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4-1-8 12:27:1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据说,邵逸夫先生有11个秘书,7个近台,4个近大陆;老先生或许是搞平衡,他每年向大陆捐一亿港币的同时,也向台湾捐一个亿。他捐大陆的一个亿,原则是一所高校的一个项目获益,因此大陆的许多高校有“逸夫图书馆”、“逸夫实验楼”等等。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长江流域发生洪灾,大概仅此一年,邵逸夫先生决定,把他的一个亿不捐给高校,而分给诸多受灾的中小学;江苏,也在他的捐款意向之列:每所学校50万港币。
不过,他捐款是附加条件的:1、必须是水毁校舍的重建;2、地方政府必须一比一配套,即,他捐50万港币,当地政府必须投入50万人民币,而且必须是你的钱先全部到账,他的50万按工程进度分期到账;3、50万港币及地方配套的50万只能用于土建,不得开支一分钱的车旅费、招待费等其他费用。
经过协商,确定江苏有14所中小学获益。省教育厅初定了28所中小学,每所学校呈送一份简介。邵逸夫先生在这年冬至的这一天,从28份简介中圈出14所学校。黄桥小学幸运地被他圈中。
其他还有一些细节信息,就不便公开了。
补充内容 (2014-1-8 12:58):
无法编辑,那就在此订正:“7个亲台,4个亲大陆”。 |
|