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

泰州名胜的传说

2963人阅读  1人回复   查看全部 | 阅读模式 |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2-23 21:47:47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分享到: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黄桥的网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黄桥在线。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泰州人文荟萃,历史久远,素有“汉唐古郡,淮海名区”之誉。宋朝时,就形成了闻名遐迩的“海陵八景”。
    “文物俄迁谢,英灵有盛衰”。两千多年沧海桑田,目前,泰州四市二区共有名胜古迹约60处。日前,《泰州名胜》专集由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和江苏文艺出版社联合出版发行,为泰州打造旅游品牌,提供了一张特色名片,名胜背后一些鲜为人知的传说故事也随之撩开了尘封已久的面纱。泰州学派创始人王艮非神童
    27岁的徐同华,是《泰州名胜》的作者。为写这本书,徐同华花3年时间寻访四市二区的名胜古迹。“3年来,为编撰这本书,没有看过一天电视。寻访过程中,学到了很多地方文史知识,了解到不少名胜奇闻,对泰州更多了一层感情。”
    钟灵毓秀的海陵区,提起江淮名刹光孝寺、梅兰芳纪念馆、苏北最古老的园林——日涉园、柳敬亭公园等名胜,几乎众所皆知。光孝寺西侧,有一座泰州学派的祖庭——崇儒祠,很多人却不知道。
    泰州有一句俗语:“王心斋讲大学——日停三刻”。王心斋,名王艮,字汝止,号心斋。是明代泰州安丰(今属东台市)盐场的盐民,生于1483年,1540年去世,终年58岁。他出身贫穷,其父辈以烧盐为生。
    据传,由于安丰居住的基本是盐民,故有“安丰民最贱”之说。王艮7岁入私塾,11岁因家贫辍学贩卖私盐。谁也没有想到,这位原本斗大的字认不到几箩筐的盐丁后裔,后来竟成为儒学大师、哲学学派的领袖。由他创立的“泰州学派”闻名全国。
    民间传说王艮是神童。史料记载,王艮的成功,全靠苦读、乐学。辍学从商期间,王艮仍然自学“四书”等儒家经典。
    徐同华在市图书馆查阅《退庵笔记》、《吴陵野记》等史料后发现,王艮的自学精神绝非一般人所想象。
    王艮20岁后,贩卖私盐时,三过齐鲁,每见孔庙,都要拜谒孔子,在孔庙流连忘返。由此,他也悟出了乐学的道理:才学才学,才来自学;学问学问,学来自问。
    后来,王艮在自家屋后筑一斗室,日夜读书。一次,王艮一边走路一边看书,竟跌到河里去了。爬上岸后,路人惊讶地问他,好端端的走路,怎么会掉到河里?
    他幽默地说:“好几天没有工夫洗澡,今日下河,一可打打浴,二可清醒一下头脑,乃为乐事。”
    王艮读儒学经典,并不是读死书,而是书置手中,广采众家之长,又不拘泥于传统,往往结合百姓日常生活理解其道理。有一天,见路旁有两人打架,王艮对其中一人说,你如有良心,严于责己,不就打不起来了吗?
    王艮留下了千古传颂的《勉仁方》。其意思是,人和人的关系应是朋友,相互之间要“彼此切磋砥砺,相勉于仁”,要重视结交朋友,尊重别人,通过切磋,相互间得到提高。
