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

儿女的义务----《千字文》解读之三十五

2128人阅读  13人回复   查看全部 | 阅读模式 |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3-5 14:01:00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分享到: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黄桥的网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黄桥在线。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西楼雪 于 2011-3-7 20:19 编辑

儿女的义务

----《千字文》解读之三十五

文/西楼雪

    热恋中的女人往往会问男人这样一个问题:“你妈和我都不会游泳,两人一起掉进河里都有生命危险,而你只能救一个人,你会先救谁呢?”男人往往会旁顾左右而言他,一般不会正面回答;有的女人还要无休止地追问下去,想要一个满意的答案。

    其实这是一个相当愚蠢的问题。当男人回答先救母亲时,是亲情胜过了爱情,是孝道超过了情欲,他告诉女人,母亲永远比妻子重要,爱意正浓的女人当然不会满意。而当男人回答先救她时,是爱情胜过了亲情,情欲超过了孝道,女人会更不满意。因为如果这是真话,一个连自己的母亲都可牺牲的人,一个不孝之人,是何等的狠毒?什么坏事干不出来呢?如果这是假话,那为了满足未婚妻的要求而满嘴胡话信口开河的男人,又怎能相信呢?追问这种问题的女人,要么是脑袋进了水,要么是对他很不信任,内心有了与他分手的想法。

    当然在封建社会,这个问题的答案只能是“先救母亲”,因为母亲是惟一的生我养我的人,有什么人能与母亲相提并论呢?古语云,“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来时各自飞”,妻子离开了还可以再娶,母亲离开了就永远不会再有了。在古人看来,救母亲,舍妻子,就是“孝”,大“孝”。

    《诗经 小雅 蓼莪》中说: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
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南山烈烈,飘风发发。民莫不谷,我独何害。
南山律律,飘风弗弗,民莫不谷,我独不卒。

    意思是:

爹呀,生养我,娘呀,抱着我。抚摩我,保养我,长养我,教养我。
来回看顾我,反复照顾我,出出进进心里惦记着我。
我想报答这恩情,老天呀,你为何这样昧了心。
南山高高大大,暴风呼呼啦啦。人们都能养着爹娘,我为何独独遭了灾殃?
南山巍巍峨峨,暴风呼呼呜呜。人们都能养着爹娘,我独做不到呀真心伤。

    这可能是中国最早的,孝子为表达不能尽孝而痛苦万分的心情而作的诗歌了。孔子云,“子欲养而亲不在”,这是人生最痛苦的事情。有人说,读了这首诗而不泪下的,那就不是人了。

     “孝”是几千年来中国社会的道德准则,它维系了家庭关系,也维护了封建皇权。它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说文》中说:“孝,善事父母者。”意思是,孝,就是很好地侍奉父母。有一部儒家经典《孝经》,据说是“孔子为曾子陈孝道”所作,也有人认为《孝经》是孔子的弟子所作,约成书于秦汉间,它具体地讲述了“孝”的内涵。

    在《孝经》的第一章中,孔子就开宗明义地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大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这段话的意思是,孝是道德的根本,也是人需要进行教化的原因。……我们的身体毛发皮肤,而是父母给的,我们要好好对待,不能让它受伤害,这是孝的开始。在父母教育下长大成人,按封建道德规范做事,让后世人景仰羡慕,来彰显父母教导有方,这是孝的结果。孝,开始于孝顺父母,长大成人就要忠于君主,最终“德建名立,形端表正”实现人生的价值。《大雅》中讲:“不要忘记你的祖先啊,这是人生最需要修养的品德。”

    又想起了《**四孝图》中《郭巨埋儿》的故事。汉朝的时候,有个姓郭名巨的人,家里穷苦得很。儿子幼小,郭巨的母亲常把自己吃的东西,分给孙儿吃。郭巨因为家里穷得不能够奉养母亲,现在儿子又要分母亲的食物。如何是好呢?于是总等着儿子走出的时候,再到母亲房里去进食物。有一天,儿子跌在水里死了。郭巨的妻子惊慌地哭着,郭巨说,不要惊动了母亲,儿子可以再有的,母亲是不可以再得的,何不把儿子埋葬了?郭巨的妻子不敢违背他丈夫的话,就在地上掘坑。掘到三尺多深,忽然一个霹雳,把儿子震活了,并且地里有一釜的黄金。上面有字写着,说是上天赐给孝子郭巨的。

    在传说中,至孝是可以感动天地的。在我家乡的公园中,立着一块明朝的御制“顾孝子碑”,碑上说,宋初有一位孝子叫顾昕,日夜服侍瞎眼的母亲,每天早晚用清水帮母亲洗眼,几十年如一日,终于感到了上天。有一天,她母亲的眼睛竟然能清楚地看清世间的一切色彩。皇帝特地制了这块碑石来表彰他的孝心。

