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

唐代宫廷煮茶喝酒用哪些银器?

7456人阅读  8人回复   查看全部 | 阅读模式 |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4-8-17 20:51:36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分享到: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黄桥的网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黄桥在线。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茶釜(鍑,fù)
  高10厘米,口径25.6厘米。宽沿,深腹,圜底。一件沿面设一对护耳及环状提梁,沿外刻“力士”二字。一件无提梁,沿外刻“力士”二字。
  此类器物在唐时称为鍑。《茶经》云:“鍑,以生铁为之,洪州以瓷为之,莱州以石为之。瓷与石皆雅器也,性非坚实,难可持久。用银为之至洁。”唐代盛行煮茶,茶鍑是重要的茶器之一,将碾好的茶末放入茶鍑中煎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4-8-17 20:52:0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火箸(火筴,jiā)
  如同筷子,上部刻“力士”二字。长32厘米。
  火箸唐时称火筴。唐代煮茶使用炭火风炉,离不开夹木炭的火筴。《茶经》云:“火筴,一名箸,若常用者,圆直一尺三寸。顶平截,无葱台勾(suǒ)之属,以铁或熟铜制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4-8-17 20:52: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银酒瓮
  覆盆式盖,上置蘑菇状钮,盖边与瓮口有链环相连,锁失;瓮直口,广肩,鼓腹,平底。底中部刻楷书“酒瓮壹口并盖(suǒ,同“锁”)子等共重贰佰陆拾肆两柒钱”。“子”是指衔接盖之链。唐代每两合今37.3克,银酒瓮实重9873.31克。
  此器自名为酒瓮,《安禄山事迹》载唐玄宗赐安禄山物品中也有“八斗金镀银酒瓮”,当为贮酒器。白居易《咏家酿十韵》曰:“瓮揭开时香酷烈,瓶封贮后味甘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4-8-17 20:52:4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鎏金双凤纹
  带盖大银茶盒
  高26厘米,口径31厘米,腹径32厘米,底径25.6厘米。四出莲瓣形。直腹,腹下内收,喇叭形圈足;盖面弧凸,以子母口扣合。盖面捶刻凸花,以衔草双凤纹为主体,边缘刻8对相向的飞雁,间以缠枝莲及鱼子纹;腹下刻一圈牡丹花,圈足上刻有鸿雁,足边沿饰莲瓣纹。外底刻“力士”“伍拾肆两壹钱贰字”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4-8-17 20: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银高足杯
  素面,高14.8厘米,口径14.5厘米,圈足8.6厘米。五曲形,深腹,圈足,足内刻有“力士”二字。腹外饰突棱一周。据有关专家考证,此杯是酒器中与酒筹配合使用的“觥盏”,其形制独特,迄今为止仍属孤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4-8-17 20:53: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茶则(茶匙)
  长33厘米。侧面作铲形,近椭圆,长扁柄稍曲。柄背面刻“力士”二字。
  茶则,名曰茶匙,为量器。茶末入釜,要用茶则来量取。《茶经》:“则,以海贝、蛎蛤之属,或以铜、铁、竹、匕策之类。则者,量也,准也,度也。凡煮水一升,用末方寸匕,若好薄者,减之,嗜浓者,增之,故云则也。”上述文字清楚地说明了茶则的用途。茶则不仅是量器,而且在点茶时还用以击拂、搅拌汤花使茶末溶于汤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4-8-17 20:53: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茶勺
勺面作半球形,长扁柄稍曲。柄背面刻“力士”二字。长26厘米。
陆羽《茶经·四之器》中没有专门提及茶勺,《茶经·五之煮》中有云:“凡酌,置诸碗,令沫饽匀。”说明茶煮好之后是用勺从茶釜中将茶汤舀出,再入茶碗中饮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4-8-17 20:53: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茶瓶
  塔形盖,盖钮呈宝珠形,侈口,束颈,弧腹,矮圈足,肩部设长流及把。底部有“力士”二字。通高25.4厘米,口径6.6厘米,底径8.4厘米。
  晚唐时,一种新的饮茶方法兴起,即以茶瓶中煮沸的水冲点放在碗中的茶末,称为点茶。点茶最重要的器具是茶瓶,即执壶,此壶既用于煮汤,又用于点茶。蔡襄《茶录》云:“汤瓶, 瓶要小者易候汤,又点茶注汤有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4-8-17 20:54: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银鎏金酒令筹
  50枚,筹长20.4厘米,宽1.4厘米,厚0.05厘米。出土时装置酒令筒内,大小基本相同。酒令筹正面刻有酒令文字,上半段选自《论语》语句,下半段为酒令内容,可归纳为6种饮酒方法:“自饮”“伴饮”“劝饮”“指定人饮”“放”“处”;6种饮酒数量:“五分”(半杯)“七分”“十分”“四十分”(四杯)“随意饮”“放”。
  
  
  
  (文图据《收藏》、新浪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新帖 客服
微信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关注身边发生的最新资讯

客户端

客户端

客户端二维码
扫码立即安装至手机

回到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