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兴全市党建工作会议召开后,黄桥镇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立足实际抓实抓细党建工作,做到“筑最牢堡垒、锻最强队伍、育最亮品牌”,致力推进全镇经济社会更高质量发展。
以“精品化”意识构筑“最牢堡垒”。一是夯实基层基础。坚持管在平时、严在细节,采取“集中督查+交叉互查”方式加强党内组织生活规范化、“牌子乱象”专项整治等工作的现场指导,引导各基层党组织认真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基本制度,提升党内生活质量。以市委巡察为契机,以村(社区)“两委”换届为抓手,选优配强班子、提升运转质态。配齐育强各领域党务工作者和党建联络员。认真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二是助力乡村振兴。统筹用好村居书记、乡村振兴指导员等人员力量,在资源盘活、项目落户等方面发挥作用。着力构建“产业振兴强支撑、设施建设提质效、治理服务优生态、人才培育蓄动能”四位一体推进体系。深化“一线工作法”,推动村干部从“坐办公室”转向“走村入户”,通过“板凳会”“田间恳谈”等方式,精准掌握群众需求,提升政策执行精准度。三是做实基层治理。扎实开展“基层治理攻坚年”,实施“祥泰有‘约’”行动,深入开展“敲门行动”,做到“提户知人、提人知事、提事知情”。制定用好乡镇履职事项清单,推进落实“干部下沉、数字赋能”,农村领域深化“强抓带”乡村治理模式,城市领域实效推进小区治理支部建设,开展机关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回社区办一事、为社区解一难”,推动力量、资源、服务下沉,提升基层治理能效。
以“创一流”标准锻造“最强队伍”。一是全面强化干部选育。坚持好干部标准,运用系统性思维,健全完善干部“选育用管储”全链条机制,大力选用“五有干部”。用好“青圃课堂”“强能讲堂”“先锋论坛”等载体,打好上挂、下挂、外挂等实践锻炼组合拳,针对性开展一线培养活动,全面提高干部现代化建设能力。突出抓好镇村年轻干部培养与硬性配备工作。统筹抓好行政事业、编外、国企和村居干部等各类人员管理。二是从严抓好党员管理。对照五个阶段、25个步骤,从严抓好党员发展工作。依托主题党日、党员轮训等载体抓好党员集中教育。用好党员先锋作用具象化清单,创设“我是党员我带头”载体,激发党员先锋作用发挥。做好流动党员常态化排查,引导参加环境整治、矛盾调解、防汛抢险等志愿服务,鼓励积极发挥作用。完成档案室扩容升级,实现在库档案规范化、电子化管理。三是积极开展人才工作。依托黄桥商会等平台和人才服务驿站等阵地,用好“周末嘉年华”等载体,积极开展恳谈、座谈、研讨、交流等活动,进一步盘活在外人才资源。建立健全重要节日节点与高层次人才“一个电话、一条短信、一张贺卡、一次问候”“四个一”常态化联系机制,探索落实稀缺人才及专家取得突出成绩、遇到工作困难、生病住院、家庭遇到困难、主动提出需要帮助“五必访”,努力讲好黄桥与人才双向奔赴、共创美好的故事。
以“标杆化”追求培育“最亮品牌”。聚焦“点线面”矩阵。以祁巷、严徐、永丰社区、琴韵社区等为重点,推动点上创新经验的深度挖掘与总结推广,并将已成型的特色亮点进行有机串联,连点成线,打造全域大品牌,提升黄桥整体工作品牌影响力。聚焦“一把手”项目。瞄准红色旅游,用好基层党建书记项目这一有效理事载体,做好精心选题、用心解题、高效结题的文章,打好“黄桥烧饼、黄桥古镇、小提琴”三张优势组合牌,努力用“小项目”彰显大作为。聚焦“特色化”品牌。发挥市委党校黄桥分校、祁巷乡村振兴学堂、新四军黄桥战役纪念馆等“人无我有”的阵地优势,用好老干部银发宣讲团、青年讲师团等已有载体,深化“党建+”工程,打造更多“黄桥牌”特色亮点。
来源:江苏经济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