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我是黄桥的姑爷 于 2011-2-26 15:17 编辑
黄桥,古称永丰里,始建于北宋神宗元丰年间,是一座千年历史文化名镇。镇域面积72平方公里,总人口10万人,其中市区面积6.5平方公里,人口5.6万人。黄桥地处长江北岸沃野千里的苏中平原,依傍美丽富饶的长江三角洲和江苏沿江经济开发带,有着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和湿润,年平均气温为14.9℃,年总降雨量1031.8mm,日照充足雨水适量,生态环境好。
黄桥始建于北宋神宗元丰年间,距今已有近千年历史。抗金英雄岳飞麾下的名将牛皋曾在黄桥驻兵洗马,明永乐大帝也为讴歌黄桥人的“德行”留下了墨宝。黄桥自古人文荟萃,仅何氏一族就有“一门四时士,七十二举人”的查考,著名的中国地质学之父丁文江先生,中国喜剧创始人丁西林先生,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核糖核酸的中国科学院院士生物学家王德玉先生也都生于黄桥。抗日救国时期,一场震惊中外的黄桥决战成为黄桥的历史增添的新的辉煌,一曲黄桥烧饼歌从此唱响了大江南北。
黄桥镇讫今保留(修缮)完好的有千年古刹福慧寺,南宋抗金名将牛皋藏兵洞、洗马池,明清古建筑群(古风广场),中国现代地质学之父丁文江先生故居,何御士府,文明、致富二古桥等名胜。
2001年入围泰州市十强乡镇行列,是江苏省综合改革试点镇、江苏省百家名镇、江苏省文明乡镇和全国创建文明小城镇示范点。被国家五部委授予“全国创建文明小城镇示范点”光荣称号,2002年又被命名为“全国历史文化名镇”、泰州市“十强乡镇”和江苏省牛仔布名镇。
中国地质学之父,丁文江先生
浓香扑鼻的黄桥烧饼,最喜欢肉松馅的,只可惜那个肉联厂倒闭了
陈毅、粟裕在这儿打过仗,把黄桥打成了老区,几十年来,由于地方领导的执政水平,老区还是老区,老百姓还是很穷...我们家就经常受大队干部的欺负(十五年前),据说准备为陈毅老人家铸一座铜像,结果这座铜像的钱不翼而飞(老百姓的话有时候还是很有道理的,政府官员至今没有出来辟谣,他们不知道?还是默认了?)...
这个估计只有我爹以前的老辈认识,老黄桥中学的办公室!留下来多好啊!
95年以前,黄桥中学的大门还是这个样子。虽然我没上过黄中,但也是我曾经向往的地方!
番茄同学就是这所学校出!
世界上每五把小提琴,有一把是泰兴生产的
战争年代,古银杏群落下曾发生了震惊中外的黄桥战役。如今老区黄桥靠工业化走上了快速发展之路。溪桥提琴就是工业化发展的一个经典。溪桥镇有50多家提琴生产及配套企业,年产提琴40多万把,占世界产量的五分之一。
“提琴就是我们的饭碗,琴声就是我们的福音。”溪桥乐器的历史源于30年前。当时上海提琴厂的几位工人师傅下放到溪桥,开始他们办厂生产提琴配件,之后开发研制小提琴。如今溪桥镇乐器生产企业已有50多家。全镇生产小提琴的规模居世界各国之首,98%小提琴出口欧美、非洲及东南亚的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镇有5000多人分别在50多家提琴厂就业,人均年收入过万元。全镇农民从提琴中得到的纯收入就达半个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