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

景行与克念----《千字文》解读之二十九

1600人阅读  7人回复   查看全部 | 阅读模式 |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2-18 00:01:33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分享到: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黄桥的网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黄桥在线。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西楼雪 于 2011-2-18 18:04 编辑

景行与克念


----《千字文》解读之二十九


文/西楼雪

    记得很小的时候,每到清明、冬至、除夕,就会被长辈拉着,到阴森森的祠堂里,对着画像上的祖先顶礼膜拜。画像上的祖先是本族历代的贤人,都是德才兼备,对族内有很大贡献之人;其余的先人们均默默无闻掩在家谱之中。此时,长辈们会祈求先贤保佐本族兴旺发达,也会谆谆教诲小辈们,要好好修养,长大后像先贤一样,做德才兼备对国家对社会对家族有贡献的人。可惜的是,我刚有所记忆,家谱、先贤的画像随着祠堂一起在一场浩劫中毁灭了。本族先贤的事迹也渐渐消失在风中,仅有模糊的印象了!深以为憾。

    在苏州的名园“沧浪亭”里,有一座“五百先贤祠”,祠中共有五百九十四幅历史人物的线刻头像,包括伍子胥、李白、范仲淹、苏轼、文天祥、顾炎武、林则徐等贤人。他们是华夏历代的贤才,对民族有着巨大贡献,他们的身上彰显了民族的骨格与智慧,受着亿万人的崇敬与爱戴。他们是亿万炎黄子孙的效仿的楷模。

    成为他们一样的贤人,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被后世所广泛地纪念,这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想。怎样才能成为他们一样的贤人呢?千年前的周兴嗣在《千字文》中给每个有梦想的人,指明了道路,“景行维贤,克念作圣”。

    《诗经•小雅•车辖》中有诗句“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说的是贤德的人,他的品德如高山一样巍峨,令人敬仰;他们的德行如通衢大道一样光明正大,令人赞叹。“景”字的本义是日照高山,有高大光明的意思;“景行”是指光明崇高的德行(止是语气词)。周兴嗣的“景行维贤”就出于此处。它的意思是,德行光明正大泽被四方的人就是贤人。这句话刻在了“五百先贤祠”中的一块扁额上。

    从“景行维贤”中可知,要成为一名贤人,需要三个条件,一是德行要深厚高尚。不同时代不同阶层的人,对“德”有着不同的理解,但共同的是,他们的思想观念都能努力遵循人的本性,守护民族的根基,顺应时代的脚步。像“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与民同乐”的欧阳修,“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等人,都因具有高尚的德行,崇高的气节,而成为“高山仰止”的英贤。

    二是要光泽后人,对民族对人类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像留下无数优美诗篇的李白、苏东坡;像“虎门硝烟”,给世界给后人留下华夏民族的铮铮铁骨的林则徐;像创造“活字印刷术”推动了世界科技发展的毕升等人,因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及科学发明而永垂后世。

    三是要有超群的才能,在某一方面有特别的专长,并充分发挥出来,造福人类。如王羲之,如祖冲之,如孙思邈,如张衡等人,或在书法上成就非凡,或在数学上领先世界,或在医学上造福华夏,或在地震研究上独树一帜,而为人们广泛传扬。

    理论上,只要从这三方面努力,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流芳千古的贤哲,但为什么只有那么少的人能成功呢?且看周兴嗣的另一句“克念作圣”,关键是能否“克念”。能“克念”,不仅能成为贤人,还可以成为贤人中的贤人----“圣人”。

   圣是形声字,从耳、呈声。甲骨文的字形,左边是耳朵,右边是口字。圣即善用耳,又会用口。本义是通达事理。圣人,现代词典中有多种解释,一是人格最高尚的、智慧最高超的人,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中,成了全民族公认的圣人的,只有孔子一人,尊称为“孔圣人”。二是称学问、技术有特高成就的人为圣,如:酒圣:杜康、书圣:王羲之、草圣:张旭、史圣:司马迁、文圣:欧阳修、亚圣:孟轲、医圣:张仲景、武圣:关羽、乐圣:李龟年、茶圣:陆羽、棋圣:黄龙士、诗圣:杜甫、画圣:吴道子、词圣:苏轼、 曲圣:关汉卿、药圣:孙思邈、兵圣:孙武、谋圣:张良、科圣:张衡、智圣:诸葛亮、剑圣:裴旻、塑圣(雕圣):杨惠之、字圣:许慎等。(一口气说了这么多,累了,喝口茶,呵呵。)