    古往今来,“孝”都是衡量一个人品德好坏的重要因素,汉朝的“举孝廉”,就是以“孝”为考核人才的主要指标,要举荐“孝”子为官。三国时的曹操就是以“孝廉”的身份进入统治阶层的。

    怎样才能算是尽孝呢?古人尽孝,为了父母健康,即使在母亲与儿子的取舍中,也以母亲为最重要的;为了父母的快乐,即使是七十多岁的老莱子也会拿起身穿五彩衣,假装跌倒在地啼哭,以博母亲一笑;为了父母休息好,九岁的黄香会拿着扇子把卧席扇凉;为了继母的嗜好,幼小的王祥会赤身卧在寒冷的冰面上,祷告上天求得鲤鱼的来临。

    鲁迅先生曾经批评《**四孝图》中的这些故事,说是“诬蔑了古人,教坏了今人”,他是从封建道德对孩童的摧残的角度批评的,并不是完全否定“孝”道。鲁迅先生本人也是一位“孝子”,他曾说,“预备(学医)卒业回来,可以救治像我父亲一样的病人”。孝是人世界最美好的情感与品德,但“孝”不应是生活的全部。

    其实,周兴嗣在一千多年前就提出:“孝当竭力”。孝顺父母,就是要竭尽自己的能力,完尽自己的义务,要给父母精神上的抚慰、物质上的资助、健康上的呵护。为了父母而放弃自己的事业,放弃自己的家庭,伤害自己的身体,牺牲自己的生命,这是不符合道德规范的,也是父母们不愿看到的。

    想起一首歌《常回家看看》,当我们在社会上奋力打拼时,不要忘记背后那两双期盼的眼睛;当我们嘱咐子女要添衣御寒时,不要忘记打个电话问一下父母的冷暖饱饥;当我们心满意足百无聊赖时,听听这首歌,然后,带着孩子回家看看父母去。

    孝顺,是义务,是责任,要尽心,要竭力。

    附《千字文》原文:
“孝当竭力”

(《千字文》系列解读文章正处于修改中,敬请朋友不吝赐教,谢谢!)

西楼雪博客:http://blog.sina.com.cn/xilouxue
本帖评分记录金币 收起 理由
苏泰剑滨闻 + 18
     

签到天数: 157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1-3-5 14:32: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孝当竭力”
gsg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3-5 15:37: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
本帖最后由 gsg 于 2011-3-5 15:40 编辑

先生把孝讲的头头是道,特别是孝的辩证关系,“竭力”,我们现在也不能要求人像古人那24孝一样。戏彩娱亲,卧冰取鱼,割股煎汤,哭竹生筍,。。。。这有点“迂腐”了。
  我记的老莱子60岁戏彩,是不是记错了。供参考。还有:黄桥的顾孝子是我先祖顾昕,是宋朝皇帝御赐刻石,宋顾孝子墓。先生用的资料可能有误。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3-5 19:53: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南许昌
孝顺,是义务,是责任,要尽心,要竭力!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3-5 20:24: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百善孝当先。 孝顺,是义务,是责任,要尽心,要竭力。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3-5 22:42: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603812 发表于 2011-3-5 14:32
“孝当竭力”

问好,朋友!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3-5 22:47: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gsg 发表于 2011-3-5 15:37
先生把孝讲的头头是道,特别是孝的辩证关系,“竭力”,我们现在也不能要求人像古人那24孝一样。戏彩娱亲, ...

问好顾老先生:){:soso_e160:}

谢谢你的指点:)

百度中说:“老莱娱亲”出自西汉刘向《列女传》:“老莱子孝养二亲,行年七十,婴儿自娱,着五色彩衣,尝取浆上堂,跌仆,因卧地为小儿蹄,或美鸟鸟于亲侧。”

我故乡公园里确实有这块“顾孝子碑”呢:)
当然了,我说的“家乡公园”就是黄桥公园。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3-5 22:47: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hqxs 发表于 2011-3-5 20:24
百善孝当先。 孝顺,是义务,是责任,要尽心,要竭力。

问好徐老师:){:soso_e160:}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3-5 22:48: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本帖最后由 西楼雪 于 2011-3-5 22:49 编辑
无言 发表于 2011-3-5 19:53
孝顺,是义务,是责任,要尽心,要竭力!


问好无言友!预祝三八节快乐:){:soso_e160:}{:soso_e163:}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3-5 22:48:5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远方971028 发表于 2011-3-5 18:42

问好:){:soso_e160:}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新帖 客服
微信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关注身边发生的最新资讯

客户端

客户端

客户端二维码
扫码立即安装至手机

回到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