    王艮更写下了脍炙人口的《乐学歌》。歌云:“人心本自乐,自将私欲缚。私欲一萌时,良心还自觉。一觉便消除,人心依旧乐。乐是乐此学,学是学此乐。不乐不是学,不学不是乐。乐便然后学,学便然后乐。乐是学,学是乐。于乎天下之乐何如此学,天下之学何如此乐。”
    靖江生祠是全国最早的岳庙
    岳飞英气压西湖。自南宋以来,游览杭州西湖的人们,总会到栖霞岭下拜谒岳墓。据史载,西湖岳庙建成于岳飞赴义79年后。
    岳飞思想研究会统计,全国祭祀岳飞的庙有100多处。“人们以为,最出名的,除了西湖岳飞庙,就是岳飞出生地河南汤阴岳庙。其实,靖江岳飞生祠是全国最早的岳庙。”徐同华说。
    2005年夏天,徐同华来到靖江岳飞生祠。据岳飞生祠和靖江地方志记载,位于靖江孤山脚下的岳飞生祠建于公元1130年,岳飞生前就建成了。
    传说,南宋皇帝赵构与宰相秦桧狼狈为奸,欲与金兵议和,将精忠报国的岳飞视为眼中钉。岳飞已经收复河南朱仙镇,即将直捣黄龙时,赵构一天连发12道金牌,急召岳飞回杭州。中原百姓依依不舍,担心金兵再犯,重入水火,意欲随岳飞撤离。
    岳飞不忍心丢下随同南撤的黎民百姓,带着这群人浩浩荡荡地南下。这支人马千里迢迢来到长江北岸的马驮沙时,夜半,岳飞辗转难眠,想到中原百姓风尘仆仆,一路劳累,继续前行更加艰辛。更令岳飞忧虑的是,此行急召,前景难卜,倘遭不测,将连累随同百姓。
    当夜,岳飞走出帐篷,一轮明月下,马驮沙依江阻海,虽然荒草萋萋,但是有山有水,气候适宜。岳飞认为,此处宜渔宜耕,是一个相对安全的江畔岛屿。
    次日天亮,岳飞召集百姓说:“你们就在这里落脚谋生吧。虽然此处眼下荒芜,将来必定成为鱼米之乡!”
    百姓十分崇敬岳飞,他的话,人人听从。
    从此,这些百姓便落脚马驮沙。传说,这批中原百姓中的朱、刘、陈、范、马、陆、郑、祁等8个姓氏,就是靖江最早的居民。
    岳飞走后,这些百姓感恩戴德,祈愿他长命百岁,遂在孤山脚下建造祠堂。因为是岳飞在世时所造,故而称之为“生祠”。
    2007年,岳飞思想研究会的有关人员在全国搜集岳飞抗战地的相关史料,来到泰州,在海陵区民宗局工作的徐同华带他们到靖江生祠考察。考察中,他们发现,靖江岳飞生祠竟是全国最早的岳庙。
庆云寺和法轮塔的
    幽默传说
    泰兴城西老龙河畔,有一座古老的庆云寺,寺院内还有一座宝塔。这座宝塔虽然只有7层,但每一块砖都有“法轮塔”字样,更稀奇的是,该塔没有塔顶,而且塔身一直倾斜。
    寻访中,当地百姓向徐同华讲了两个很幽默的传说。
    相传大宋初年,泰兴出了个能言善辩、疾恶如仇的当朝驸马,当地人称之为季三鞑子。
    季三鞑子虽然贵为驸马,但是他上朝时,常常衣着不整,戴歪冠帽。据说,他帽子戴歪必定有事。如若帽沿朝左,必弹劾一个文官;如若朝右,必参告一名武官。因此,朝廷内外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季三鞑子上朝,地动山摇。在朝贪官污吏见之,人人自危。
    后来,一群贪官污吏设下陷阱,挑唆季三鞑子奏本斩了太子。此举得罪了皇帝岳丈,季三鞑子被发配出京。
    季三鞑子想回到老家泰兴。临行前,他故意向皇上请求:“臣流放,宁出潼关三千里,不去延令(泰兴)黑松林(黄桥),那里蚊大如雀,啮人即毙。”同时,他嘴里还念念有词:“夫到天边妻不随。”
    皇上当着朝廷众官员的面,想到季三鞑子留放后,公主独守空房之苦,毫不留情地说:“自古以来,夫唱妇随,天经地义,将你们夫妇一起发配到黑松林!”正中季三鞑子下怀。