    要成为“孔圣人”,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了,因为那是造神的结果;要成为某一方面有特高成就的人,还是有可能的。


    周兴嗣的这句话出自《尚书  周书  多方》,“惟圣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圣”。狂,在这句中指念狂的人,指一般的凡人。“念”,是心中的想法,是念头,是头绪,是思想,是情绪等。本句的意思是,圣人如果没有了“念”就会变成狂人(平凡人),狂人(平凡人)如果能够克制“念”就能变成圣人。


    一个人要控制自己的行动,还是比较容易的,然而要控制自己的“念”(思想),就太难太难了。(也许只有非人类,才有可能,如只顾吃喝的猪羊。)怎么控制呢?孔圣人控制“念”的方法,就是在田野里消除杂草的方法-----让田野中长满庄稼,让脑子所思所想的,只有“仁、义、礼、智、信”,其他的“念”完全排除,即使有个别他“念”萌芽的,立即扼杀清除。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有了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行动。“克念”,是成为圣贤的唯一徒径。“克念”,说得通俗一点,就是“专心一也”。虽然我们不能完全克念,成为圣贤,但要在某一方面有所建树,在一段时间,排除他“念”“专心致志”于某一件事,是肯定可以做到的。天长地久地坚持下去,“某圣”或许就诞生了。明大文学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说:“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资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平庸是“分神”的产物,奇迹是“专心”的成果。


    作为普通人,虽然不奢望成为贤圣,但“景行”“克念”总是有好处的。
  
附《千字文》原文

“景行维贤,克念作圣”

(《千字文》系列解读文章正处于修改中,敬请朋友不吝赐教,谢谢!)

西楼雪博客:http://blog.sina.com.cn/xilouxue
本帖评分记录金币 收起 理由
苏泰剑滨闻 + 18
gsg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2-18 15:13: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本帖最后由 gsg 于 2011-2-18 15:21 编辑

先生文章,引经据典,说服力很强。
“先天下之忧而忧‘”   这节,“像。。。。。。。等等”这句话,感觉还未说完。
    “二是”   “三是”后也有同感。“惟圣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圣”中  “克”,在下以为作“能”解好,前后二“念”,应 是同义,思想,也就是同一思想,所不同的是  “罔”   和 “克”,他们应是反义,一  “ 罔(通亡)(无,不能)”   , 一   “能”  ,所以结果是一“狂” , 一   “圣”。鄙人弄斧了,供参考,望勿见怪。
本帖评分记录金币 收起 理由
苏泰剑滨闻 + 4 感谢!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2-18 17:59: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我会记住这句话:作为普通人,虽然不奢望成为贤圣,但“景行”“克念”总是有好处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2-18 18:05: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gsg 发表于 2011-2-18 15:13
先生文章,引经据典,说服力很强。
“先天下之忧而忧‘”   这节,“像。。。。。。。等等”这句话,感觉还 ...

谢谢指点!{:soso_e160:}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2-18 18:05: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hqxs 发表于 2011-2-18 17:59
我会记住这句话:作为普通人,虽然不奢望成为贤圣,但“景行”“克念”总是有好处的。
...

谢谢你,黄桥先生!{:soso_e160:}
     

签到天数: 3 天

连续签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11-2-23 13:39: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景行要求有为,而克念却主张无为,看来还是儒家的中庸之道呢。学习,欣赏。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2-23 18:54: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云水天涯 发表于 2011-2-23 13:39
景行要求有为,而克念却主张无为,看来还是儒家的中庸之道呢。学习,欣赏。

问好朋友,请喝茶!{:soso_e160:}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2-26 23:43:4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gsg 发表于 2011-2-18 15:13
先生文章,引经据典,说服力很强。
“先天下之忧而忧‘”   这节,“像。。。。。。。等等”这句话,感觉还 ...

很赞赏顾老先生对作者的文字的认真劲儿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新帖 客服
微信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关注身边发生的最新资讯

客户端

客户端

客户端二维码
扫码立即安装至手机

回到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