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在泰兴市黄桥镇琴韵社区活动中心内,一场聚焦民生热点的法律咨询活动吸引了不少居民参与。活动现场通过案例分析、互动答疑等形式,针对财产交易、消费维权等常见问题展开讲解,为居民送上“零距离”法律服务。
紧贴生活:家门口的普法课堂 活动现场,社区法律顾问张楠律师以“生活中的法律防线”为主题,结合《民法典》条款,将复杂法律知识转化为生活指南。通过“保健品推销陷阱取证技巧”“微信转账借据规范”等实用话题,配合维权流程图、合同模板及调解案例视频,并采用漫画图解和法条对照表将遗产继承、消费维权等知识可视化,居民们不时用手机拍摄记录。
以案说法:破解停车库交易困局 “我儿子买了房子在新区,最近想买个停车库……”互动环节刚开始,退休教师吕建国就迫不及待地举手提问,其子所在小区近期有人转让二手停车库,但对方要求现金交易且不开发票,这让老吕一家犯了难。“这种情况可能存在偷逃税款风险。” 张楠提醒,建议通过银行转账保留支付凭证,并要求卖方开具正规发票。她还贴心地掏出手机,现场演示如何通过“不动产登记信息查询”小程序自助验证产权信息。 多元服务:覆盖基层法治需求 活动现场还涵盖了遗嘱公证、物业维权、网络诈骗等八类高频领域。便利店店主周美芳因欠债问题,了解了欠款借条风险;居民王志勇解决了房产过户与养老保障的矛盾,并领取了《家庭财产规划指南》;经营小超市的王梅咨询租赁合同纠纷;刚当爷爷的周美君询问遗产公证事宜……针对共性问题,琴韵社区建立“普法重点问题清单”,将专业术语转化为家常话,现场发放《老年人法律权益手册》,特别标注“防诈锦囊”“紧急联系人设置”等内容,实时将要点知识投影放大。 长效建设:培育社区法治生态 “我们就是要让法治成为居民触手可及的生活工具,通过这类’零距离’服务,既解决燃眉之急,更培育遇事找‘法’的社区氛围。”琴韵社区党总支书记杭美梅介绍,通过活动不仅是解决居民的具体诉求,也是推动社区建立“法律顾问值班日”机制,让生硬的法条化作“转账要留痕”“合同看附件”等生活化的叮咛,构建起“咨询—解决—预防”的法治生态链,让居民更好掌握法律武器。
来源:学习强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