雍正十三年(1735)全县废乡都,裁革里甲,全县分为四辖:口辖、捕辖、黄辖、印辖。以典吏所治之地域为捕辖,驻县城;下有黄桥、口岸、印庄设巡检司为黄辖、口辖、印辖。印辖不久移驻季家市。”清代巡检司为从九品官,掌缉捕盗贼、盘查奸伪之职。巡检司署通常不设于县城,而是在关津要冲之地(关隘)和离州县治所较远的繁华市镇地方,因治安缉捕的需要而设立。现在,由于区划调整,泰兴旧有的三个巡检司旧址中,有两处已不在泰兴市境内,现存泰兴境内的巡检司只剩黄桥旧址。
黄桥巡检司
  洪武初年,改永丰镇为黄桥镇,泰兴县令吕秉直在黄桥镇西街设立巡检司,全称为“黄桥巡检司衙门”,专任捕盗、防务,缉私盐、课税等务。黄桥镇为旧时泰兴县内的大镇之一,但它远离县城所在地泰兴城,却又是东乡最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和商贸中心区,作为县治的重点区域,历任泰兴知县皆主张在黄桥设巡检司,这是黄桥巡检司得以在清代保存的原因所在。清代时,江苏境内的巡检司多被裁撤,但泰兴的巡检司却一个也没被裁撤。当时的泰兴为什么要在县署以下设巡检司?这跟清代泰兴人口的增加有关,也跟县署机构不足有关。清代时,县署设立吏房、户房、礼房、兵房、刑房、工房共6个职能部门,称“六房”,后改称“六科”。“六房(科)”外,“县下设治”,还设有19个直属单位:儒学、巡检司、驿、税课局、仓、织染杂造局、河伯所、批验所、递运所、铁冶所、医学、阴阳学、僧会司等。有的设官给禄,如儒学的教谕、训导,巡检司的巡检、副巡检、驿的驿丞等,有的设官不给禄,如医学的训科、阴阳学的训术、僧会司的僧会、道会司的道会等。上述体制中,巡检司作为缉捕盗贼、盘诘奸伪的机构,在县署以下的社会机构中地位独特,这正是黄桥巡检司存在的原因所在,因为巡检司设置于关津、要冲之处(万历《大明会典》载:关津,巡检司提督盘诘之事,国初设制甚严),主要任务是盘查过往行人,稽查无“路引”外出之人,缉拿奸细、截获脱逃军人及囚犯,打击走私,维护正常的商旅往来等。
  原黄桥镇巡检司衙门,位于刘同盛巷东约50米,有大堂、二堂、兵房、仓库、宿舍等20多间房屋。清政府沿袭明制,仍称“黄桥巡检司衙门”,民国时期,改称巡警所。新中国成立之后,将巡警所扩建为公立西街小学,现为黄桥镇西街小学。
口岸巡检司
  口岸曾是泰兴县治所在地,清康熙《扬州府志》载:“南唐析济川镇置泰兴县,创治于柴墟(口岸旧称)。宋初徙治延令村,是为今县治。”明时,口岸先后建有察院、公馆等。清代,设巡检司,所治范围为泰兴县的西北片。口岸巡检司旧址为“口辖”所在地,即新中国成立前的口岸镇治官衙。明初泰兴张氏“三凤”之一的张羽惠,曾在相关碑文中记述口岸巡检司。据载: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镶嵌在泰兴镇鼓楼东路五四巷2号原“张氏宗祠”墙壁上的一块刻于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的石碑,文革时粉刷的石灰被铲去,开始引起人们的重视。刻碑时间距弘治十四年柴墟改称口岸仅55年。石碑通高2.4米,宽0.8米。碑文系邑人户部右侍郎张羽惠所撰,碑文为“泰兴县城堑落成记”,时人称为“大明碑”,主要记述泰兴筑城经过及城垣范围。碑刻正书16行,共628字,至今完整无缺。1982年,古碑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碑文中记载:“昔南唐昇元三年,析海陵地设县治于柴墟镇,即今口岸巡检司也。”这是目前所能见到的关于“口岸”地名最早的实物。该碑现陈列于泰兴仙鹤湾风光带供人参观。
印庄巡检司
  清雍正十三年泰兴县设口、黄、捕、印四辖时,印庄(今泰兴曲霞镇)为印辖所在地。印庄位于泰兴城东南25里,印庄巡检司旧址在曹董桥北侧,时人称其“老爷大堂”,有门楼、议事大堂、东西厢房、前后敞厅等,内有房屋五六十间。后巡检司移至季市(1949年5月泰兴县将所属东南的季家市及其附近的短夼、前小庄、李家圩、王锡匡等村庄划属靖江县管辖建立季市镇),现门牌号为“东街90号”,老屋一共九间,前后共三进,南北长42.9米,东西长12.6米。从建筑风格、横梁雕花等各个方面看,属于清末建筑。据当地老人回忆,旧署为五进大屋。一二两进连为一体,六间七架梁瓦屋,中间大厅,铺黑色罗底方砖。柱基为石鼓磉,两侧是杉木板壁,房内铺有地板。两幢房屋屋檐相接处,有防雨水渗漏的设施,非常坚固。第三进梁上雕刻古式花纹,屋檐滴水和屋檐近处的砖墙上都有花鸟图案。第四进是三间七架梁瓦房。第五进是个大院落,两边围墙,最北端是三间五架梁瓦房,西侧是马房,东侧是伙房,中间是放置供人练武的弓箭、大刀、长矛、石锁等兵器的库房。最后一进后被季市卫生院拆除,改建为职工宿舍。同治八年,安徽茶商胡允源携子胡树铭从姜堰来季家市创办“胡源泰茶庄”,先后购买了季家市巡检司十三间五架梁小瓦屋和胡云龙祖屋,共有三十间。胡氏一家五代在季家市经营茶叶,从清代到解放后的一百多年,一直经营得红红火火,给季家市周边百余里居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巡检司改做茶店,只能说明巡检司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而地区商贸逐渐发达起来。
  江苏《靖江县志》卷2(光绪五年刊,第11页)载:一位曾在江苏靖江县任巡检的官员称:“巡检之设,职专缉盗诘奸,故其署多抗扼津要……其阶虽卑,而责实重。虽列县属,而实有专制之权。盖许其摘发机密而望以曲突徙薪之功也。”可见,季市巡检司曾对稳定地方和加强统治,发挥了较大作用。
  泰兴旧时的巡检司制度虽然已经随时代更替而消失,但其管理社会的功能仍然被保留了下来,其社会管理功能逐渐转移进乡镇组织(地方政府)和社区村庄。其司法功能逐渐转换为乡镇司法所、公安派出所、地方法庭等,社会治安管理功能则被社区和联防组织所代替。
来源:黄桥历史文化研究第19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73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24-1-12 14:51: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125 天

连续签到: 56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24-1-12 23:15:3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北海
黄桥的老衙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新帖 客服
微信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关注身边发生的最新资讯

客户端

客户端

客户端二维码
扫码立即安装至手机

回到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