    后来,为满足老母亲想见见皇宫的心愿,季三鞑子在泰兴城内大兴土木,仿造了一座金銮殿。消息传到京城,一些别有用心的官员借机诬蔑季三鞑子有谋反之嫌。皇上大怒,欲下令满门抄斩。
    季三鞑子闻讯,急中生智,连夜在殿内塑起许多金身佛像,取名庆云禅寺,躲过一场横灾。
    后来,天上玉帝有感于季三鞑子的孝心,即令二郎神背宝塔下凡,赐给季三鞑子一座宝塔,抚慰和成全季三鞑子的心愿。
    二郎神肩背塔身,手提塔顶,来到泰兴上空,降至云端,化为一名游僧,将塔身藏于袖中,将塔顶变为一瓦钵,白天化缘,晚上砌塔。二郎神发现有很多人到庆云寺烧香拜佛。为了试试当地人的虔诚,他故意放慢砌塔的进度。
    几个月后,二郎神到老龙河附近一妇人家门前化缘时,这妇人任凭二郎神喊得口干舌燥,就是不睬,还埋怨二郎神,不会建塔,整天混时间,骗人家的饭吃。说罢,该妇人竟然关上了门。
    二郎神一气之下,说了句“泰兴人真没有肚量”,将袖中塔身往地上一扔,端着瓦钵飞上了天。次日,人们发现,庆云寺内多了一座砖上刻有“法轮塔”的塔,而且塔身倾斜,没有塔顶。
    后来,人们再也没有看到那个砌塔的和尚。人们恍然大悟。那妇人很后悔,为表忏悔,她在法塔下削发修行。
天目山上有神仙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位于姜堰市北郊的天目山虽然只是一个土墩,四面环水。但据史料记载和地方百姓传说,天目山是真正以仙闻名的。
    相传,东晋时,泰州道士王治曾在此山顶建了一座观庙修炼,庙内挖了两口井,形如天目,因此,百姓就称此山为天目山。据《海陵志考》记载,王治在山中修炼了百余年,终于得道成仙,将灵宝五符、杖履等物藏在天目井中,在一个晴天,乘祥云西去。随后,人们即在天目山上建起王仙翁祠,香火不断。
    当地一些老人说,天目山上原来还有一个鹿女台,在仙翁祠西侧,同为仙山一景。
    据说,一天,王治在山中漫步,忽然听到幽径旁草丛中有婴儿的啼哭声。王治循声上前,看见一只母鹿正在给一个女婴哺乳。王治把女婴抱回观庙中养育。母鹿仍然每天到观庙给女婴喂奶,直到女婴能吃饭。
    女婴长大后,聪颖过人,过目不忘。十几年后,出落成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人皆称为鹿女。一天傍晚,王仙翁与鹿女在山顶远眺时,忽然降下五色彩云,由远及近,异常耀眼。转眼之间,彩云消失,王治身旁的鹿女也不见了。人们抬头寻望,见云端一头麋鹿正驮着鹿女往天际飞去。
    此后,江淮百姓争相到天目山烧香拜祭,并且捐资在天目山观庙西侧建了一座高大的神殿,取名“鹿女台”。
    道光《泰州志》上,有“海陵十仙”之说,王治和鹿女就是其中两位。在古海陵八景中,天目山就是其中之一,称为“天目晴岚”。
    还有传说,南宋末年,文天祥逃难经过泰州,途中经过天目山。夕阳下,他孤立天目山顶,百感交集,触景生情,吟出“羁臣家万里,天目鉴孤忠”的诗句。后来,人们曾在天目山下建起一座文山祠。
    可惜,如今,天目山上,文山祠、仙翁祠、鹿女台,均已不见陈迹。天目山间,唯有一棵苍郁葱茏的皂角树,依然苍劲。传说,这棵树系王仙翁所植。
    据市博物馆有关人员介绍,前几年,省、市考古专家曾经在天目山上发现一座3000年前的吴国军事城堡,分内外城,外城外侧还有环城河道。包括环城河道在内的城堡东西总长220米,南北宽200米。经过挖掘,还发现了河道、城墙、台基、房址、古墓、排水沟等古迹。专家断定,这些古迹属西周和春秋时代。是目前在江淮地区发现的最早城址。
    据史载,春秋时期,吴王中原争霸,曾率伍子胥、孙武自江阴渡江至海陵,顺邗沟,入楚国。这期间,吴王夫差在泰州逗留,并召开一次重要会议。当时,鲁、宋等国都来参加了。“这个城址有可能就是吴王夫差留下的古迹。”市博物馆考古处工作人员分析。
得胜湖上的水浒寨
    “兴化的名胜古迹,在泰州地区是最多的,各个名胜景点留下的传说也多,有的鲜为人知。得胜湖就是一个例子。”徐同华说。
    兴化城东腹部有一个20多平方公里的湖,四周垛岛成群,很多人习惯称之为——兴化千岛湖。
    据咸丰《兴化县志》记载,得胜湖原名率头湖,又名缩头湖。宋金大战时,“岳武穆战逐金虏时驻师于此”,后来,兴化“张荣等与金人转战,至此大捷,更今名”。
    当地文化人郭宝康介绍,得胜湖还有一个名字——旗竿荡。清初著名诗书家王熹儒在旗竿荡畔凭吊古人时,曾留下一首荡气回肠的《旗竿荡》:“海滨曾驻鄂王营,至今湖水留其名。晴霞射波作五色,参差如见旌旗明……欲从水畔建灵祠,上将忠魂长在兹。倚剑南天望北岸,犹是金牌未下时。”
    徐同华搜集得胜湖史料时还发现,明朝洪熙元年(1425年),兴化籍进士,后来官至谨身殿大学士、副宰相的高谷,月夜游览得胜湖美景时,曾即兴赋诗《胜湖秋月》:小湖摇碧接孤城,月色澄秋分外明。光澈玉壶栖鸟定,影沉金镜蛰龙惊。渔舟未许张灯卧,吟客惟宜载酒行。何处一声吹短笛?误疑身世在蓬瀛。
    2005年暑假的一天下午,徐同华来到得胜湖,湖畔有个草棚,恰好有位看湖的老人暂宿于此。当晚,徐同华借宿。老人给他讲起900年前岳飞、张荣在得胜湖上摆“八卦阵”智擒金兵的故事。
    据说,岳飞被召回江南后,不久泰州、兴化皆相继失陷。足智多谋、英勇善战的兴化人张荣与孟威、贾虎、郑握在梁山义军首领宋江遇害后,组织义军抗击金兵。因北方金人势力日渐强大,张荣想到家乡兴化一带水网密布,更胜梁山,即由山东辗转至家乡,在兴化城东缩头湖中安营扎寨,号称“水浒寨”。
    时已占领泰州的金兵闻之,深以为患,领兵攻打。张荣便在湖中打了数以千计的暗桩,布成水中“八卦阵”,随后设计将金兵引入湖中。由于缩头湖地区河港湖汊纵横交错,地形极为复杂,加上湖面芦苇丛生,水中暗桩密布,金兵如同进入迷宫,处处被动挨打。
    这一仗,张荣不但击退金兵主帅挞赖,杀死、溺死驸马胡芦巴等数千金兵,而且还活捉了挞赖的胞弟破辣叔等5000多人,沉重地打击了金兵的嚣张气焰,取得了抗金战争的重大胜利,宋朝也借机得以收复整个淮南。
    战后,兴化民众将缩头湖改名为“得胜湖”。张荣也因此被朝廷委任为泰州知州。
    传说,后来施耐庵在创作《水浒传》时,“阮氏三雄”和“浪里白条”张顺等水上英雄就是以张荣等义士为原型的。

http://www.tznews.cn/Article/tzwb/tegao/200802/8440.html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2-27 16:25:0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这个是转的<泰州晚报>的
泰兴的庆云寺与法轮庵应该是两回事吧,  怎么扯到一处了. 只不过现在的庆云寺迁到法轮庵那去了.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新帖 客服
微信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关注身边发生的最新资讯

客户端

客户端

客户端二维码
扫码立即安装至手机

回到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